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港珠澳大桥兴建对大珠三角经济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CEPA的签订,为粤港澳各个领域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文章针对港珠澳大桥的兴建的背景,建成后对整个大珠三角经济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及拥有长达604公里海岸线、同时拥有146余个大小岛屿的百岛之市,以海滨风景旅游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和卫生城市与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而闻名全国乃至亚洲。作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同时也是广东省省域中心城市的珠海近年来房地产呈现出稳中带增的健康发展模式,若无外部因素干扰珠海房价应与周边城市增长速度相同。港珠澳大桥西部接口落户珠海后,观察珠海房地产走势发现主要在两个时间节点实现快速增长,对应时间可以发现与港珠澳大桥正式动工以及封闭通车时间较为重合。本文就以港珠澳大桥是否对珠海房地产业有影响的研究过程作为本论文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炎炎 《沪港经济》2005,(5):41-42
被称为中央"挺港""四份大礼" 之一的港珠澳大桥,在经过近两年的调研、立项之后,终于浮出水面,有望明年破土动工。但是,为什么大桥每向前推进一步,都充斥着争执?港珠澳大桥的前景到底怎么样?  相似文献   

4.
目前正处于规划中的港珠澳大桥。其最初修建计划的构想在1983年就已经提出。历时20余载。现在大桥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完成。预计将在2009年左右大桥能完成建设。大桥的起点是香港。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大桥建成后。从香港到珠海的公路交通将从3、4个小时缩短到几十分钟;同时港珠澳大桥的建成能使澳门与香港有了直接的”硬”通道连接.  相似文献   

5.
开通港珠澳大桥将对珠海经济发展尤其是港口物流产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珠海的港口物流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港珠澳大桥开通将完善珠江东西两岸的物流运输体系,推动珠海港口物流产业的国际化转型。在此形势下,文章提出加快推进珠澳合作,加强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增强全港整体竞争力,才能为珠海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做好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6.
7.
张华伟 《南方经济》2014,(7):120-124
一、研究背景 交通条件在城市发展和技术进步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是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枢纽,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上世纪初,德国经济地理学家A·韦伯从部门布局优化出发,提出了工业生产布局的区位理论,认为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五个,其中一个因素即为运输状况。  相似文献   

8.
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中国加快融入全球化的重要举措。明确粤港澳大湾区空间联系,有利于提高湾区凝聚力和全球竞争力。通过城市流强度和引力模型量化分析之后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整体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城市之间已经形成初步的产业分工,但是产业同构现象依旧存在;中心城市在湾区内发挥了主要的对外服务作用,但内部发展不均衡,多数城市存在经济发展与对外服务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广州、深圳辐射周边的能力最强,珠江西岸发展水平和周边影响力落后于东岸。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结构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跨境协调机制,明确城市定位与合作分工,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管。  相似文献   

9.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心城市趋向于服务专业化,而中小城市趋向于制造专业化”的功能分工格局已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部形成,并正逐步得到强化。通过将粤港澳大湾区各市服务功能专业化指数与全员劳动生产率两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总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功能分工格局有助于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活动的效率,其中,服务功能专业化促进了香港、澳门、广州、珠海、江门和惠州6个城市的经济活动效率,制造功能的强化促进了东莞、肇庆、佛山、深圳和中山5市经济活动效率的提升。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未来有必要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实施基于城市群的空间开发战略,建立城市群产业发展规划协调机制,提高城市群要素统筹配置以及跨区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推进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功能分工水平。  相似文献   

10.
11.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定位是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文献分析表明,城市规模分布结构、城市产业分工与跨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是城市群建设的3个重要维度,这3个维度的发展状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集聚效应、外部性和比较优势的发挥,从而对城市群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效率和人民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为此,粤港澳大湾区在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必须着力抓好这3个维度的发展,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和持续的制度创新,优化大湾区城市群规模分布结构,推动不同城市之间形成高效的产业分工关系,并实现城市群公共产品的协调供给。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金融中介效率、保险市场发展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增长存在长期促进作用;第二,金融中介效率、保险市场发展、证券市场发展是大湾区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3.
城市群一体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斌  刘烜 《科技和产业》2022,22(2):179-184
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性形态,城市群的迅猛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快速发展及协调发展。城市群一体化能够打破行政壁垒,形成合理的区域治理格局,更好地挖掘和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让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畅通流动。从理念、评估方法和实现路径等方面对国内外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国家提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是肇庆市面临的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粤港澳大湾区聚集了最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最密集的精英人才资源,拥有尖端的高新技术,前途不可估量。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加强肇庆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交通联系,要以国际发展眼光,高标准,严要求谋划市内交通建设,构筑十横八纵城市交通网,由交通引领肇庆新一轮发展热潮,为粤港澳大湾区向大西南拓展发挥桥头堡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广东省与港澳之间的合作日趋紧密。广东省制造业正面临高速换档期,亟须注入新动能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港澳地区也面临着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产业竞争力逐年下降、服务业发展模式单一等问题。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研究粤港澳各地产业特色,明确其分工定位对促进广东省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提升港澳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进一步释放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对外开放当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分别对粤港澳大湾区整体与区域内各城市产业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港澳地区无论是人均GDP还是服务业占比均高于珠三角9市,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牵引作用;珠三角9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仅依靠传统制造业已不能维持区域内经济高速增长。再以区位熵为指标对粤港澳三地各产业竞争力进行衡量比较以明确各地的分工角色,并对未来加强粤港澳深度合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量。因此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升带动科技业服务质量,对于区域科技创新至关重要。以中原城市群科技服务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原城市群以及区域内重点城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并找出科技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促进中原城市群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2009—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制造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显著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可通过提高企业竞争这一路径实现。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产业和制造业产融协同集聚显著提高区域创新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加剧产业内部企业创新竞争,带动区域创新发展,且金融业在创新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指出应鼓励区域企业创新竞争,优化营商环境,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地理数据分析中国形成大湾区的优势,用经济历史数据分析中国经济发展优势,用地理位置流量数据优势定律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分析由此形成定势后的合作分工,最后结合网络经济数据及人口增加数据得出粤港澳大湾区将会发展成全球第一大湾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的背景下,汕头经济特区提出打造大汕头湾区城市格局,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本文从汕头当前面临的一系列机遇和挑战着眼,提出从创新、开放、生态等方面入手,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大汕头湾区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20.
王婷  芦岩 《改革与战略》2011,27(9):41-44
文章首先回顾了阻碍城市群内产业分工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各种观点,然后从产业分工的视角分析了阻碍城市群内产业分工的发展和城市间合作、协同实现的影响因素;最后从建立城市群区域统一的组织协调机制、加大对欠发达城市的开发和扶持、建立城市群内合理的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以及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机制等方面,给出促进城市群经济不平衡协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