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10年至今,响应国务院号召,各地都出台了以抑制房价为主要目的的政策措施,力促房地产市场降温、保证未来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以2008年-2010年北京市房地产市场为例,对地方性房价调控政策及其效果进行分析,以点带面,为政府进一步调控房地产市场,建立健康、稳定、规范的房地产业提出更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为了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发布《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简称“新国十条”.印发后,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为巩固和扩大调控成果,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逐步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八条.  相似文献   

3.
1998年我国房地产业开始步入市场化发展轨道,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问题:房地产市场过度投资,房屋偏离了其居住功能成为热点投资品,房价一路飙升.为了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不断推出宏观调控政策,2010年被认为史上最严厉的房贷政策密集出台.这不仅会对房地产市场本身产生直接影响,也会给与房地产业息息相关的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风险.分析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等方面的影响及由此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有利于商业银行及时调整经营管理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5年,为合理引导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价格稳定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针对房地产市场中出现的房价涨幅过快和投资规模偏大的突出问题,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随着各项调控政策的逐步实施,经过对天水市房地产市场和银行信贷产特别是辖内4家国有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及其风险状况进行专题调查,就一些问题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7年以来,针对房价上涨过快及结构性供给矛盾突出等问题,国家先后出台了包括土地、税收、金融等一系列调控措施,以促进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体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2008年房地产市场进入低位徘徊期,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救市政策;2009年上半年,房地产业在国家及地  相似文献   

6.
"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是2011年12月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2010年以来,中央出台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4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简称新国十条)标志着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新一轮调控达到高潮,本轮调控力度之大、政策出台之密集在业界乃至整个社会产生了重大反响.本文旨在梳理本轮房价过快上涨的成因,深度解析以"新国十条"为代表的调控政策及影响,预判房地产市场的下一步走势,并重新认识调控房地产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房地产业是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在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下,近年来的房价持续走高,房价也成为了目前人民、政府、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针对居高不下的房价,中央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土地政策,以调控房价,稳定房地产市场,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实际效果与调控目标有着较大差距。本文以地价与房价的关系为着眼点,探讨了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11年以来,民间资本和民间借贷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民间借贷高利率让许多人梦想破灭,经济主体高利率融资炒房以期获得暴利,民营企业依靠民间借贷希望渡过政策调控“寒冬期”,房地产业一直被认为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国内房价飞速上涨,住房空置率上升,泡沫显现。2010年以来.国家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对房地产市场实施有史以来最严厉的调控政策,民间资本大量涌入房地产和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0.
去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业逐步实施了更加严格的调控政策,各项措施在较短时间内密集出台,对区域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也使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趋于复杂。从宏观形势来看,全国房地产行业在2010年调控政策出台后已逐步开始受到制约、但其势头尚未被扭转,目前政策的直接影响主要集中于限购政策所在的一线大中型城市,其市场趋于凝滞、价格出现松动,导致对今后房价趋势的判断产生较大分歧。本文从价格数据背后的现象中分析房价的趋势,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举措,其目的并不单是为了打压房价和整顿市场,而是为了稳定房地产商品的市场价格,理顺房地产消费和加强住房保障,使房地产业步入理性发展的轨道,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基本住房需求,实现房地产业的稳步、健康和持续发展.对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房价过高和结构失衡等问题,要通过宏观调控来理性把握、认真对待和全面治理.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产品的不可移动性和房地产产品消费的地域性,使得房地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珠江三角洲房地产业的导向性发展,使其在国家房地产业发展格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本文从珠三角地区不同城市房价联动的现实基础出发,运用相关的计量分析方法,对珠三角典型城市广州、深圳和东莞1990-2008年房价的动态一致性及相互关联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城市的房价变动有共同趋势;在三个城市之间,房价变动的关联程度有强弱之分.针对珠三角地区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收敛性走势,应采取房地产价格调控的区域内联动政策,防止房地产泡沫的区内形成及区域内扩散.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以来,全国大中城市房价持续快速走高,银行业对房地产业的信贷投放也快速增加。为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中央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效果、房地产市场的走势、银行机构的应对措施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对上述问题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当前银行房地产信贷的主要风险,提出了稳定房价,防范信贷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抑制发烧的"房价",继"控制土地"、"紧缩信贷"、"提高房贷首付比率"等市场调控手段之后,国务院出台了抑制房地产过快增长的"八点意见",打出地产调控"组合拳"。有人把抑制房价的举措形容为地产监管风暴,会洗涤房地产市场的投机因素;也有人认为调控给房地产业短期发展带来冲击,但从长远来看,挤压地产泡沫对于房地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就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就"国八点"出台的前前后后和对未来我国房  相似文献   

15.
王瀛 《时代金融》2008,(2):47-49
近年我国房地产业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增长,"泡沫"存在与否引发争议。住房是人的一种基本权利和基本的社会保障,房价的变动关系着国计民生和社会的稳定。国家自2003年以来对房地产业着重关注,并不断加大调控力度。2006年国家更是从行政、金融、税收和流通、土地领域等多个层面对房价进行地毯式调控.但从国家统计局与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这些调控措施对房地产投机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全国房价却依然较快攀升。本文使用2000~2006年的相关指标(房地产租售价格指数、商品房空置率、房价收入比和房价与物价指数比)来进行分析,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加以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张萍  熊婕  谭琦 《金卡工程》2008,12(8):75-75
自2000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房地产投资高温不退.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以抑制房价"为核心的调控政策,其中利率政策被专家公认为调控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最佳手段.本文以1996-2006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利率对房价的影响程度,并找出相应的规律用于调控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实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呼伦贝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依法合规地加强房地产行业管理工作,完善制度和办法,调控市场体系,使房地产开发投资稳步增长,住房结构逐渐合理,房价走势平缓上升,居民住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房地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对促进全市经济增长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10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 从2010年4月开始,以“国十条”为首的各项调控政策轮番出台,各地也纷纷推出“史无前例”的楼市新政。 但此后的房价并未出现松动,仅成交量出现了一定的减少,市场观望气氛浓厚。随后,沉寂了几个月的房地产市场突然放量,大中城市房价不降反升。  相似文献   

19.
背景回放2010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从2010年4月开始,以"国十条"为首的各项调控政策轮番出台,各地也纷纷推出"史无前例"的楼市新政。但此后的房价并未出现松动,仅成交量出现了一定的减少,市场观望气氛浓厚。随后,沉寂了几个月的房地产市场突然放量,大中城市房价不降反升。  相似文献   

20.
胡燕 《武汉金融》2012,(9):25-28
2010年《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等系列调控政策出台以来,房地产市场正在按照预期的调控目标和方向发展,房价逐步向合理价位回归,调控成果正在逐步显现,但日前房地产市场又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情况,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本文结合2010年调控以来的情况综合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形势与信贷风险,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