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逸 《宁波经济》2020,(1):31-32
日前,《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这是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之后的又一个重量级纲领性文件,它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共同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纲要》不仅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详细勾画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蓝图,还提出了到2025年和2035年将要实现的宏伟目标,令人无比振奋。  相似文献   

2.
王红 《特区经济》2024,(2):28-32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21世纪我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其重要内容就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一体化。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动力来看,既来源于建立统一要素市场、科技创新联动、人力资本自由流动、地理空间界限淡化等内生性动力,也离不开完善交通与信息基础设施、国家政策红利等外在驱动力。当前,健全大湾区要素市场一体化,搭建区域创新创业空间平台,建立聚合、兼容、开放市场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便捷、可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以及制定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正>1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正式印发。在这份文件里,首次全面提及了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6个"重大国家战略","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被正式纳入!"意见"的第17条说:"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机制。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重大国家战略,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已经跟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等一起,列入了"重大国  相似文献   

4.
<正>这两天,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都传来大消息——在推进协调发展、构建都市圈上有了新动作。由此,将带动一批城市、片区的价值提升,并影响到实体经济、房地产!一、大湾区:"第二个前海"呼之欲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方面,有三个重点发展的区域,这就是深圳的前海、广州的南沙和珠海的横琴。其中前海依托深圳南山  相似文献   

5.
快速交通网络建设是影响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的重要因素。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推进粤港澳互利合作以及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快速交通网络建设给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带来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建设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对不同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可达性相对较高地区的快速交通网络建设更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格局走向均衡。因此,粤港澳大湾区要进一步强化交通网络化,提升交通方式之间的互联互通水平,重点关注可达性相对较低的城市利用交通网络的能力,推动形成多极网络联动的区域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6.
毛艳华 《南方经济》2018,37(12):129-139
湾区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和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但粤港澳区域是"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和三种法律体系"的跨境合作,这与国际典型湾区和国内主要城市群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因此,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笔者在对现有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的基础和障碍,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异质性制度下的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实现要素跨境顺畅流通、区内营商规则对接、区域合作机制创新。作为一种成功的异质性跨境合作模式,欧盟基于要素便利流动、市场体制接轨、多层治理合作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启示。因此,粤港澳大湾区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改善营商环境,加强湾区市场体制对接,消除要素跨境流通障碍,强化湾区跨境政策协调,形成湾区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7.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首个国家级湾区,在深化我国区域协同发展中发挥着引领作用。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境养老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扩大,粤港澳跨境养老需求日益凸显。但由于三地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模式、给付条件、计算原则等存在差异,粤港澳大湾区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兼容性难题,跨境养老福利可携带性存在困境。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在养老制度上与欧盟具有相似的差异性,可借鉴欧盟养老保险制度区域一体化开放性协调机制相关经验,对粤港澳养老福利可携带性困境进行分析。建议,建立粤港澳养老保险合作的柔性机制,明确粤港澳养老保险合作机制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建立粤港澳跨境协调主体部门,进而不断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养老保险融合并提高其可携带性。  相似文献   

8.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实现智能经济的重要发展前沿.粤港澳大湾区内具有良好的科技发展基础和产业制造能力,以及较高的科研水平和人才支持,正在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经济发展模式.针对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智能...  相似文献   

9.
国家提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是肇庆市面临的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粤港澳大湾区聚集了最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最密集的精英人才资源,拥有尖端的高新技术,前途不可估量。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加强肇庆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交通联系,要以国际发展眼光,高标准,严要求谋划市内交通建设,构筑"十横八纵"城市交通网,由交通引领肇庆新一轮发展热潮,为粤港澳大湾区向大西南拓展发挥桥头堡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挖掘并借鉴佛山经济发展中的先进经验,尤其是在制造业发展方面的亮点,有助于嘉兴蝶变跃升、实现跨越式发展,早日迈入“万亿俱乐部”佛山市地处珠三角核心区,与广州共同构成“广佛都市圈”,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枢纽城市。佛山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与嘉兴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全面实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和制造强市战略、数字赋能战略,高质量打造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