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A村是地处广州市近郊一个正在向城镇化推进的村庄。该村平均每户有一处宅基地,少数有两处以上。该村宅基地管理相对严格,但也有在未报批的情况下新建或加建的违规建设情况。建议应完善宅基地相关管理,规范审批报批程序,促进广州市的近郊农村向城镇化过渡。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化深入推进与劳动力加速流动的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越来越普遍.宅基地闲置有3种类型:周期性的劳动力流动出现的季节性闲置;农村人口扎根在城市就业生活造成的宅基地长期闲置;基层管理不力造成的宅基地遗弃.文章通过从财产权和保障权两个角度的分析,认为闲置宅基地治理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底线思维原则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 相似文献
4.
农村住房有着融资额度大,涉及面广等优势。由于地随房走的政策,农村住房抵押在宅基地抵押上有了巨大的创新点,把宅基地资产搞活起来,把配套制度完善起来,将会为农民创业获得资金提供资产融资的便捷通道。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的“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实施的调查,剖析了当前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带来的效益及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一些完善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的创新研究——以债权模式为构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宅基地的流转是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文章试图摒弃传统的研究思路,将视角从物权法领域转移至债权法领域,提出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法定租赁权"模式,并分析了这一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展开对这一制度的详细设计,阐述法定租赁权的主体、客体、内容和意义等,以期能在债权法领域内找到该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7.
8.
“一村一品”已经成为许多农村扩大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条、发展更具特色的经营方式。进一步分析农户经营的投入与产出,得出的结果是引导农户发展“一户一品”则是西部农村走向专业化、产业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宅基地的合理利用与管理为主线,以富阳市为例,对农村宅基地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提出了严格宅基地审批管理、完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促进农村宅基地合理利用等方面的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10.
11.
近几年来,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房热潮,建房的户数增多,面积增加,速度加快,说明了农村的面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造成农村“建房热”这种现象有多种不同的原因,文章试从农民与城市居民两个角度,以浙江省嵊州市为例,探索推动农村“建房热”现象背后的各方心态。对农村“建房热”现象,人们应当既要看到其有利一面,又要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以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12.
13.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农村土地流转相伴而生,宅基地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流转过程也是转移人口自身价值选择过程。产业变革、城乡差异、农户阶层分化、宅基地功能强化等问题与农村宅基地闲置、超标多占等现象关联密切,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背景下,以“推—拉”理论为分析视角,研究宅基地流转中外部市场“拉”力与内部流转“推”力,平衡两者之间的“推—拉”驱动力,对转移人口市民化建设以及宅基地流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不规范的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广州外来民工经济收入与城市化经济门槛的差距越来越大,边缘化现象日趋恶化,城市化的难度越来越大。20世纪80年代,城乡二元政治体制起决定性作用,外来民工被剥夺了对市民生活方式的购买权和享受权,他们处于政治边缘化状态;90年代及以后,外来民工有权力购买市民生活方式时,却失去了经济条件和素质能力,处于经济边缘化与社会边缘化状态。产业分化所导致外来民工经济收入下降,外来民工边缘化的本质是产业边缘化。在权力垄断与新兴产业的双重挤压下,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边缘化,依赖这些产业生存的外来民工也逐渐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各地农业部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强的目标,大力推进一村一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具体规划,出台政策措施,探索发展模式做了大量工作。本文分析了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道“一村一品”的发展现状.总结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借鉴,对如何推进此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设想和建议,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一课多师”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教学应用的优势是教学方式新颖,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学内容多元,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教师合作密切,有利于促进教学的科学化。应用中应注意课程的连贯完整性,保证每位教师的讲授内容都围绕着课程目标展开,健全落实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9.
自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提出以来,理论与实务界对于新设的宅基地资格权无法形成统一认知,在内涵界定上颇具争议。追根溯源,宅基地资格权的提出系为在解决当前宅基地管理与利用难题的同时坚守保障农民居住权益的底线。宜将宅基地资格权界定为兼具身份性与财产性的成员权,而这不仅是源于对资格权的文义解释与对成员权基本特征的解构,更是出于对农民居住权益的慎重考量。在此基础上,可将宅基地资格权概括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所拥有的,内含申请取得、征收补偿、有偿退出以及无偿收回等多种权能的复合性权利。另外,资格权与使用权的界定至关重要,而作为配套措施的确权登记工作则能够为权利行使提供形式保障。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土地流转地区的农村赌博这一表面现象入手,在对赌博的界定及农村赌博的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其背后蕴舍的深层次社会问题,即农村文化建设缺失问题,旨在从事实出发揭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起政府等有关部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