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时代的社会现象,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紧密相联,具有高频性和周期性、创新性和仿拟性、幽默性和娱乐性、调侃性和讽刺性的特点.网络流行语都包括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娱乐与文化紧密相连,也是文化最通俗易懂的展现形式;社会事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它们也为网络流行语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在研究网络流行语文化映射和引导流行语发展的过程中,要推动互联网在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流行语是在一定文化背景或具体社会情景下的真实写照。本文将在功能语言学的视域下,力图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元功能中的信息结构系统出发,通过对流行语篇中仿拟修辞格的信息结构的实例分析,探求仿拟修辞格通过语篇功能所传达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与变迁既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深刻的社会现象;它是语言系统对社会现实最敏感的反映,是时代的产物。本文侧重于关注变迁下的网络流行语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的政治角色及其蕴涵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4.
流行语作为一种时代现象,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普遍关注的问题或事物,是一根敏感的社会神经,一张现实社会的晴雨表。透过这些流行语的表面现象,我们可以洞视现实社会的百姓心理渴求。每个时代都会在社会世相中打下它的基本烙印,而流行语本身就是这一世相民情的真切反映,是民族文化心理态势的揭示。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解析2009年流行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莉莉 《黑河学刊》2010,(3):143-144
流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流行语作为流变着的语言符号象征,无一不是对现实问题的最理性思考,对其研究具有深刻的语言学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社会语言学对2009年流行语进行分析,揭示其产生的机制,语言变异的原因以及发展进化的规律,为促进语言的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网络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它具有开放、自由等特点,这些特点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网络语言中,以网络流行语的影响最为深远。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时尚符号,它折射出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并通过网络流行语表现最真实的自我。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模因论为我们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本文将基于模因论来阐释网络流行语的模因类型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7.
李卫丽  朱虹 《魅力中国》2010,(23):280-280,29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广告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了。广告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国际广告的跨文化传播成为可能。广告翻译有利于推动我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开拓国际市场,让中国产品走向世界。仿拟是广告翻译常用的一种技巧。本文拟通过汽车广告语的翻译来探讨仿拟在汽车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秀泉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12):138-140,202
青少年流行语是当前城市语言中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它往往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变化。文章从柳州青少年流行语分析其所具有的阶层、情景、年龄、性别特征,分析其社会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9.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受众数量越来越多。网络流行语是得益于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而催生的一种语言,很多是因为社会经济事件的热议而产生的,它表达出社会的真实状态,也反映了受众对经济社会事件的意见和态度。文章运用新闻传播学、应用语言学、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采用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文献研究三种方法,通过大数据对近年网络流行语出现的次数与安徽经济实绩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建立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其中隐含的经济发展规律、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分析经济大环境对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与传播提供了怎样的契机和影响。据此,提出新闻传媒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承载时代文化的重要语言现象,网络流行语深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也是醉了"为例,从模因论的视角分析了网络流行语中强势模因的复制及传播,并深入探讨网络流行语能够成为强势模因所具备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