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阐述了即使在承认"Bolar条款"的国家,专利药生产商还是有很多策略可以对付仿制药生产商的。概述了"Bolar条款"的产生及在我国的应用;分析了专利药生产商对付仿制药生产商的两种策略——"授权仿制药"和药品的商业外观保护;得出了"Bolar条款"的提出并非是仿制药生产商的安全港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和中国的制药业均以仿制药为主,但印度可称为"仿制药强国",中国只能称为"仿制药大国",并且中国的仿制药质量水平比印度落后10年。印度制药业能够蓬勃发展,印度《专利法》对其国内仿制药的保护功不可没。文章以格列卫为例分析了中国和印度《专利法》在药品专利方面的差异,总结了印度的经验和启示,以期对我国制药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物专利药到期浪潮的逐渐来临,生物仿制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制药厂商的注意。生物专利药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重组蛋白药物”和“单抗药物”两大领域造就了安进21年净利润增长46倍的神话和基因泰克12年净利润增长25倍的传奇。尤其是单抗药物,更被寄予巨大希望。而且,不少生物制药专利也将在2012年后到期,给生物仿制药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4.
杨令  田浩国  程远 《科技和产业》2021,21(10):219-222
通过分析2020年专利法第四次修订内容,发现此次修订在专利制度上作出大幅度调整.其中有关药品专利激励制度新增了专利链接制度、药品专利期补偿制度,这对于激励新药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有制度若想实现制度效率最大化,仍要解决配套制度问题,以及对于制度本身所涉概念内涵需要明晰.在制度效率理论指导下,从专利链接配套制度完善、专利信息登记平台搭建、三部门链接等角度为制度落实与效率提升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殷实  卞鹰 《特区经济》2011,(10):283-285
目的:探讨发展生物仿制药的途径与策略。方法:分析发展生物仿制药的技术难题与商业障碍,结合现实状况讨论全球生物仿制药市场的机遇。结果:发展生物仿制药不同于传统仿制药,其技术壁垒高,短期商业回报慢,但专利药到期与节约医疗成本的需求使得生物仿制药市场的发展非常迅速,潜力巨大,制药公司可以通过改变一些运作模式来抢占这个市场。结论:发展生物仿制药需要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金实力、网络运作能力与生产控制能力,大型制药公司在生物仿制药市场可能会更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夏庆 《中国报道》2013,(5):78-79
中国是个仿制药大国,药品市场规模占全球10%的比重,但仿制药的使用比例却高达80%。在国内市区医院、药店、社区医院以及农村诊所等各级医疗卫生终端市场均充斥着大量仿制药,而中国造的原研药则难觅踪迹,"救命药"更是来自外资品牌。时下,"H7N9禽流感"是在国内外各大主流媒体上出现的高频词,而与之相伴的次高频词当数"达菲"。由瑞士罗氏公司生产的"达菲"被医药业界认定为治疗H7N9禽流感的有效药物,而国产治疗疫苗或许  相似文献   

7.
2015年12月,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第43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其中,围绕"仿制药的质量问题与对策",与会代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何为仿制药?仿制药实际上是相对原研药而言的。原研药主要是指原创性的新药产品,由于药品的特殊性,一类新的药品的出现必须要经过对成千上万种化合物层层筛选和严格的临床试验才得以获准上市。有数据显示,一种原研药的诞生平均需要花费15年左右的研发时间以及高达数亿美元的总费用。相比原研药的研制时间和资金耗费,仿制药企业由于可以引用原研药申请中已经得到证实的安全性和有效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生物制药企业以仿制为主,所以我国没有出现盈利能力很强,能迅速成长的生物制药企业. 近年来,对生物药品高额利润的期望使得国内生物工程产业投资过热,从而造成成了生物药品品种少而生产企业多的现象,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厂家之间竞争削价,结果使得企业的投入产出比下降,许多企业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9.
魏越 《魅力中国》2011,(17):390-390
近年来,全球由于公共健康引发危机的现象频频发生,凸显了药品专利许可与保护公共健康之间的矛盾,药品的专利强制许可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途径。本文主要针对药品当中的疫苗,进一步阐述专利强制许可在疫苗推广中的应用。说明了在疫苗推广过程中专利强制许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证明了启动公共健康下的疫苗药物强制生产许可时不我待,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在各国纷纷把知识产权立固定为基本国策之际,专利拥有的质和量自然就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发展后劲的重要指标之一.专利代理事业有助于提升专利的质和量.但伴随着专利代理机构与其主管部门的脱钩、专利代理市场上的鱼目混珠,给专利代理业的做强做大,带来了诸多的困扰.仿效"世界办公室"模式,对壮大中国专利代理事业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军 《东北之窗》2013,(4):26-26
仿制药是指与商品名药在剂量、安全性和效力、质量、作用以及适应症上相同的一种仿制品。其具有降低医疗支出、提高药品普及性、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等重要经济和社会效益。仿制药不需要重复进行创新药批准之前进行的多年临床前动物研究和人体临床研究,而是通过证明和原创药的生物等效性即可获得批准。因此,  相似文献   

12.
任雪娜 《中国经贸》2011,(16):91-91
中俄间关于武器装备的知识产权争议由来已久,其中涉及仿制问题的主要是计算机程序、专利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本文对计算机程序,从著作权、专利权和商业秘密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对于专利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分别从时间性与地域性及单独立法保护的角度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我国在与俄军品贸易中并未在法律上侵犯其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3.
熊建军 《科技和产业》2013,13(9):98-103
《TRIPs协议修正案》的出台标志着药品专利技术政策国际协调的新成果。作为一种回应措施,美国纷纷签署一些自由贸易协定。这些协定未能重申药品专利政策国际协调成果中的重要原则和标准,扩大可专利种类和范围,明确否认《修正案》平行进口,限制《修正案》强制许可制度和措施,增加许多新条款应对《修正案》,延长专利期限。  相似文献   

14.
国外"专利悖论"研究综述--从专利竞赛到专利组合竞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按时间顺序对西方学者研究"专利悖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回顾,并重点介绍了Wagner教授的专利组合理论.本文认为,专利竞争已从自然竞争升级到战略竞争,对专利战略特别是专利组合战略的研究是中国管理研究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5.
陈昊博 《魅力中国》2011,(17):359-359
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是为了保护公共健康目的而设置的一项特殊制度,随着我国加入WTO,TRIPS协议内关于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内容也被我国移植到了国内法中,《专利法》的修改、《涉及公共健康问题专利强制许可办法》的出台就是例证。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我国的专利实践中该制度尚未被启动。导致这种“零许可”状态的原因有许多,有实践方面的原因,也有制度层面的原因,其中启动主体不明即是制度层面的原因之一。本文仅就启动主体进行探讨,以达到推进制度完善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DVD、彩电、移动通讯等高新科技行业利用"专利池"联盟,频频实施专利策略对我国高新科技企业进行打压,"专利池"逐渐异化为跨国公司控制发展中国家技术和市场发展的知识产权"大棒".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和熟悉"专利池"及其策略,有效避免侵权和犯规,并适时利用相关国际规则进行反击,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和组建自己的"专利池",这将是防止受制于人的长远之策.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基于专利池构建的知识产权和标准竞争战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社会分工的深化和专利网战略的盛行直接导致专利丛林和"反公地悲剧"的出现.后发国家进行全球标准竞争需要立足发展中大国的用户安装基础和本土市场优势,依托标准组建"前端控制"型专利池,大力提升企业的技术能...  相似文献   

18.
“伟哥”案的一审判决,再度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与行动。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日趋严密的背景下。跨国制药巨头携专利之优势攻占中国市场的欲望愈加强烈,而国内药企长期以来的“仿制”之路也更加岌岌可危。[编按]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违法药品广告现象屡禁不止,关键在于我国法律对于违法药品广告主体的经济处罚和惩戒力度太弱,以致法律对违法药品广告主体丧失了制约性.文章将运用经济学"成本-收益"理论和方法,分析我国违法药品广告现象,并尝试从法律以及经济学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周丹 《中国高新区》2002,(11):62-63
广东步步高公司于2000年4月12日获得名称为"VCD影碟机"的外观设计专利权.2000年11月24日,日本索尼电脑娱乐公司(以下简称索尼公司)以该外观设计专利与申请日之前公开的,由索尼公司享有专利权的"电脑游戏机"外观设计专利相近似为由,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步步高公司的"VCD影碟机"外观设计专利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