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本文通过百度指数刻画人口流动量,结合时间序列结构断点检测方法与反事实分析范式,探讨了通新高铁开通运营对于通辽市人口流动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效应同时增加了通辽市人口的流入和流出量,但总体上促使人口更快流出,加剧了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异时DID的方法下,运用2003-2018年长三角地级市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高铁对人口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铁的开通显著提高了高铁途经城市的外来人口流动量,且随着高铁网络的完善,其促进效应愈加明显;高铁正在改变人口流动的分布格局,具体表现为:高铁开通后对中等城市人口虹吸效应增大,而超大城市通过便利的交通条件...  相似文献   

4.
杨光 《特区经济》2010,(12):191-193
河南中原城市群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城市群之一,未来必将成为中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区。而郑汴一体化正是河南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增长极。本文从人口与地理环境、经济实力、经济结构、科教实力等方面对郑汴一体化在中原城市群的地位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加快郑汴一体化建设,促进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城市经济》2010,(4):43-43
国家应尽.陕研究批复设立中原城市群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协调科学发展示范区,并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相似文献   

7.
科学判定城市群发展阶段,是制定城市群发展策略,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立足于中原城市群的阶段性特征,着眼于国家级城市群的建设,客观分析中原城市群面临的难点和问题,根据中原城市群所承担的目标任务,提出中原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群是现代城市化发展的趋势。未来20 年,将是我国城市化的高速成长阶段,新世纪之初,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构想,河南省提出了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本文着重从中原城市群建设的重大意义及方法措施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旅游整合开发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全面整合旅游资源,联合开发出一个特色鲜明、文化深厚、可游性强的区域性旅游圈,对中原城市群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实现旅游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中原城市群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该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量。因此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升带动科技业服务质量,对于区域科技创新至关重要。以中原城市群科技服务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原城市群以及区域内重点城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并找出科技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促进中原城市群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为深入探究中原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熵值法及空间分析法对中原城市群2012—2022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近11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各个城市平均水平仍然较低;空间格局呈现以“郑州-洛阳-济源”为首的三核心格局,核心发展区与联动辐射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且存在扩大趋势;发展水平呈弱发散状态,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水平较弱;发展水平局部聚集态势明显,“高值”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低值”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北部。  相似文献   

13.
程广帅  张赛 《开发研究》2021,(1):122-129
城市集聚经济包括专业化和多样化两种类型.从就业效应、收入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3方面构建城市专业化集聚经济和多样化集聚经济影响人口流动的作用机制,并基于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实证考察了不同类型的集聚经济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发现城市专业化、多样化确实是影响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但多样化的影响大于专业化.从城市规模和区域的异质性视角来看,东部地区和大城市样本中的回归结果与总样本完全一样.但对于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只有专业化变量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专业化、多样化在不同城市和不同区域人口流动影响的差异,能够部分解释我国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有关城市更新对人口影响研究的基础上,以深圳已经公开的36个城市更新项目为样本,采用数理推导和个案研究两种方法,全面分析了城市更新将对深圳城市人口的总量、分布和结构的影响,并提出推进城市更新规划与人口发展规划的衔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沪宁高铁对沿线城市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测量沪宁高铁沿线主要城市2005—2013年旅游产业的集聚水平选取赫芬达尔指数和空间基尼系数,分析研究沪宁高铁开通前后沿线城市旅游产业集聚的变化情况以及相关行业产生的影响的差异化状况。研究发现:沿线城市旅游产业的集聚水平在2010年沪宁高铁开通后呈显著提升的态势;但沪宁高铁沿线城市旅游行业集聚水平所受影响差异明显;沪宁高铁沿线城市旅游产业的集聚程度在国内相对较高,增长速度较快;同时沪宁高铁沿线城市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较为不均衡。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生产和消费中心,同时也是产业发展的集中地,作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城市的发展对于持续推进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幅员辽阔,城市群和都市圈的范围有限,多数地区仍处于城市群和都市圈以外,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除了要重视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更要重视城市,尤其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把握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构建合理的城市规模分布体系;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要从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市布局、政府管理等方面着手,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能够带动周边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发展的核心功能区.  相似文献   

17.
城市群是不同发展水平的都市圈通过竞争与合作形成的空间交互与叠加的经济区域。城市群经济增长主要受制于要素禀赋、结构、功能及创新等方面,城市群经济增长需要从要素投入、产业布局、空间异质性等多重维度进行考察。引入空间权重的中原城市群经济增长空间杜宾模型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对资本积累的依赖程度较高,空间溢出效应较为明显;中原城市群内部联系较弱,创新程度较低,没有形成基于空间和产业的多维价值链,基于分工与专业化的城市体系尚未形成,产业升级效果不明显。中原城市群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在发展中应体现柔性化、层次化、多样化和多核化的发展理念和推进措施,各城市内部形成"中心+组团"发展格局,形成优势互补、开放协同和功能完备的城市体系,加速推动空间效应的形成和提升,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收入转移对中国城市贫困与收入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14个城市调查资料的测定结果表明,中国城市贫困发生率在10鬈左右。高失业率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是造成城市贫困问题恶化的重要原因。收入转移、特别是公共收入转移对减缓城市贫困和收入不平等具有显著作用。在快速经济转型过程中,通过扩大和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措施,对治理城市贫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背景下,构建集聚模式多样化的产业联动发展格局,对于降低城市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以2003—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产业集聚类型异质性视角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制造业集聚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异质性影响,并进一步基于集聚外部性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从集聚类型异质性来看,制造业集聚和产业协同集聚均与城市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曲线关系,但产业协同集聚的影响更显著也更强烈,特别是在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过程中;从集聚外部性异质性效应来看,相较于MAR外部性效应,制造业集聚的Porter外部性效应更能促进城市碳排放强度降低;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全行业协同集聚的Jacobs外部性与城市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明显的U型曲线关系,且这种影响在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过程中更显著;从区域异质性来看,产业集聚类型异质性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各城市应培育差异化的主导产业,优化调整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培育制造与服务一体的多功能产业群,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