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话减负     
笔者长期从事减负工作,在农民负担问题上不敢标新立异,只能实话实说。农民负担,古称“税赋”,“税”乃“以禾而兑”,即如今的农业税、特产税等。种田完粮,天经地义。“赋”相当于如今除“税”以外的“费”,即三提五统、集资、政策规费、义务工和积累工等。国务院颁布《农民承担费用及劳务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三提五统不超过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集资不超过上年人均纯收入的1%;义务工和积累工年不超过30个。在上述税费负担中,农业税、特产税相对稳定。而“费”则容量大、伸缩性大,成为加重农民负担的“载体”。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2.
张克银 《中国农史》1999,18(3):62-67,79
绍兴是我国古代渔业发达地区,宋初即有“荡赋”记载。明初各种养殖水域均征牧渔赋。明、清的渔赋包括“荡赋”、“户赋”和“口赋”三个方面。荡赋参照田赋,一年分“钱”、“粮”两次征收。民国时期在荡赋之外另征“厘捐”。隐报荡亩,截留岁入,是渔赋课征申的历史弊端。我国渔史学者历来认为外荡养鱼源于绍兴,始于明代嘉靖年间。宋志有宋初课征“荡赋”,兼有详尽的养殖技术记载,说明当时绍兴的外荡养鱼已达到一定规模和发展水平,其兴起的时间应在此前的唐代或更早,从而为“始唐兴宋”说提供了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3.
朱基总理在广西农村考察工作时说,要把农村合理收费纳入农业税的范畴,稍微提高一些税,让村干部吃“皇粮”。还说,除农业税外,其他收费都属于非法的。这是党和国家对农民利益的关怀,是对农村财政工作的莫大支持。本文拟就规范农业税制,理顺农业分配,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跳出“一公粮轻,二公粮重、三公粮无底洞”(或者说,“一税轻、二税重、三税无底洞)的无序分配的怪圈,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规范农业税制,增加一点税,解决“一公粮轻”的问题“一公粮轻”是农民对政府征收农业税(公粮)、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和…  相似文献   

4.
“税收”亦称“赋税”,“租税”、“捐税”,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依据其社会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参与国民收入中剩余产品分配的一种规范形式。但是,如果追溯“税”、“赋”、“租”、“捐”的本源,会发现它们是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 “税”的本意是社会成员以占有土地为基础把一部分农产品缴给国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商品零售企业实行“售价金额核算,实物负责制”这是融会计核算及商品实物管理为一体的核算管理制度。企业实行新增值税以后,为了既贯彻增值税条例,又不破坏零售企业的核算管理制度,在财政部编制的《会计制度补充规定及问题解答》一书中明确指出:商业零售企业“库存商品”、“商品销售收入”按售价反映,商品柜组成实物负责人要对商品的含税售价负责。为此财政部对商业零售企业会计核算做出如下规定:1.““库存商品”按含税零售价记账;2.进货商品进价和含税售价的差额,作为商品进销差价处理;3.商品销售时按含税售价记…  相似文献   

6.
一、“十五”期末牟定县“三农”现状 1、农业基础脆弱。全县“十五”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54亿元,比“九五”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08亿元;增加4.1亿元,增长20.06%。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2002元,比2000年的1510元增加492元,增长33.3%,年均递增6.7%;人均有粮396千克;粮经比63:37。  相似文献   

7.
折色即税粮折征。明政府对折色对象、种类及其实施程序等都有一定要求。明时期,风阳府灾荒迭发。明政府在风阳府开展救荒时,就曾采取了折色这一荒政手段。就明代风阳府情况而论,首先在折色次数上。嘉靖年间以后的年次大大多于其前时期;其次,折色种类方面,成化时期以前以征他物为主,但从帚泰年间始,折色主要为征银;再次,改折税粮在漕粮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和折征银两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灾荒的轻重程度。同时,改折价格在明前期与后期、夏税与秋税、正兑与改兑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最后,折色虽具有减缓百姓税负、缓解矛盾、维护社会安定等作用,但受制度和体制,以及灾荒打击下的非“常”社会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折色之举往往难如人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文章基于当前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情况,分析整治成效、面临困难与存在问题,提出耕地“非粮化”整治优化方略,推动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稳妥有序进行。方法 文章主要采取文献分析和政策文件解读方法。结果 (1)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防止耕地“非粮化”政策,各地启动耕地“非粮化”整治行动,有效抑制耕地“非粮化”,扭转耕地面积大幅减少的局面。(2)耕地“非粮化”整治也面临一些困难,出现急于求成,一刀切等问题,经济损失大,矛盾激化;部分地区缺乏系统性,效果不理想;给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带来负面影响;一些地方耕地种植管控行为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存在一定的冲突。(3)为推动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稳妥有序进行,建议采取将“耕地非粮化整治”明确为“基本农田非粮化整治”、优化基本农田划分方案,实现“基本农田”名符其实,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稳妥有序整改,切忌简单粗暴一砍了之等6项应对措施。结论 我国耕地“非粮化”整治成效显著,但面临的困难与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应进一步优化耕地“非粮化”整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孙薇 《现代食品》2023,(12):1-3
近年,随着国家不断强化对粮食收储的管理,“信息化”“数字化”等赋能节粮减损环节日益显著,探究粮食收储中的节粮减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挖掘造成粮食收储工作中产生损耗的成因,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优化粮食收储环节管理工作的方法以及节粮减损的改进措施,旨在为加快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0.
昭通市所辖昭阳区城西面25公里的西凉山深处有一座国家大(二)型水利工程水库,滇字第一号工程。国家或省里到昭通视察、调研工作的各方领导、要人,无不前往此处参观。看过的人无不感叹:“总投资36384万元,总库容3.64亿立方,一方水才摊一元的投资,如此高的效益,当今建设的水库中见到的不多”;  相似文献   

11.
信息短波     
A桂政发[1996D2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1996年度粮食定购价格和化肥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1996年我区定购粮备品种每50公斤中等标准质量的粮食收购价格调整为:早税稻谷70元;中、晚税稻谷84元;玉米65元;小麦72元。各种粮食的等级差价仍按现行的等级差4%会算。议价粮食收购,价格随行放市。走动粮价格提高后.取消自治区本级的价外补贴。新的定购粮价格从1996年6月16起开始并行。从1996年粮食年度起,实行粮肥挂钩办法,即农民每交售50公斤定购粮(不合公粮).自治区y粮食风险基金给予1.5元的化肥差价补贴。粮食e门在收购定购粮时…  相似文献   

12.
一、建立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 (一)全市农民负担逐年降低。保山市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使全市农民负担由7666.1万元降低到3480.1万元,减轻农民负担4186万元,农民减 负率达54.6%,人均减负20元;2004年全面取消除烟草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及农业税税率下调1个百分点;2005年四个县全面取消农业税1978万元;2006年隆阳区全面取消农业税570万元;通过全市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农民的直接负担基本实现了“零”负担,为构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汶川大地震反思粮食应急供应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以食为天,天以食养民”这是千年的历史古训。粮食生产、收储与供应是粮食安全的三要素.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安全,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在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灾民和救援部队的口粮应急供应,又一次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那就是“有粮则稳,无粮则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摸清耕地“非粮化”类型的时序数量转移和空间动态分布特征,为实现耕地“非粮化”分类管控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方法]文章以西北旱区农业生产典型县陕西大荔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的遥感解译数据,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标准差椭圆的方法,探究大荔县耕地“非粮化”的时序数量转移及空间动态分布特征。[结果](1)数量变化上,20年间大荔县耕地“非粮化”类型呈多元化增加趋势,且近10年“非粮化”率急剧上升;(2)转移类型上,20年间粮食作物是耕地“非粮化”面积增加的最大转出者,其中2000—2010年主要转向杂果树类,增量较小;2010—2020年主要转向杂果树类、设施农业和水产养殖,增量巨大;(3)空间动态上,20年间大荔县耕地“非粮化”的空间集聚性特征加强,其中粮食作物和撂荒地向南部地势较低区域集聚;杂果树类、苗圃花卉和设施农业向北部海拔较高区域扩张;而水产养殖向东部河流集聚。[结论]根据西北旱区不同耕地“非粮化”类型的时空演变特征,为政府分类管控“非粮化”现象、优化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开窗税:古希腊规定.凡是朝着大街和向外打开的窗户,户主均要交纳开窗说。肥尸税:英国伯明翰市规定死者使用棺材宽度为23英寸(58厘米),超过一英寸得付税75英镑。改名税:比利时法律规定,父母可以任意给子女改名.但必须交纳200比利时法郎的“改名税”。离婚税:加利福尼亚州实行一项简便离婚法,规定结婚不满两年,未生养又无贵重财产的夫妻.欲离婚只要向州政府法律部门邮寄30美元离婚税,并保证双方无争执地分割好私产,其离婚即自动生效。灭鼠税:印度尼西亚西部地区地方当局下令当地居民必须缴纳“老鼠税”,才能够耕作、借贷、…  相似文献   

16.
1.购买农机首先要索取并保存好购机资料“三包”凭证。索取“一票二证”,“一票”即带税章的正规销售发票,“二证”是指产品合格证和“曼包”凭证,这是国家经贸委等五部委颁布的《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俗称“三包”,)的重要凭证。  相似文献   

17.
农村“两费一税”收取因何难?近年来,农民负担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农村减负呼声颇高。另一方面,农村每年都有少数农户迟迟不交国家规定应交的提留、统筹和农业税,究竟是为什么呢?据笔者对四川省涪陵市焦石镇的调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新闻界对农民减负...  相似文献   

18.
《农业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企业所属单独核算的商品流通和服务单位,设有“商品进销差价”和“库存商品”等有关科目。税制改革后,对采用售价核算方法的企业来说,其“商品采购成本”科目的借、资发生额是不含税成本;“库存商品”科目的借、资发生额是包括进项差价在内的含税成本;“商品进项差价”科目的贷方,主要登记“库存商品”与“商品采购成本”的差额,其借方发生额通常为“差价率”与含税已销商品营业收入的乘积。如果企业率先需要核定某种零售商品的毛利率,月末在分摊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同时,还必须对其进行价税分离,偷税分…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以博弈论为基础建立双层博弈分析框架,选取耕地流转种树绿化典型案例,复盘地方政府参与耕地流转“非粮化”的博弈过程并揭示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动机和行为逻辑,为国家治理耕地流转“非粮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研究方法:质性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流转“非粮化”问题能否得到有效抑制具有明显的情境依赖特征,即各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博弈是耕地流转“趋粮化”和“非粮化”选择的本质。因此,无论对各级政府还是对种粮主体而言,在国家层面对耕地保护实施“辅之以义、辅之以利”又“辅之以法”的“三辅”并治机制才是防治耕地流转“非粮化”的良策。研究结论:为有效防治地方政府参与耕地流转“非粮化”,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治理能力,应在“三辅”并治的基础上以层层设防的策略来遏制耕地流转“非粮化”的不良趋势,即以“中央政府的奖惩、地方政府的规制、社会媒体的监督和种粮主体的抵抗”这4道防线来筑牢粮食安全的“堤坝”。  相似文献   

20.
所谓“黄宗羲定律”,是对一种历史现象的概括: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当农民负担到了不能忍受的极限时,历朝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都会对农民所征税费进行一些改革,将明暗正杂诸税(包括赋、役)“悉为一条”、“一切总征之”,并且明令不得在此之外再加征另外的税(赋、役)。但是改革之后,用不了多长时间,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会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走到了改革目的的反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