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测试说明: 我们每个人做事都会遭到无数的困难,必须把它们一个个克服,对于一个成功的人来说,他们善于克服困难,并且决心坚持到底,下面这份测试可以了解你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如何。 测试题: 1.你会说“不”吗? a.不会,如果我能帮助的话;b.是的,通常你別无选择只能承认失败;C.我尽量不这样说,但有时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
到底怎样创业才能成功呢?我认为创业成功80%是运气,无论谁都不例外.有一本书叫<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我很欣赏,作者认为,如果有人说某某人士的成功是因为他是一个天才,那么作者会毫不迟疑地对他说"不!"因为持这种论调的人往往忽视了成功不能缺失的两个环节:机遇和文化传承.让我们首先看看这本书中讲到关于成功两个要素的案例.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个案例,两个好朋友同时创业,几年后其中一个人的公司已经小有名气,另外一家则还是举步维艰.于是后面这家公司的老板就问他的朋友说:"我们是同时创业,创业的条件和机会差不多,为什么你发展那么快,我到现在却还是那么艰难呢?"  相似文献   

4.
谁说你不行     
"I can(我能成功)"——你的字典里最具有威力的两个字"我能成功。"当太平洋底首次铺设电缆的工程被人们称为疯狂和异想天开工程时,塞勒斯·菲尔德这样说道。"我能成功。"罗曼娜·巴纽埃洛斯这样说。她在墨西哥举行婚礼时仅仅16岁。两年后她有了两个儿子,此时她离了婚,并在一家艾尔帕索洗衣店打工,每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房地产导刊》2007,(17):13-13
我和《导刊》有个约会虽然我还算不上是《导刊》的忠实FANS,但《导刊》我倒是"偷着"拜读过不少。为什么说"偷着",里面有一小段故事。去年某一天,我在一家公司面试。漫长的等待,百般无聊之际发现了《导刊》,说实在话,作为一个刚"出道"的学生,对地产新闻确实不太感冒。但《导刊》给我第一个感觉就是:落足成本,纸张、做工、排版都很好;内容充实,政策、分析性的地产文章较多。总体来说,这是本比较专业的刊物。  相似文献   

6.
向失败学习     
毛泽东告诫我们说:“要向失败学习。”迈克·戴尔也说:“我们一向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重点是要从所犯的错误中好好学习,才能避免重蹈废辙。”人们都喜欢接受成功后的鲜花和美酒, 而不愿意面时失败后的苦涩和凄凉。胜利总成为千百万人争相认领的宠儿,失败则沦为无人问津、避之唯恐不及的弃儿。在中国,人们常常把失败同“失面子”联系在一起,认为是件可耻的事。据报载,《湖北省交通旅游图册》有几页专门介绍三国遗址的旅游线路,涉及景点几十个,但就没提到麦城。其实,麦城作为英雄末路的标志,关羽的知名度有多高,走城的名气就有多大,就传有多远。只因“走麦城”象征失败,就失去上旅游图的资格,少人光顾。而在西方文化中,尊重失败成为人们的信条。沃尔玛就有这样的规则:“失败不必耿耿于怀,不要对自己过于严肃、过于伤感、过于羞辱。”美  相似文献   

7.
老字号变脸     
京城茶叶老字号吴裕泰茶庄至今已有111年历史,目前的国企改制工作正悄悄地进行,请了两家现代"外脑"帮着望闻问切,其中一家"外脑"公司的老总感慨地说:"老字号能请外脑,说明老字号就已经开始求变了."同时另一家同样老资格的"张一元"早于两年前彻底改制成功,董事长王秀兰对记者说:"改制对于老字号太重要了!"这种改制的成功,同样也在激励着"稻香村"的池向东,"2002年将完成体制改造,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组建北京稻香村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8.
我和陈天桥4年当中没红过一次脸。碰到情况我就跟他沟通,他也会来跟我沟通。很多决定到最后已经说不清楚是陈天桥的还是唐骏的。我把它叫做“夹心饼干决定”。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仅是我一个人的决定,倘若成功了人们一定会说我很了不起。但是不要忘记,对一个职业经理人来说,成功不重要,避免失败才是最重要的。避免失败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所有的决定都变成交叉的。  相似文献   

9.
一、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 如果你的老板经常沾沾自喜地说:"我经历过的事情太多了,像我这样垮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毕竟不多."如果不是他有某些重大的缺点,他不会总是经历失败,又怎么能肯定下次一定会成功.  相似文献   

10.
<正>报错价格对业务员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报错价格者有新手也有"老油条"。大多数人的看法是报错价格是一个幼稚而又致命的错误。正在和朋友一起喝酒谈天,突然电话响了起来,都晚上十点多了谁会给我打电话呢?带着疑问我接听了这个陌生电话。那头传来一名中年男子的声音,而且略带方言:"你好,请问是刘老师吗?"我说:"我是刘连喜。"对方对说:"我姓徐,是做‘拉面’销售的,是个新  相似文献   

11.
叶芃 《企业文化》2007,(1):60-61
有这样一个案例,两个好朋友同时创业,几年后其中一个人的公司已经小有名气,另外一家则举步维艰。于是后面这家公司的老板就问他的朋友说:“我们是同时创业,我们的条件和机会差不多,为什么你发展那么快,我到现在却还  相似文献   

12.
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这么5个字表达--我没有时间." 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说没有时间?在一个暑假,我突然有了答案:是自己把时间丢弃了. 事实上,往往越是忙碌的人,越能挤出时间,而整天游手好闲的人却总说自己没有时间.  相似文献   

13.
诚实的店员     
《人力资源》2015,(6):96
哈洛到一家商店当店员。上班的第二天,一个老店员吩咐他把装在塑料袋里的垃圾拿出去扔掉,他却一动也不动。老板问他:"为什么不听老店员的话?"哈洛说:"如果我听了他的话,就违背了您的话。您昨天对我说:‘你在我的店里,一定要十分诚实,绝不要往外拿店里的东西。"启示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刻板的"遵守"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会误事;这样的人很不讨人喜欢,即使对于那些规则制定者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同一个人性格的理解可能会有天壤之别。你可以说他执著,也可以说他固执——成功了是执著,失败了就是固执;你可以说他灵活,也可以说他优柔寡断——成功了是灵活,失败了就是优柔寡断。对于埃克森美孚,很多人的看法却很一致:它固执,傲慢,甚至自闭。所以,当它于今年7月中旬宣布与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合作进行生物燃料的研发时,不少人都难免惊诧。  相似文献   

15.
《物流技术与应用》2013,18(1):78+80-81
北京伍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年轻的企业,到2013年公司成立刚刚10年。但是就是这一家年轻的公司,已经在物流行业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有一组数字可以反映其发展状况:超过1个亿的合同,拥有一支50人的队伍,完成了100个以上物流系统集成项目。谈到企业的发展,该公司董事长尹军琪谦虚地说:"伍强科  相似文献   

16.
王锊 《企业文化》2005,(12):57-58
为什么微软的比尔·盖茨要说 “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为 什么华为的任正非这样告诫华为人: “10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 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 自豪感,而是有危机感”。 在200多年的企业史上,不乏 有通用电气这样连战连胜的辉煌, 然而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更多的是 屡战屡败的悲剧。有句话说得好,  相似文献   

17.
10年前,几个年轻人从一家跨国公司跳出来,开始创业了。他们的学历非常高,博士、硕士为主。外界给了他们两个预言:这个公司能成功,因为他们的能力、素质都是一流的,但他们不能长久,因为他们都是年轻人,容易义气用事,所以不能长久。结果会怎么样呢?他们成功了。为什么能打破这个预言呢?结论是学会争吵。一要会争吵,坦率地争吵。争吵是为了一个目的——事业。对事不对人,是不是有这样的提醒。二是争吵中能不能体现同甘共苦。一起成功,一起失败。如果有居功的想法,争吵会演变为一场博弈,最终失去争吵的目标,变成争斗,争抢。这样团队就变成了团伙…  相似文献   

18.
一转眼,我来到美国尤金市一家计算机公司的行政部工作已满一年了,我们的董事长60岁出头,是位严谨而细心甚至有些古板的人。前不久,公司需要招聘两位有经验的计算机工程师,因为这两个职位非常重要,所以董事长开出的薪酬也非常丰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的3M公司有一句著名的格乞:"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与无数个青蛙接吻"."接吻青蛙"意味着失败,但失败往往是创新的开始.当然,宽容失败并不是放任自流,为所欲为,而是激发员工们的挑战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对于当今企业来说,失败是一本大书,不管你现在是或曾经是失败者或成功者,读通了这部大书,研究透了失败者为什么会失败,也就找到了怎样才能成功的窍门,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那些经得起失败,能从失败中奋起的员工才能与企业"志同道合"地完成创业大计,引导企业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20.
笑口常开     
电脑的威慑一位推销员卖了一部电脑给一家出版公司。几个月后,他满怀信心地再去那公司拜访,却看到电脑原封未动,心中感到十分惊奇。便问道:“是有什么不对吗?”“一点也没有,”总编辑说,“产量增加,效率提高!”“究竟是怎么回事?”“每天早晨,我警告职员说,假如你们不刻苦工作,加倍努力,那部机器就会取代你们!”说出是哪两个人一天,某公司的一位老职员鼓足勇气,走入经理办公室:“先生,我在这十多年里,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却只拿一个人的工资。我请求加薪。”经理说:“很好,我可以为你加薪,但有一个条件,请说出来你为哪两个人多干了活,我先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