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藏传佛教在其传播和发展过程,与政权的关系经历了合作、合一、分离三个时期.藏传佛教在藏族地区有着特殊的地位,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对藏区基层政权构成了严重挑战,极大地削弱了基层政权的力量.在当前要通过不断完善藏区基层政权建设,以正确应对藏传佛教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藏区的社会稳定是国家安全必不可少的条件,党和国家在不同阶段对藏区采取了一系列方针政策,逐渐形成了一套维护藏区社会稳定的工作思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藏区经济社会结构的快速变化,影响藏区社会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多。重新分析影响藏区社会稳定的因素,理性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实现藏区社会稳定是民族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才让扎西 《发展》2011,(8):52-52
加快推进藏区跨越式发展,保持藏区社会稳定,确保藏区与全省其他地区同步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中央关于《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简称《意见》)的出台,为甘南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4.
藏传佛教是青海藏区发展中比较重要的意识形态因素之一,和谐新青海建设不能脱离宗教在藏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展。当前仍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影响着佛教与藏区现代化建设相适应性的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藏传佛教为社会主义社会良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主要论述藏传佛教在青海藏区的地位和作用,对藏传佛教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性发展进行了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统筹西藏与四省藏区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实中,西藏与四省藏区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已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加上五大藏区因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起点不同,发展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不一样,四省藏区的发展和稳定反过来也在影响西藏。应当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从维护藏区稳定和国家安全,统筹西藏与四省藏区协调发展,实践上探索西藏与四省藏区协调发展的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6.
以政策价值文化输入传播为主导,从关注解决扶贫资源配置、扶贫主体行动、精准扶贫效果三个维度,透视精准扶贫清单信息数字化传播的治理效应这一关键节点,是青海藏区稳定发展中搞好精准扶贫问题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生态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包括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藏区影响最大的传统文化,藏传佛教对五大藏区两大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自然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它依正不二、 万物有灵的自然观有助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众生同体、 众生平等的生命观让人们养成了尊重生命的习惯;因果报应伦理观有助于保护藏区野生动物;动物崇拜、 宗教活动有助于对野生动物与环境的保护.在藏区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藏传佛教的生命修炼文化有益于社会民众的身心健康;其平等的文化精神能吸引并接纳不同的文化;其包容的文化心理有益于藏区文化多元化的共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赵川 《改革与开放》2013,(20):15+17
四川藏区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格萨尔王的故里、大香格里拉的核心区和康定情歌的故乡,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但文化产业的发展较为滞后。本文立足四川藏区文化资源状况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结合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背景,提出了四川藏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路和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多杰 《魅力中国》2010,(32):298-298
茶的发现不仅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健康的滋味丰富的饮料。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对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影响是巨大的,本文主要探讨茶的文化在我国藏区的传播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多杰 《魅力中国》2010,(29):282-282
茶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饮用品,也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我国的茶文化丰富多彩,璀璨夺目。对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影响的巨大的。本文主要探讨茶在我国藏区的传播和发展情况及茶文化在藏族文化中的主要表征。  相似文献   

11.
彭泽军 《特区经济》2007,225(10):208-209
藏区在中央和兄弟省市区的大力扶持下,通过50多年的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是我国相对落后的区域,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本文以西藏自治区为典型,认真分析了藏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在全国经济中处于不利景状的思想根源,进而从发展目的、发展方式、发展动力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快藏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青海经济研究》2009,(4):78-78
为提高藏区游牧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藏区生产、生活条件,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加快藏区经济发展,提高游牧民生活水平,省发改委紧紧抓住国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拉动内需,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利时机.经积极争取启动了2009年青海省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  相似文献   

13.
emma 《中国西部》2012,(7):132-133
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要吸引和激发起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就必须拥有魅力无穷且独具特色的民族、地方文化内涵,满足人们对科学、史学、文学、艺术、自然和社会学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四川藏区有着不同于中国其它藏区的特点:四川藏区各民族情感交融、文化厚重,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集藏羌文化、游牧文化、民俗文化等人文景观为一体,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特色。四川藏区在良好的本土环境资源上,通过巧妙规划设计、精心建设培育,打造出一批世界级的优季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4.
提升藏区城镇化水平,是缩小藏区发展差距、从根本上改善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局面的必然道路.但由于青藏高原地理生态环境的限制,中国藏区很难通过发展工业、升级农牧业来推高GDP从而推进城市化或城镇化.藏区城镇化之路在“中国特色”光照下,势必还有“藏区特色”;藏区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会有一些异于内地甚或优于内地之处.最起码的,具有藏区特色的藏区城镇化道路,不会重蹈内地“城镇化=房地产”开发的覆辙.  相似文献   

15.
从阐释文化、旅游产品与藏区的基本概念入手 ,在分析甘南藏区文化旅游资源突出优势的基础上 ,针对旅游者的行为特征 ,设计了三大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旨在以点带面 ,促进藏区文化旅游由潜在的资源优势向现实的产品优势转化 ,从而推动整个藏区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平 《西部大开发》2010,(6):9-9,19
青海藏区是西藏以外全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藏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地区间经济发展也极不平衡。农牧业生产仍处在低水平发展阶段,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落后,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社会事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人才匮乏和教育落后制约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建立高原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强化生态保护,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促进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四川藏区是我国富集众多高品位旅游资源的地区。文章阐述了四川藏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四川藏区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推进四川藏区旅游业跨越发展的战略对策:打造一批重点旅游景区和线路;积极发展藏区特色村镇旅游;建立健全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藏区万名人才培训工程。  相似文献   

18.
<正> 甘孜藏区,又称康巴地区,地处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东接阿坝藏族自治州、雅安地区.南邻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西沿金沙江和西藏昌都地区相望,北与青海省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州接壤。甘孜藏区位于内地和广大藏区的结合部,内地先进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首先在这里和藏区经济、文化接触、融合,因此它兼具汉藏经济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以下简称“‘9+3’计划”),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着眼全省“两个加快”和藏区稳定发展大局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加快藏区跨越发展、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是改善藏区民生,帮助老百姓子女实现就业愿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高素质的藏区建设人才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邓慧君 《发展》2014,(7):96-98
甘肃藏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要尊重藏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文章分析甘肃藏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提出了适合藏区发展的理论建议。同时,将甘肃藏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主体做了详细的划分,认为政府、家庭和个人要从各自的角色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统一协调,这样才能使藏区快速、协调、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