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供给指在一定时间内和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卖者能够和愿意向买者提供的处在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需求指消费者对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把经济学中供求关系原理引入图书馆学研究,当文献信息资源的供给与读者需求相当时,资源供给与读者需求达到平衡。但供求失衡状况在高校普遍存在,分析原因、探讨解决这些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个国家的消费模式都具有自身的特征,在经济互动交往中一国或地区会向他国学习,但由于经济水平与生产能力的限制,本国某些商品的供给却不能满足需求,从而形成累积性需求,累积性需求是各国在发展中都存在的现象。由于累积性需求所形成的巨大市场为关联产业发展创造较好机会,所以累积性需求产业的发展轨迹不同于其它产业。累积性需求产业多是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我国的累积性需求产业主要是耐用消费品产业,而这些产业又多与高科技相关。处理好累积性需求产业对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论发展消费信贷的若干理论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信贷是以刺激消费,加快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以未来收入为担保,由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以特定商品为对象的贷款消费;在消费品、农产品、生活资料供给大于需求,信贷资金又较为充裕的供给环境下,城乡居民又具有潜力巨大的住房、汽车、家电、农业生产资料消费需求的条件下,发展消费信贷有助于提高消费倾向,扩大内需,有利于增强经济增长动力,有利于改善银行经营效益,也有利于完善宏观调控机制;中国现阶段发展消费信贷,应以住房、汽车、中高档耐用消费品、教育、旅游、农业机械等关联度大的品种为重点,以中等收入群作为对象,选择从城市到农村、先大城市后中小城市的市场发展定位;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预期收入信心,改变银行经营观念,不断完善厂商的售后服务体系,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观念,应该是促进消费信贷健康发展的配套条件  相似文献   

4.
2011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85833亿元,同比增长16.8%,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5%,国内消费品市场规模继续增长,增速回落,汽车、房地产相关商品销售增速放缓。下半年,抑制通胀的政策导向将有利于提升消费者信心,促进消费品市场增长。应着力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完善市场秩序,保证农产品供给,稳定价格,创新鼓励消费政策。多渠道促进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很多消费品可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根据市场上销售商品的档次,市场可分为高档品、中档品和低档品市场。由于信息不完全,我国的中档品市场有不断向低档品市场退化的趋势,导致市场结构二元化。二元市场结构降低了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减少了中档品的消费,因此,完善中档品市场可以增加消费,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业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迎春 《经济论坛》2004,(16):49-49
一、我国房地产业品牌竞争的必然性 1.行业发展规律决定。当房地产行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消费者也趋向成熟,在房地产市场已日益走向买方市场的今天,品牌在消费者购房决策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据国家统计局的一项关于对居民消费与市场品牌的调查表明,无论是居民日常消费品市场还是耐用消费品市场,其集中程度均很高,前十名品牌的占有率之和一般在70%-80%  相似文献   

7.
曲韬  赫亮 《经济与管理》2004,18(4):83-85
本文从消费者需求和商品效用的角度对当前个人消费品市场进行分析,揭示了新时期个人消费最突出的特征是:消 费者心理需求在消费过程中逐渐显化。继而提出商品心理效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商品心理效用的性质和功能,为 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田扬群 《技术经济》2000,19(8):37-38
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 2 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消费品市场票证制度已退出历史的舞台 ,宣告了“短缺”时代的结束 ,代之而起的是买方市场格局的初步形成。在扩大内需的政策框架中 ,扩大消费需求成了“重头戏”。一年多来 ,“启动消费”、“刺激消费”的呼声不绝于耳。然而时至今日 ,消费品市场仍不见有明显的启动。一、制约消费需求的因素分析据国内贸易局对我国约 60 0种主要商品供求关系的统计 ,供求平衡的约占 74 % ,供大于求的占 2 6% ,几乎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这表明我国经济已由供给不足转向需求制约 ,其中主要受消费需求的制约。1、…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备受一些消费者欢迎的麦当劳,最近却被英国消费者评为“最不讲道德”品牌,同时还有不少著名国际品牌也榜上有名,这与我国不少消费者对待洋品牌的态度似乎大相径庭。依笔者之见,目前我国消费品市场国产优质品牌比较匮乏,不能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更无法与洋品牌竞争,是洋品牌通常在我国市场比较畅销的重要原因所在。目前在国内大部分零售商品市场上,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消费品有不少是洋品牌在唱主角,婴幼儿从小喝进口奶粉,长大吃麦当劳、肯德基,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对于那些比较讲究所谓生活品质的消费者来说,洋产品往…  相似文献   

10.
<正> 1989年我国城乡储蓄创纪录增长,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扣除物价上涨负增长。今年一季度,市场销售继续平淡,储蓄增势仍然旺盛。如何估价去年以来的市场波动与储蓄增长,关系到当前宏观政策的抉择。本文试通过对我国近年来消费与储蓄变动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有关看法和对策思路。一、“市场疲软”与耐用消费品波动市场波动也就是供求关系的变化。我国消费需求约占社会总需求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中居民消费需求又占消费总需求的90%。所以,居民消费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最主要部分。居民对消费品的需求,可以划分为生活必需品需求、一般日用品需求和耐用消费品需求三个部分。由于我们缺乏专门的耐用品零售额历年统计资料,只好以文娱用品类消费品代表  相似文献   

11.
论公共产品的市场提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般而言,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消费品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用货币收入等价交换的消费品,即私人产品;一类是不以货币交换的消费品,即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只能由私人提供,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提供,这一分析结论所包含的政策含义往往导致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绝对化和“一刀切”的倾向,把许多行业和商品纳入公共产品范畴由政府垄断性供给,由此导致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较低,因此。中国应加大公共产品提供的市场化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2.
为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正式起动了消费信贷市场,金融机构业已开办消费信贷业务.消费信贷又称消费贷款,消费者放贷,是由银行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费用的贷款,属于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是一个顺应潮流的重大战略选择,是金融改革深化的结果,是市场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消费者需求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市场上林林总总的消费品,作为消费者会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好坏,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态来寻找自己喜好的商品,这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要告诉大家的就是消费者的需求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充分发挥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启动消费是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大问题。我国近年来消费需求不旺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居民收入水平偏低 ,商品供给方面也存在问题。住房、农村家电、轿车、信息与网络、旅游、文教等消费已经或正在成为我国的消费热点。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 ,需要提高职工工资和农民收入 ,大力发展消费信贷 ,增加消费品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5.
局部均衡模型的另一种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宝宁 《当代经济科学》1996,18(2):118-118,F003
局部均衡模型的另一种形式李宝宁局部均衡模型是马歇尔对完全竞争的单一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分析的模型。它指出,市场力量能使价格调整,并趋于达到均衡价格,均衡价格能使市场出清,使供给等于需求,既无过剩又无短缺。它通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价格。本...  相似文献   

16.
日常耐用消费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环保程度,对大众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企业通过信息披露机制反映自身关于企业污染、治理方面的信息,可反映企业产品的环保程度,有利于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企业,更好地反映产品的品质信息。企业披露高质量的环境信息,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利于发展与消费者、政府间的互信机制,有利于强化企业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姚玲珍 《发展研究》1998,(12):37-38
一、人口自然变动对住宅商品需求的影响 与冰箱、彩电等耐用消费品一样,住宅也是以家庭为消费单位的,因此对影响住宅商品需求的人口因素的分析,实质上是对家庭因素的研究。其中,人口自然变动对住宅商品需求的影响,首先体现为家庭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对住宅商品的不同需求,其次表现为城市人口高龄化过程中对老年公寓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引入Armington替代弹性概念并基于此将我国进口商品价格传导效应引入动态研究。基于三种典型消费品研究结果显示,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汽车、电话和空调的短期Armington替代弹性分别为0.2550、0.2024和0.8280,整体缺乏弹性。考虑到这一时期三种典型耐用消费品的国内商品价格环比增幅要高于进口商品价格,本文推断,三种商品的进口价格传导效应将较为明显。随后的实证研究有力地证明上述推断,即上述三种典型耐用消费品存在进口价格传导效应,但其也存在城乡差异。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建议未来我国防止输入性通货膨胀的一个重点是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缩小中外商品的差异,提升两者的可替代性,降低国内消费对于进口商品依赖。  相似文献   

19.
作者认为,目前我国消费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消费品市场总量失衡;(2)市场波动大;(3)消费品市场价格上涨幅度过大;(4)地区封锁强化;(5)市场秩序混乱;(6)“复归”现象严重。针对上述问题,作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消费品市场的对策;(1)增加和改善消费品供给;(2)选择正确的消费政策;(3)理顺价格机制;(4)重新构造流通组织;(5)建立制度性市场规则。  相似文献   

20.
几种耐用消费品需求函数和需求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几年来,由于人民收入增加和农副产品提价引起价格结构的变化,我国人民的消费构成发生了一些变化。食物的比重有所下降,穿和用的比重上升,对某些耐用消费品,如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的需求迅速增长。1977年以来,轻工企业大力增产这些商品,不少军工企业和机械制造企业也相继转产这些商品,供应量迅速增加,上升的势头很猛。人们不禁要问,以这样的速度增加,近期内市场会不会饱和,会不会由供不应求转而为供过于求?未来几年对这些商品的需求量到底有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