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这一年中发生了很多事情,但人们还是把最美丽的鲜花,最响亮的掌声献给了家电零售业。准确地说,是献给了黄光裕、张近东们。  相似文献   

2.
在竞争激烈的商海里,我们无法阻止竞争对手的加入,每个人都在跑,但国美是闭上眼睛向前冲,能跑多远跑多远……  相似文献   

3.
面对因激烈价格战而利润日益降低的家电市场,引入数码电子产品构建3C业务平台已经成为影响家电连锁未来生存的重要砝码之一。近两年,家电连锁企业先是“疯狂圈地”,继而上演“并购大戏”,同时,其3C化的脚步也从未放松过。  相似文献   

4.
在三四级市场的确面临着很多麻烦,其在零售门店网点选择、物流基地覆盖以及反应速度方面与区域性电器连锁有明显的劣势。由此,一场关于2010年三四级家电连锁市场的争夺战,在区域连锁品牌和国美、苏宁间悄然展开。  相似文献   

5.
国内家电业一直是“美苏”割据的局面。随着外资巨头涌入,中国家电连锁正面临新一轮的混战。  相似文献   

6.
郭重韬 《环球财经》2011,(4):100-101
没有什么能够比时下中国家电连锁竞争的新变化更能表明。发展火爆的电子商务已经开始倒逼传统零售业转型,而向来竞争惨烈的家电连锁市场,也从此升级为“双线作战”模式。  相似文献   

7.
从证券市场的反映看,在香港上市的国美和永乐合并后的开局并不稳定,双方的股票在香港联交所出现了大涨大落。7月26日,国美电器(0493HK)和中国永乐(0503HK)复牌第一天,股价便双双持续走高。国美大幅飙升8.66%,此前一直低迷的永乐更一度大涨超过14%。然而,好景不长,一周后国美和永乐股价开始迅速下跌,截至到8月9日,永乐又回调到2.15港元左右,国美也回调到66港元左右。  相似文献   

8.
9.
韩曰田 《开放潮》2005,(1):30-31
一些全国家电连锁卖场从2003年在福州开业至今,并没有像一些人士预言那样成为榕城家电市场的翘楚,相反地,一些有实力的本土家电企业,却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因此,我们不得不对全国性家电卖场的弱点进行一番审视——就榕城这些家电巨鳄来说,其身上存在着6大致命弱点。  相似文献   

10.
韩日田 《开放潮》2004,(6):30-32
时下,国内许多城市的商家,特别是一些二、三级城市的本土商家,正面临着一场来自国内,甚至是国际诸多商业连锁巨头跑马圈地的威胁,许多本土商家是闻之色变,未战先屈于人。其实,并不是本土企业就难敌外来大鳄,并不是只有外来的和尚才会念经。福州永辉超市在榕城一枝独秀说明了这一点,福建三联家电在与国美、永乐、灿坤等全国性家电连锁巨无霸的争夺生存权中不断成长壮大的经历也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12.
林华 《东方经济》2005,(4):24-27
日前,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零售巨鳄——美国百思买集团(Best Buy)终于来到中国,将中国开店的第一站的目标锁定在上海!  相似文献   

13.
杨子卿 《改革与战略》2008,24(5):123-125
文章通过对我国家电专营连锁状况的分析总结,认为在我国,家电专营连锁已成为家电零售的主体;总结概括了家电连锁统一经营管理、统一采购、统一标识、统一商品服务、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的主要特征;从规模、信息、成本、专业化、价格、抗风险能力等方面分析、总结出我国家电专营连锁企业的竞争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4.
连锁业态是现代经济的平衡器,它可以调整制造与需求的矛盾,把由供应不准确的过剩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降低到最低限度,并保证制造业的健康发展。但中国家电业的情况恰恰相反,刚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扩展门店数量的连锁企业却给家电制造业带来了产业损伤。  相似文献   

15.
刘立新 《新财经》2007,(11):92-93
家电连锁大卖场凭借其终端强大的影响力和消化力,对制造企业的控制力也越来越大。不忍盘剥,家电制造企业纷纷自建渠道予以对抗。自建渠道是出路还是绝路,家电制造企业能否突围?现在定论,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16.
上海家电连锁大鄂永乐家电在经过两年筹划之后于6月18日正式登陆北京.开设了在北京的第一家店。永乐家电董事长陈晓说:“如果不拿下北京与广东的市场,永乐就谈不上是全国性的连锁。“陈晓的这番话让我们看出永乐进入北京的决心,但永乐究竟是“永乐”京城还是永乐自身,是包括像国美、苏宁这样大的家电连锁企业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家电市场再次成为市场竞争的热点。与此同时,一些专业化、连锁化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专业店迅猛发展起来,成为中国家电流通业一道亮丽的风景。家电连锁企业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日益强大,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家电流通渠道,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家电连锁企业以良好的经营和优质的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同时标志着家电行业的商业资本开始主导零售市场。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对中日两国家电产业流通渠道的演变比较研究,发现具有相同的路径和特征。在回顾家电流通的发展历程后指出,中国家电行业的制造商和渠道商,应该摈弃厂商对立情绪和观点,化解矛盾和冲突,调整利益分享模式,实现合理分工与协作,共同打造内部和谐外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民族家电整体产业链。  相似文献   

19.
余凯 《新财经》2003,(1):52-54
张宏伟1954年出生于哈尔滨市,1958年,因父亲被打成“右派”,4岁的他随着全家下放到哈尔滨呼兰县杨林乡。在备受歧视和压抑的逆境中,他有幸向一位被遣送到农村的土木建筑工程师学习。 1978年10月,张宏伟揣着东拼西凑的700元借款,带领50个农民闯进哈尔滨市搞工程承包。创造了“内地的深圳速度”的成绩。 1984年,张宏伟率领的建筑队正式命名为东方建筑工程公司,拥有资产400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TCL能做电脑,那么联想就能做电视”。上世纪90年代末期家电厂商热衷于做PC时曾有人这样说过。数年之后,不单是联想想做电视,全球IT业似乎都在向家电转身。国际IT巨头戴尔、惠普、微软、IBM、英特尔,国内及台湾地区IT厂商联想、长城、明基、宏基、美格,都正在或准备进军家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