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6年,根据全国征信体系建设总体安排,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浙江省征信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全国联网运行,征信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征信宣传效果明显,较好地改善了浙江金融生态环境,促进了浙江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8年,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浙江省征信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影响力日益扩大,中小企业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征信市场稳步发展,征信知识宣传深入人心,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了浙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沈良辉 《福建金融》2006,(12):51-52
征信体系建设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征信立法是征信体系建设的保障和必要条件,加快征信立法工作对征信体系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征信立法的政策和法律依据,探讨了征信立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相似文献   

4.
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已经形成政府部门推动建设的行业征信体系、地方联合征信体系和社会征信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征信体系格局。但征信法律体系不建全、监管主体不明确、信用信息共享难度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征信业的健康发展。当前,必须建立健全征信业监管体系;依托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推动公共联合征信体系建设;形成公共征信为主、私营征信为辅的征信体系模式;通过建立和完善各行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关键是社 会征信体系的建设,社会征信体系包括企业征信体系和个人征信体系。目前我国在征信体系建设方面,一些大城市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000年6月,上海市成立了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公司,正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国内外征信体系建设研究趋向,并借鉴了美国、欧洲和日本征信体系建设经验,然后结合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实践进展,提出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应该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构建完善的征信工作体系、促进流畅的信用信息共享、发展健康的信用服务市场和建立健全的信用奖惩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欧洲、美国及我国征信体系的在征信立法、市场监管、系统建设、市场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分析了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法律依据、市场监管、系统建设、信息共享、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征信法律法规,发挥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主干作用,加大行业部门信息系统建设力度,建立行业、地方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等方面的建议;最后,总结了坚持走吸收外国征信体系建设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道路,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征信体系建设及发展模式,坚持公共征信机构与私营征信机构并存互补的征信体系格局,坚持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征信业发展道路等建设中国特色征信体系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杨晖  卢昊 《新金融》2011,(8):59-63
本文介绍了欧洲、美国及我国征信体系的在征信立法、市场监管、系统建设、市场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分析了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法律依据、市场监管、系统建设、信息共享、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征信法律法规,发挥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主干作用,加大行业部门信息系统建设力度,建立行业、地方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等方面的建议;最后,总结了坚持走吸收外国征信体系建设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道路,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征信体系建设及发展模式,坚持公共征信机构与私营征信机构并存互补的征信体系格局,坚持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征信业发展道路等建设中国特色征信体系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阐述建设征信体系的意义、我国征信业发展模式选择以及沿海发达地区征信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宝鸡市征信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和完善宝鸡市征信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征信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征信体系建设的社会性和国情特征决定了其在我国现阶段建设和实施的主体只能是政府。因此,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政府在征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本文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分析当前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现状,对政府在征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失灵”现象进行剖析,提出通过打造“五型”政府,发挥政府在征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何永清 《征信》2016,(2):49-54
借鉴经济学博弈理论,引入经典博弈模型,论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征信体系建设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通过与美国、英国和日本征信体系的对比,发现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法制不健全、征信数据来源面窄等若干问题.为完善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应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征信内容,扩大信用报告应用范围,加强商业银行诫信建设.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全国统一的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正在建设之中。在全面落实统一的征信体系规划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加快银行征信体系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和完善全国征信体系建设,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银行征信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类延村  李玉玲 《征信》2021,39(7):23-31
社会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维度与主要内容.我国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经历了探索、起步、发展、扩张四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为纽带的银行业征信机构、以各级政府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为代表的公共征信机构、以自发发展为特征的市场和社会征信机构,初步形成了社会征信体系基本框架.然而,社会征信体系深化发展逐步呈现出社会认知模糊、法律法规不完善、征信标准化滞后、征信产品较单一等问题.因此,应以完善专项法律法规框架为基础,重点推进行业和地方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并加强对重点人群的信用信息征集,完善征信市场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实现社会征信体系的全覆盖、体系化和法治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信用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转的基石,而征信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保证信用功能的良好发挥。目前,国际上征信发达的国家基本都建立了符合自身条件的征信体系,以确保信用交易和信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我国征信体系起步较晚,现阶段仍存在如信用文化不足,失信惩戒机制建设不完善,立法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征信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以期有助于今后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法律依据、市场监管、系统建设、信息共享、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征信法律法规,发挥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主干作用,加大行业部门信息系统建设力度,建立行业、地方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等方面的建议;最后,总结了坚持走吸收外国征信体系建设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道路,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征信体系建设及发展模式,坚持公共征信机构与私营征信机构并存互补的征信体系格局,坚持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征信业发展道路等建设中国特色征信体系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人民银行负责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体系,这是央行履行征信管理职能推动和完善我国信贷征信建设中的首要任务。但是,作为建设基础的法律法规、建设模式、管理主体、方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已制约了央行履行征信管理职能作用发挥和推动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步伐。本文就当前央行在管理和推动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承列  王耀 《青海金融》2010,(2):28-30
从始建于1997年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到目前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平稳运行,中国征信体系建设已走过了十余年。伴随全国统一的征信体系建设步伐,部分沿海发达地区已着眼于探索和建设本地区征信体系。在这机遇与挑战同在、成绩与不足并存的特殊时期,探索加强青海省征信体系建设的对策,对继续推进青海省征信体系建设,打造“信用青海”、促进青海省征信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征信体系的现状及优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征信体系存在着征信法律体系建设滞后且层次较低、征信机构市场竞争力较弱、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体系、信用文化建设和征信教育宣传滞后等问题,根据对征信发达国家的借鉴与我国的实际,提出了“1213”的优化发展路径,并建议从完善征信立法、加强征信市场监管、加大市场培育力度和强化征信教育宣传四个方面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征信机构种类、规模逐步扩大,征信市场快速发展和征信产品不断丰富,在目前征信法规不能很快出台的情况下,亟需建立统一的征信标准体系。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信用服务行业国家标准化建设,形成完整、科学的信用标准体系”,因此,应加快建立征信标准体系,采用标准化的技术和手段,规范征信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各种具有不同发起背景的资信公司和业界联合征信系统相继成立,国内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由于国内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征信体系建设涉及的诸多环节还不尽完善,各种潜在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国内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还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