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军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18(4):35-38
创新的组织机构会影响到组织的效率,组织效率又直接关系到创新的成败与效率。因此,建设适合企业技术进步的、高效的技术创新组织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中应考虑的内容。本文对企业选择技术创新组织形式时应考虑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对企业技术创新组织的主要形式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各类组织适用情况,并对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形式的一个新动向“虚拟技术创新联盟”的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3.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1)
本文基于262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与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通过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地影响技术创新绩效。本文为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进行技术创新投入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指出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活动需要与自身的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相匹配,以实现其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Q公司技术员工进行调查获得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对激励因素和技术创新行为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得出激励因素的各个维度对创新行为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并且从个人发展与成长因素、创新氛围与人际关系因素、工作环境与报酬因素三个方面来构建Q公司的激励机制,完善公司对技术员工的激励,使员工在创新行为上得到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创新资源投入、决策者的创新倾向、企业创新基础、研究与开发能力、创新管理能力五个方面,用十三个指标对华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1996年至1999年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客观地预测了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张维全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2):26-28
技术创新已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关键,构建企业主导型技术创新组织体系十分必要。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的形态主要涉及两类,其一为计划组织模式,即以政府为中心的创新组织体系:其二为企业组织模式,即以企业为主导型的创新体系。后又有两种形态,即自行组织模式和联合组织模式。在构建过程中应理顺各种相互关系,也应完善企业的决策管理制度和质量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7.
尹丽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4(4):43-45
早在1974年美国著名的技术创新学家阿伯纳西和厄特拜克就对美国打字机产业和电力照明产业等诸多产业创新的过程进行了深入地观察和分析,结果发现,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活动的内在规律性是决定创新企业组织结构的特性及其发展变化的根本性基础.而技术创新企业能否根据创新活动的内在要求适时地建立、调整、变革组织结构是影响其创新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9.
国内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当中,很多情况下信息不足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的约束因素。本文将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讨论信息对企业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加强企业内外部之间的沟通来解决信息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产业组织障碍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加入WTO,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技术创新能力将是企业的生存关键。本文从市场经济、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方面分析阻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并针对以上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增加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建立技术创新与支持体系等。 相似文献
11.
谢昕琰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9,37(6):76-84
通过对相关理论方法和文献进行系统分析,运用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深入剖析组织属性对大型企业突破性创新的作用机理,引入知识探索和知识利用两种知识获取模式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属性-知识获取-突破性创新概念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长三角区域突破性创新活跃的大型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探索负相关,与突破性创新负相关;柔性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探索正相关,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知识探索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在组织属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控制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利用正相关。在中国情境下,柔性导向下的风险承担和组织冗余对知识利用的影响作用不显著,知识利用对组织属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谢昕琰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37(6)
通过对相关理论方法和文献进行系统分析,运用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深入剖析组织属性对大型企业突破性创新的作用机理,引入知识探索和知识利用两种知识获取模式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属性-知识获取-突破性创新概念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长三角区域突破性创新活跃的大型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探索负相关,与突破性创新负相关;柔性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探索正相关,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知识探索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在组织属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控制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利用正相关。在中国情境下,柔性导向下的风险承担和组织冗余对知识利用的影响作用不显著,知识利用对组织属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是当前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论阐述仍显不足。从技术创新的形成机制为切入点,从技术拉动、市场推动和政策驱动三个角度分析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从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两个角度阐述了环境规制这一政策措施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规制从生产、消费和政策刺激效应多方面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激励作用;但也会挤占企业的创新资金、增加企业的创新风险和转换成本。同时,技术创新需要从源头发明抓起,这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资金方面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对企业组织创新影响的内在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绪梅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24(4):57-60
企业组织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一切创新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企业文化对组织创新的内在作用机理表现在对企业组织创新的阻碍和促进两个层面:企业文化的塑造、维护以及改变所需要的巨大心理成本和物质成本使得企业文化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惰性,约束了组织创新;良好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组织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组织创新的内容,作为企业文化核心和精髓的企业价值观影响企业创新精神的强弱。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是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根本缝径。本文通过技术性贸易壁垒环境下技术创新成本与收益的分析,认为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一种新的激励。技术创新与对外直接投资应该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共同应对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通过寻租活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只能限制技术创新,耗费社会资源,扭曲资源的配置,最终降低生产效率和破坏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大规模引进外资的实际情况出发,发现外资企业只是依靠其庞大的规模提高自身在我国经济以及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它们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并不明显高于内资企业,并未起到预期的带动我国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其地位和作用完全不对称。 相似文献
17.
选择与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相适配的组织形式,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和谐的形成。合资型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因其采用委托管理方式,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完全分离,可将联盟内部的冲突降到最低限度,联盟运作的难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国有企业与世界范围内技术创新特征及模式的对比分析指出 ,正确理解技术创新的内涵实质 ,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发展的内外环境等 ,是实现技术创新推动企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由于受产业集群特性的影响,表现出与一般企业技术创新明显不同的特征,其中较重要的一点是产品差异化程度和溢出效应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较明显的影响。本文以D’Aspremont与Jacqueminde的技术研发博弈模型为基础,采用斯潘斯(Spence)和迪克塞特(Dixit)的有产品差异化的反需求函数,建立起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动态博弈模型,具体分析了集群企业的产品差异化程度、技术溢出效应对集群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并从中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界定高技术创业企业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它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基本特征,即较强的创新动力以及较弱的创新能力。政策启示是,为支持高技术创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必须建构一种有助于培育高技术创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激励其创新动力的外部资源融入机制,而风险投资则是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