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股权分置下的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松 《北方经济》2005,(7):65-66
股权分置是指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相分离的现象.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和其它成熟证券市场之间的最为显著的一个差异.在股权分置的制度背景下,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加之非流通股股东占有绝对的控股地位,导致证券市场沦为上市公司的融资或"圈钱"的平台.鉴于此,本文拟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特征及其理性回归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按照西方财务理论的“啄食顺序原则”,企业融资首选留存收益,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是股权融资。而我国的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前有着极其强烈的谋求公开发行股票并成功上市的冲动,上市之后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往往不顾一切地选择配股或增发等股权融资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源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权融资的低成本、股权融资的风险低以及市场运作机制的不规范。  相似文献   

3.
试析上市公司的过度股权融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国股票市场成立以来,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进行大量资金的融通。仅2003年通过证券市场融资达814.13亿元。一般说,企业经过改制并上市后,其融资方式可以有发行新股、配股、留存收益、发行债券和银行信贷等多种筹资方式。从现有融资环境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长期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留存收益、长期负债和股权融资三种。但是,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对于融资方式的选择主要依靠股权融资。根据1999年沪市上市公司增加的长期资金来源比重看,上市公司内部资金(留存收益)为177.6亿元,占长期资金增加额的41.2%;长期负债为26.7亿元,占长期资金增加额6.2%,…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考察国家股东、法人股东及社会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在回归分析中加入了行业变量及其二次变量,全面探讨各类持股主体的行为绩效.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可以发现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即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普遍较低,存在严重的股权融资偏好。本文将通过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一)股权融资成本偏低就正常情况而言,债权融资成本低于股权融资成本,因债券利率低于股利,而且债券的发行费用低于股票的发行费用。然而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际情况是相当多的公司常年不分红,或者只是象征性的分红,只有极少数公司将当年盈利全部实施分配。更为重要的是,上市公司往往采取种种做法,如不分配红利、低比例分配或以送股形式分配股…  相似文献   

6.
随着股权的进一步集中,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已成为公司治理的焦点.因此,理论界对尽快约束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呼声很高,也做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将从股权制衡、董事会独立性两个方面对国内外主要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  相似文献   

7.
股权分置下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特殊的股权结构,同一种股票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这就是所谓的股权分置。这种制度设计的不合理,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本文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1992年度至2003年度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实证研究来验证:在目前的二元股权结构下,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具有股权融资的偏好,其融资顺序表现为“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内源融资”。  相似文献   

8.
伍晶 《珠江经济》2005,(7):82-90
本文对公司治理机制与欺诈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中国家股、法人股的份额越高,欺诈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低;负债率越高,发生财务欺诈行为的可能性越大;而外部董事数量的多少、董事会主席兼任公司总经理与否和公司高管人员薪酬的高低等则对财务欺诈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