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信任战略与网络质量中介运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互联网的出现有利于消除消费者的信息劣势,但电子商务市场的“柠檬”问题却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实际上被强化了,它可能会降低人们对网络交易的信任感。本文基于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之一美国经济学家Akerlof的“柠檬”原理,从网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性的角度,建立了网络交易中质量中介运行模型,并具体分析了日本AUCNET公司运行模式。最后,对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质量中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交易中的"柠檬"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勇  陈禹 《经济问题》2005,(4):2-4,8
信息经济学中常讲的“柠檬”问题是美国经济学家George Akerlof(1970)提出并引入信息经济学的,它主要是研究在传统市场上由于产品质量信息的非对称性及其所造成的结果,并由此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  相似文献   

3.
企业人力资源逆向选择及其风险规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苏串 《生产力研究》2006,(11):228-231
企业人力资源逆向选择(AdverseSelection)的出现,是企业员工流失现象中的最可怕问题,它带给企业的损失是惨重的。文章试图通过借鉴乔治.阿克尔洛夫(Akerlof)的柠檬车市场模型、迈可尔.斯彭斯(Spence,M)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传递模型(SignalingModel)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MichaelSpence)提出的信息甄评模型,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逆向选择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逆向选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表现形式,研究逆向选择可能造成的危害,提出如何规避企业人力资源的逆向选择黑洞。  相似文献   

4.
假冒伪劣与市场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平新乔  郝朝艳 《经济学》2002,1(2):357-376
本在理论结构上不同于Akerlof的“柠檬市场”理论。我们在理论上与经验上的贡献在于三点:第一,只要产品质量与价格的决定不限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决定过程,只要价格还取决于产品质量以外的产量、市场与非市场因素,那么,高价(高利)会诱发假冒伪劣的行为;第二,假冒伪劣率对市场需求(进而对企业收入与行业收入)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在中国是存在的,但是,这种作用被高价、高利对假冒伪劣的正向推波助澜作用占优了;第三,本的统计结果与证实了,垄断程度与生产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假冒伪劣率,中国的问题不在于这种与质量、信誉相联系的有效率的垄断,而在于那种人为的、无效率的行政垄断所导致的不合理的高价、高利机会,这才导致低劣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市场中的“柠檬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农产品市场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这就忽视了对其所存在的信息不完全尤其是信息不对称的研究,实际上,现实农产品市场上的过度竞争状况极易产生由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所致“柠檬问题”,其结果是,低质伪劣农产品将高质量农产品挤出并占领农产品市场,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因此而受到巨大损失,解决农产品市场中的“柠檬问题”,既有赖于有效竞争的农产品市场环境的形成,更有赖于农产品市场“正的”信号显示。  相似文献   

6.
沈渊 《生产力研究》2006,(9):224-226
基于信息不对称,集群有可能形成“柠檬市场”(thelemonsmarket),由此带来的危害是集群呈现全行业的亏损和衰退。文章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企业集群柠檬市场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避免“柠檬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集群的"柠檬市场"风险及其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集群有可能形成“柠檬市场”,由此而带来的危害是集群将呈现出全行业的亏损和衰退。可以通过培育和发展专业市场来避免集群的“柠檬市场”问题。  相似文献   

8.
绍兴纺织业聚集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裘明军  阮明锋 《经济师》2005,(3):255-256
文章通过对绍兴纺织业的实地调查 ,从其现状着手 ,通过仔细分析绍兴纺织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其集群结构 ,提出了目前在绍兴纺织业中存在的“柠檬市场”现象 ,并以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柠檬市场作出分析 ,最后提出了产业集群避免形成柠檬市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教育市场的可寻租性假设出发,分析了低工资情形下劳动力市场的多次均衡结果。结论是:当信息不对称和教育信号可寻租性并存时,劳动力市场中的“柠檬均衡”就会出现,进而教育市场的“产品质量”会出现恶性循环,最终造成企业实际经营成本的上升。文章最后给出了模型的若干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10.
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影响企业集群竞争力的负面效应进行直观的模型分析。集群内企业过度竞争导致“柠檬市场”的出现,致使“劣品驱逐优品”,使得整个集群竞争力衰退;路径依赖导致企业集群技术路径锁定,企业集群应变能力下降、创新僵化、区域封闭,从而无法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降低了企业集群的“集体”效率;“自稔性”风险则说明企业集群借以产生竞争优势的自身特性,同时也是削弱其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能力、最终导致自身走向衰退的根本性风险。  相似文献   

11.
汽车产业过度竞争的“柠檬市场”效应及调整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信息经济学的原理,分析我国汽车产业过度竞争所导致的产品质量恶性循环,不断退化的过程,以及产品质量信息分布不对称与“柠檬市场”效应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12.
樊帆  李静  徐飞 《经济研究导刊》2009,(21):135-136
与传统市场相比,网络市场有较低的进入障碍、较低的交易费用和容易获取市场信息三方面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市场不存在信息不对称及逆向选择问题。对网络市场数字产品交易过程产生逆向选择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构建“柠檬市场”模型,提出解决网络市场逆向选择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鲁旭 《经济论坛》2007,(6):12-14
一、信息经济学的"柠檬市场"风险研究 1970年,乔治·阿克洛夫提出"柠檬"(即二手货)问题,创立二手车市场模型,用来描述在二手车市场上出现的逆向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试析柠檬化的中国股票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向军 《经济师》2006,(3):111-112
由于诚信的缺失,在逆向选择下我国股票市场上充满了“柠檬”的上市公司。文章尝试从非对称信息角度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来诠释我国股票市场的柠檬化现状,指出制度缺陷导致股票市场严重的非对称信息,而非对称信息又导致严重的逆向选择,使我国股票市场呈现柠檬化并造成严重后果,最后指出制度改进和完善是弱化市场柠檬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一、与理论推测不一致的现象 前些日到韶山冲参观游览。“毛家饭”因其独特的品牌效应,成为此行必不可少的项目。由于此前看过不少关于旅游景区饭店宰客的报道与分析,因而,行前心里免不了有些打鼓:能吃到正宗的“毛家饭”么?会不会被宰客呢?毕竟,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旅游景区的餐饮市场属于典型的“柠檬市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假冒伪劣与市场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理论结构上不同于 Akerlof 的"柠檬市场"理论。我们在理论上与经验上的贡献在于三点:第一,只要产品质量与价格的决定不限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决定过程,只要价格还取决于产品质量以外的产量、市场与非市场因素,那么,高价(高利)会诱发假冒伪劣的行为;第二,假冒伪劣率对市场需求(进而对企业收入与行业收入)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在中国是存在的,但是,这种作用被高价、高利对假冒伪劣的正向推波助澜作用占优了;第三,本文的统计结果也证实了,垄断程度与生产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假冒伪劣率,中国的问题不在于这种与质量、信誉相联系的有效率的垄断,而在于那种人为的、无效率的行政垄断所导致的不合理的高价、高利机会,这才导致低劣的产品。  相似文献   

17.
宏观行为经济学和宏观经济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 60年代末期 ,人们对经济学家工作的描述有一个转变。在那以前 ,微观经济理论通常被认为是分析以利润最大化厂商和效用最大化消费者为基础的完全竞争一般均衡模型。那个时期的宏观经济学 ,所谓的新古典综合派 ,在这样一个一般均衡系统上附加了一个固定的货币工资。“粘性货币工资”解释了不完全就业和商业的周期性波动。从那时开始 ,宏观和微观经济学都发展出了一批模型 ,这些模型把多种实际行为全面纳入经济理论中。例如 ,“柠檬市场”分析了有不对称信息的市场是如何运作的 :在这种市场中买者和卖者通常拥有不同的信息。我的论文考察了…  相似文献   

18.
该文在理论结构上不同于 Akerlof 的柠檬市场理论.我们在理论上与经验上的贡献在于三点:第一,只要产品质量与价格的决定不限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决定过程,只要价格还取决于产品质量以外的产量、市场与非市场因素,那么,高价(高利)会诱发假冒伪劣的行为;第二,假冒伪劣率对市场需求(进而对企业收入与行业收入)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在中国是存在的,但是,这种作用被高价、高利对假冒伪劣的正向推波助澜作用占优了;第三,该文的统计结果也证实了,垄断程度与生产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假冒伪劣率,中国的问题不在于这种与质量、信誉相联系的有效率的垄断,而在于那种人为的、无效率的行政垄断所导致的不合理的高价、高利机会,这才导致低劣的产品.  相似文献   

19.
刘帅  张原  苏艳飞 《当代经济》2016,(23):62-63
网络交易中的“柠檬”问题对绿色食品线上交易健康发展具有不利影响.通过梳理现有文献,以绿色食品产业价值链为出发点,从利益相关者角度考虑,重点分析了绿色食品网络交易中出现“柠檬”问题原因并提出促进绿色食品线上交易健康运营的策略组合.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电商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浅析网络市场中的"价格离散"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勇  李继先 《经济问题探索》2006,(8):103-105,135
“价格离散”指的就是同样的产品具有不同价格。按照传统经济学的观点,既然Internet大大地降低了搜寻成本,消费者就能够获得更多的产品信息,更容易进行价格比较,价格的离散就应该会更低。但已有的许多统计结果表明,价格离散现象在网络市场(在线市场)不仅存在,而且其离散幅度大于实物市场(离线市场)。因此,分析价格离散的原因,探讨减少价格离散的方法一直是经济学家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网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性的角度,对网络市场中价格离散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基于“柠檬市场”理论的解释,并对消除和减少网络市场中价格离散、提高网络市场交易效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