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创业不单是创业者个人创下自己一份事业、产业,而且创下多个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减轻了政府就业工作的压力。大多数的异常活跃、自主经营的小业主吸纳新增失业人员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是创业者的基础力量,是创业带动就业的主力军。因此"以创业带动就业"是一条既有效增加就业、又增加经济社会快速增长的良性发展道路。本文通过对潍坊市寒亭区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认识,认真总结近年来该区创业带动就业的经验行业做法,进而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提出对以后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大中城市"人才争夺战",一直没有停歇。对于一些教育大市,如何让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也成为各城市亟需思考的难题。毕业生"属地化"就业受到社会环境、经济、政策制度、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地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不可忽视,也可能引发一些问题。可从政策制定,政校企合作,基层就业和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促进高校毕业生"属地化"就业。  相似文献   

3.
陈荷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5):148-150
本文把大学生就业成本分为学校进行就业服务所发生的成本和学生的就业费用两个部分.而学校进行就业服务所发生的成本是用"就业指导机构对学生就业的实际帮助程度"作为替代变量加以考察的.并逐一分析这些成本对于工作找寻的结果(能否找到工作、工作的起薪)的影响.另外,用"就业成本"这一概念把学生付出的就业费用和学校为就业付出的努力统合起来,探讨两者对"就业收益"的影响存在的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显现。2011年高校毕业生660余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为地方高校毕业生。其人数之多,就业形势之严峻,让全社会颇为关注",就业难"这一话题再次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5.
根据现有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相关理论(例如奥肯定律)认为:经济的增长会拉动就业的增长。但是我国的实情似乎和相关理论是不一致的,而呈现出经济高增长,而就业却越来越难的现象,这不能说明现有理论的错误,而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的国情不符合现有理论的假设。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产生"高增长、低就业"现象的原因,探索促进就业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6.
张传周 《化工管理》2017,(19):11-11
2014下半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下降,国内石油企业纷纷减产减员,直接影响了石油类大专生的就业。本文通过对导致石油类大专和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优化课程、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校企合作推行现代"师徒制"、制定政策增加石油类大专生招聘人数等4条对策。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民生之本。文章着重分析了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就业工作存的困难挑战和发展机遇,并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出发点,从拓展就业空间、加强失业调控、支持非公经济发展、配套完善就业政策、规范培训管理和搭建基层平台体系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就是"要决定我们将会成为什么,就是着眼于明天"。职业教育要提升就业力,就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将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基本任务定位为技能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确保每个人生存权、发展权,是当前经济社会工作的重点。而如何让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参与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队伍中来,则成为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主要困难。根据对河北省弱势群体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促进弱势群体就业需要落实政策,需要法律化、制度化,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破坏机制和补偿机制同时存在。技术进步的就业破坏机制,表现为就业总量减少;技术进步的就业补偿机制,则表现为就业总量增加。本文通过对陕西省技术进步和就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现实问题研究分析,提出了加大科研投入,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采取更为积极和灵活的政策,推进科技成果向产品转化、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技术转移扩散、全面提升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灵活就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象十分突出,但从就业岗位的现状来看,灵活就业的空间很大,研究和解决好灵活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和解决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问题,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就业形势的分析,从法律上探讨灵活就业的空间和途径,以此缓解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实现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权。  相似文献   

12.
就业歧视在中国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复杂问题,如何有效地治理就业歧视是一个值得人们探讨和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目前我国的就业歧视现象日益凸现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现有法律对于就业歧视的规定不够完善、缺乏可操作性,有必要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予以完善。就业歧视能极大的影响社会发展,因此,我国应根据现有国情、立法,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建立健全反就业歧视的法律体系,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作为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就业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认真分析我区"十二五"时期的就业形势,按照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做好"十二五"时期就业再就业工作,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摆在劳动战线各级员工面前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便民、富民的大事,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也是落实十七大精神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工作。为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只有提高认识、强化措施、突出技能把培训的落脚点放在安置就业,增加农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来,才能实现和谐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体面就业”的战略目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重要内容。“体面就业”就是高质量的就业。当前中国农民工就业面临着就业规模大,就业质量低下的难题。农民工就业的现实状况,农民工就业质量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以及农民工就业质量的衡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等等都亟待研究,以进一步提升中国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早日实现中国农民工“体面就业”。  相似文献   

16.
以企业层面就业创造、损失和再配置为核心的就业动态是分析中国经济增长路径和宏观就业变化的一个微观基础。本文使用中国1998—2008年工业企业数据计量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就业动态的特征及其背后的逻辑。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就业再配置率为27.2%,新成立企业就业创造率为5.1%,消亡企业的就业损失率为2.3%,就业创造比就业损失有更快的市场反应,显示了就业动态的良性特征;制造业不同行业之间的就业再配置率为23.6%,就业动态70%以上属于行业内的就业再配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并克服薄面板数据截面相依性的问题,本文强调了就业动态的影响机制,出口对就业创造的贡献最大,并且主要影响行业之间的就业动态;企业平均规模越小的行业,就业创造、损失及再配置的变动更大;劳动生产率虽然对短期的就业创造有负向影响,但长期看提高了产出,增加了新的就业岗位需求。就业动态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显示经济增长及运行的变化对企业就业需求的影响得到了快速体现,劳动力市场机制的政策调整必须考虑企业异质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如何实现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家及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求以创业带动就业。然而,由于大学生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合适的创业平台及充足的资金保障,最终导致创业效果不佳。为此,建立一个专注于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就业平台,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会计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就业岗位少、就业分散、就业门槛高,就业难度较大。本文结合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会计系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对高职会计专业就业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离校未就业现象也越来越普遍,高校应充分认识离校未就业现象的复杂性、多样性,认真分析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坚持从实际出发,联合政府、社会和教育等相关部门,建立合理的职业指导系统,加强宣传引导,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跟踪与管理,扎实做好职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出现了多样化的特点。非正规就业规模日益扩大,并成为我国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重要形式。文章通过对我国的非正规就业分析,发现非正规就业人员中的低收入群体是我们所应关注的,而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生活处境,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才是解决就业问题所要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