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适度的专项粮食储备规模,是专项粮食储备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我国正在加紧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专项粮食储备制度,为此,科学地确定专项粮食储备的规模就更显得迫切和必要。一、影响粮食储备规模的因素分析要合理确定专项粮食储备的规模,须考虑以下因素:1.安全界限安全界限就是粮食储备规模要能确保国内粮食产量在因为自然灾害、政策约束和投资轻农化等因素而出现周期性波动并处于波谷、以及其他紧急情况时的粮食稳定供给。为此,要考虑三种因素:一是常年产量和一个波动周期内最低产量间的差额,它是确定合理…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的进一步变革曹宝明在国民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改革进程中,中国传统的粮食储备系统由于组织和制度的缺陷,越来越缺乏应有的功能和效率。1990年开始实施的“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由于新旧体制的交织,也由于粮食发展政策的不确定性,仍然具有改革...  相似文献   

3.
1991年,国务院决定建立专项国家粮食储备制度,这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对增强国家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稳定粮食市场,防灾备荒,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保证我国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4.
1990年9月16日,国务院第67次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并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的决定》。为纪念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建立二十周年,总结交流粮食储备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和推进粮食储备工作,2010年9月16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在武汉联合召开纪念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建立二十周年座谈会。  相似文献   

5.
自1990年国家建立专项粮油储备制度以来,对粮食储备的管理,在粮食工作中占相当大的份量,完善各级储备粮的管理问题至关重要。现就完善地方储备粮油管理办法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6.
粮食作为在使用价值上有着特殊重要性的商品,其再生产过程有如下二个鲜明的特点:其一是粮食的季节性生产与不可一日或缺的常年消费相对应;其二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由此决定了粮食再生产受客观环境的制约度很大。第一个特点决定了为确保常年消费而建立粮食周转储备的必要性。第二个特点则决定了为调节年度之间和地区之间丰歉余缺和应付突发事件而建立粮食专项储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葛成波 《粮经纵横》1998,(6):35-36,34
建立粮食储备制度,是把储备粮食作为宏观调控粮食市场的一种手段,期望以较小量的吞吐对粮食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自1990年国务院决定开始建立国家专项储备制度以来,在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对粮食进行宏观调控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面,我国现行粮食储备制度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些问题,作为粮食流通最核心的调控手段并没有如人们预期那样发挥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粮食储备制度是我国粮食结束“统购统销”时代实行市场化改革的产物。继国家建立粮食储备制度之后,省级以及省级以下地方也于1998年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程中相继建立了地方粮食储备制度。截止2002年末,省级粮食储备已基本按计划组织实施,全国绝大部分的市县也先后建立起粮食风险基金以及同级粮食储备。至此,中央、省级和省级以下粮食储备体系已显端倪。虽然,与中央储备相比,  相似文献   

9.
如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粮食储备体系杨秋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必须从建立科学的、规范的、高效的粮食储备体系入手。(一)明确建立粮食储备的目的。建立粮食储备的根本目的有两个:一是调节市场,二是国家应急的需要。调节市场,即指当粮食生产者出现卖粮难时,国...  相似文献   

10.
陈粮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从1990年建立粮食专项储备制度以来,储备规模迅速发展。这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保证粮食市场和粮价基本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由于专储粮周转期较长,因而出现的粮食品质陈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陈粮数量逐年增多,仅江西省就有24亿公斤。如不尽快推陈储新,将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笔者对某个国家粮食储备库调查显示,其存粮存在3大突出问题:一是陈粮多。储藏稻谷4950万公厅中3年以上陈粮占43%;二是粮食保管时间长。有的保管时间长达8年;三是粮食品质劣变。据省粮油质量监测中心对该库早稻和晚稻品质的检测(见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