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宅基地改革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宁夏平罗县是我国农村宅基地改革的试点地区,在宅基地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面临着村集体成员身份界定难、"一户一宅"政策落实难、宅基地合法转让交易及自愿有偿退出难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文章提出在科学规划基础上,规范审批管理和交易行为,建立宅基地退出补偿制度,促进宅基地改革推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宅基地流转问题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发现,由于农民认知的欠缺、法律制度的缺陷以及流转程序的不规范等原因,农村宅基地流转存在许多问题。结合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实际情况,坚持民生共享理念,以增强农民法律意识、完善并严格遵守"一户一宅"制度、建立有序的宅基地流转市场、健全农村宅基地纠纷法律解决机制、巩固并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来保护农民权益,能够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问卷调查和资料搜集的方式对社会转型期浙江省农村宅基地使用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获得了详实的调研资料、数据,并利用已有调研结果,对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流转现状、农户对宅基地权属的认知与流转意愿进行了总结、归纳分析.研究发现:一是一户多宅、宅基地面积超标和短缺并存现象存在;二是宅基地隐形流转市场已经形成;三是农民对宅基地产权认识模糊,流转意愿分歧较大.最后,在调研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农村宅基地利用和流转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指出了转型期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村宅基地普遍存在着"空心村"现象,"一户多宅",乱圈、乱占,缺乏统一规划,土地浪费严重等问题.为此,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实行超占有偿使用;搞好村庄规划和旧村浓缩整理,实现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和农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合法性[1],是农地制度创新的一种有效形式,但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着流转程序不规范、渠道不畅、农民的权益受损等诸多问题。本课题的研究主要从福建农村土地流转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土地流转过程中侵害农民权益的现象及原因,并就如何实现保障农民权利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聚焦于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从政府、村集体与农户三个维度对其进行考察。政府行为、村集体的介入程度以及农户家庭类型影响了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流转价格和流转意愿。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农户主体地位缺失、土地常被掠夺性利用、土地流转合同纠纷频发等问题。从制度设计上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土地流转纠纷调解机制等措施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土地确权工作的深入开展,宅基地的确权登记工作涌现出大量的问题,丘陵地形区由于地形复杂所引发的问题更加突出。宅基地确权不仅是保障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文章以成都周边浅丘地区的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访问和研究分析,发现该地区在宅基地确权过程中存在"一户多宅"、"面积超标"、"监督管理不足"等众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博野 《浙江经济》2014,(12):61-61
优化宅基地管理流转机制,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要努力在现实、政策和法律之间衔接、平衡宅基地制度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也是现在争议相对较多的一个领域。宅基地集体所有的属性,是1963年中共八届十次全会通过的《人民公社六十条》确定的,长期形成的认识依赖路径和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形成了当前宅基地改革红线。  相似文献   

9.
"空心村"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整治"空心村"已成为解决我国农村问题、发展农业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议题。"空心村"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土地边际生产力低是经济层面的因素,但是制度缺位是造成农村"空心村"现象的根本原因。因此,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和使用权流转制度是从政策层面遏制"空心村"现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宅基地政策设计趋向于保障农民住房需求,形成了以强调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为特征的无偿申请宅基地分配取得机制,一旦取得便可无限期使用,在政策层面严格限制了宅基地的对外流转,只允许在集体内部进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家乡和土地到城市寻求新发展,使得"人地不对应"的矛盾愈加尖锐,进城农民也难以彻底退出宅基地融入城市生活.基于"内卷化"理论视角,在两权分离的制度框架下,重点关注进城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相关政策的变化,从而提供一种针对进城农民土地权益"内卷化"现象的解决途径,力求通过理清相关政策机制的演变逻辑从而建立起与进城农民市民化相配套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目前亟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流转机制,即转变公权角色,构建主体性均衡,激发农民参与内生动力,从而实现"公权主导性"与"农民主体性"的有效协同.  相似文献   

11.
王素涛 《北方经济》2012,(15):76-77
正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加速了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冲击着传统农业土地制度,催生农村土地流转朝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当前,我国土地流转在城市近郊主要是指前者,远离城镇的主要是指后者。本文研究的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即拥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按照市场交换原则,转让土地使用权,保留承包权的经济行为。东莞市是经济发达的珠三角的经济走廊,土地流转模式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代表。研究其土地流转模式对其他地区发展可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宅基地政策设计趋向于保障农民住房需求,形成了以强调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为特征的无偿申请宅基地分配取得机制,一旦取得便可无限期使用,在政策层面严格限制了宅基地的对外流转,只允许在集体内部进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家乡和土地到城市寻求新发展,使得"人地不对应"的矛盾愈加尖锐,进城农民也难以彻底退出宅基地融入城市生活.基于"内卷化"理论视角,在两权分离的制度框架下,重点关注进城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相关政策的变化,从而提供一种针对进城农民土地权益"内卷化"现象的解决途径,力求通过理清相关政策机制的演变逻辑从而建立起与进城农民市民化相配套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目前亟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流转机制,即转变公权角色,构建主体性均衡,激发农民参与内生动力,从而实现"公权主导性"与"农民主体性"的有效协同.  相似文献   

13.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农村土地流转相伴而生,宅基地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流转过程也是转移人口自身价值选择过程。产业变革、城乡差异、农户阶层分化、宅基地功能强化等问题与农村宅基地闲置、超标多占等现象关联密切,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背景下,以“推—拉”理论为分析视角,研究宅基地流转中外部市场“拉”力与内部流转“推”力,平衡两者之间的“推—拉”驱动力,对转移人口市民化建设以及宅基地流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改革,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是一个农地产权解构与重构的演进过程.本文基于农地改革实践考察,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权分置"下土地产权流转的纠纷问题及其法律适用的机制进行了论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大量产生跟利益驱动、法律意识不强、法律制度不完善、政策不稳定、农村土地制度供给不足有很大关系.其中,法律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关系不清、权责边界模糊、缺乏协调性,流转规则缺失等.此外,从各地试点改革实践情况看,当前的农村土地流转相关配套制度存在诸多不足,包括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制度欠缺、抵押制度不健全、流转登记制度不完善、流转侵权救济不力等问题.这些阻碍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进程,产生了各种土地矛盾和纠纷,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甚至造成了群体性事件,亟需进行法律制度的完善和配套机制,保障依法改革有序推进农地产权自愿有偿流转和退出.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重要性,分析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立法的现状及流转制度缺陷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的创新建议。要创新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立法理念;建立规范的评估机制;立法明确宅基地的流转条件。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宅基地是农村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最基本的财产权利之一。但长期以来。我国法律一直限制宅基地使用权直接进入市场流转.以致形成典型的城乡建设用地双轨制: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堂而皇之地入市流转.而宅基地使用权只能通过“隐形市场”自发流转。建立在人口不流动的自然经济假设基础之上的宅基地流转制度已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开禁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本文通过分析现行的农村土地流转存在产权不明晰、流转市场不健全和流转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路径,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8.
农村宅基地流转具有不同的实践模式。该文基于比较制度分析和逻辑归纳等方法。对比解读各模式的制度特征,表明各地因采取的方法与路径不同所产生的效应及其显著程度亦不同。立足于资源优化配置和农民利益维护,未来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应强调以农民为交易主体的市场竞争性原则、突出远距离的跨区域流转、注重政府的引导与规范。具体政策建议是:因地制宜选择农村宅基地流转操作模式。建立科学完善的拆迁补偿机制,强化市场机制,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同时协同相关制度的改革与建设。  相似文献   

19.
法律视角下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彤  杨丽艳 《特区经济》2012,(2):192-194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法律视角下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困境与出路。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有着鲜明的特点:全国缺乏统一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农村土地流转的行为不规范、土地流转行为纠纷发生率高、区域差异大等现象突出。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农村土地大规模流转的条件不成熟、农村土地分布零散、土地流转过程中纠纷较多、缺乏土地流转的专门服务体系。应对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形式的多样化、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制度体系化、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深入化、促进农民就业机制多样化等途径寻求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地实行规模化经营已迫在眉睫,但现存农地制度中存在农地所有权界定不清、土地流转中制度不完善和操作不规范以及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不健全等不利因素,阻碍了农地规模经营的发展.文章通过对沁阳市西万村农地"整村流转"的调查,分析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农地规模经营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