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川南经济的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以沪州为首的区城经济主要依托物流产业,这与沪州的地理位置有关.当然,物流产业的发展给川南区城经济带来了很多好处,文章从沪州市采取的一些强有力的发展物流产业的举措展开讨论,深入剖析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同时也为物流行业发展提供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考察区域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并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以广西为例对区域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检验,从而进一步分析广西区域物流业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从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来看,港口物流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一直是港口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福建省位于我国海岸线中段,海洋优势十分明显.近年来福建东南沿海地带形成了经济实力强劲的现代化产业带和城市群,这与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分不开的.文中对港口物流与福建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区域物流系统的构建,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确定区域物流系统构建的目标;要从物流这一新兴的、特殊的产业形态的产业发展角度,来把握区域物流业的体系结构、空间布局和运行的一般规律等;针对区域所处的区位、交通条件、市场状况和产业布局等现状和区域物流业发展的现状等规划、构建区域的物流业体系结构。具体到一个区域的物流体系建设的目标则是:形成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区域现代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5.
6.
我国区域物流发展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法国学者戈特曼1957年提出“大都市经济圈(带)”概念以来,区域经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构建一个高效的物流体系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可以有效地提升区域内城市间传统的运输、仓储等服务行业,通过产业升级并扩散,形成城市集群区域的竞争优势。 根据世行的研究报告,中国未来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信,其中物流服务是比重最大的。因此,加快中国现代区域物流的发展,对于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高区域经济运行质量,推进区域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胜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 相似文献
7.
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探究贵州省物流与出口的发展关系,发现两者存在明显相关性,且贵州省物流和出口之间为单向因果关系,并未形成内在互动机制。从而得出结论:推进贵州省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改善物流环境,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借助临近省份便利条件,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深圳物流体系的基本结构及国际物流在深圳物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几年,现代物流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经营管理理念和手段日趋成熟,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目共睹. 相似文献
9.
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沿海地区形成了以消费品工业为核心的出口型增长机制,通过扩大沿江和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来振兴内陆经济。但是,在现实中,经过30年以上僵化的计划经济时期,各经济区被严重地条块分割。物流产业的发展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有利于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吸引外资,有利于以城市为中心的网络化大区域市场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有利于城市的整体规划,有利于减少物流对城市环境的种种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区域物流竞争力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珠江三角洲区域物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获得较大程度的增长,但其区域内部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少的差异。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珠三角内部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剖析:长三角、珠三角与环渤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珠三角可分为三个阶段,环渤海可分为四个阶段;区域一体化不可逆转并正在加速;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最快,然后是珠三角和环渤海;要推动区域一体化,适应市场要求、正确理论指导和政府宏观引导三者不可或缺;一体化进程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基础设施一体化最易实施也进展最快,产业结构一体化最难以协调;一体化还处于探索阶段,其目标模式还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区域社会总体的经济协调发展模式是“政府统筹、市场调节”模式。政府统筹的范畴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五个方面,除此之外,都应交给市场去协调,市场应该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础的主要的调节手段。 相似文献
14.
产业与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珠三角为研究对象,构建优势制造业指数和区域协调指数,并运用系统耦合和协同论的有关原理,进一步构建优势制造业与区域协调发展耦合模型,测算了两者之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实证研究发现:第一,珠三角地区的优势制造业主要以传统制造业为主,高级化程度较低;第二,城市优势制造业指数变化趋势呈现分异特征,即珠三角核心城市广州、深圳呈现下降趋势,而其他少数几个城市呈现上升趋势。同时,区域协调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第三,优势制造业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耦合特征在横向层面表现为高度耦合协调,在时序层面表现为核心城市耦合协调度下降与非核心城市耦合协调度上升并存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引人注目,然而,公共服务却不能与之匹配。文章从经济增长与公共服务一般理论出发,分析该地区在一体化中两者动态关系,建立公共服务供给、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并进行检验。研究首次发现,该地区公共服务供给增加初期会扩大地区间经济差距,但之后却有利于缩小差距,公共服务与经济差距呈现倒U型关系;且经济增长有利于公共服务供给增加;而地方政府间竞争则与公共服务供给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17.
长三角、珠三角与海西经济区地域相近、资源禀赋和产业同构等现象是制约其产业优化升级的主要瓶颈。区域分工与合作会带来区域利益的增进,经济区发展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实现区域间互动与合作。而政府间的非合作博弈等原因导致了彼此间的合作障碍。构建区域间政府合作的互动机制和产业合作机制,对实现三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自身的整合与共赢,还在于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体制的转变和完善,甚至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推进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章进一步分析了在两种社会体制、多种经济发展层次、多种化和法律背景共存的情况下,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行性及其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以珠三角1997-2011年24个县市级人均GDP为样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和收敛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7-2011年,珠三角24个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在地理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与传统空间计量模型对比,文章选用能消除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性的空间误差模型,研究发现:各县市间存在β-收敛,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不仅受到自身初始水平的影响,还会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扩散作用。因此,在制定区域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空间依赖性和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