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先兵 《商》2014,(32):232+180-232
我国古代社会为身份社会,其法律的特征亦带有伦理、身份、阶级的属性。家国同构,忠孝一体的思想文化成为我国古代法律的滋生土壤,构建了古代专制法律的正当性。本文试图从家国同构的社会文化结构角度来透视古代法律,探讨古代法律国家强制力权利的来源和具体法律的实施和绝对遵从,旨在证明其实施的必要性和可接受性,进而阐释中国古代法律暴力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古代老庄文化下"水"有着十分高的地位与不同寻常的意义,且在古代汉语象形文字构词上,"水"和现代法律中的"法"字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通过追寻水与法的两者的联系与意义,借助古代贤人对"水"所赋予的意义来引申出其对现代法律文化构建的向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古代老庄文化下“水”有着十分高的地位与不同寻常的意义,且在古代汉语象形文字构词上,“水”和现代法律中的“法”字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通过追寻水与法的两者的联系与意义,借助古代贤人对“水”所赋予的意义来引申出其对现代法律文化构建的向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于渼倩 《商》2013,(20):330-330
一、中国古代“礼”的观念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我国古代的法律的根本思想就是“礼法结合”。充分认识“礼”在我国古代法制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研究我国古代法制史的必要条件。法律的出现是国家政权的出现后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存在的,我国的法制史也就同早期夏、商政权的建立而开始。春秋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5.
吴娟 《商》2014,(42):141-141
“亲亲相隐”是儒家“孝”思想中的重要内容,提倡亲属之间相互容隐是一种人性之本能。这种思想自孔子起提出,不仅在家庭生活中发挥着作用,也深刻影响了我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制定。容隐制度是“人情”和“法理”对峙的产物,引起了学术界的好几次争论热潮,多年来被众多专家和学者或提倡或否定。本文旨在分析容隐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分析其对古代法律制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娟 《商》2013,(15):199-199
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的重要组成,中华法制文明的浓厚意蕴和博大精深与古代儒家化的法律及思想密不可分。“引礼入法”是法律儒家化的开端,自从西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罢黔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引礼入法”又经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期间儒学与法律的联系更为紧密,达到礼、律并重的程度。盛唐《唐律》的颁布成为礼法合一的标志,儒家思想也成为封建王朝法律的主导思想。我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在后世封建法制的立法、司法领域里产生了深厚的影响。文章通过介绍古代法律的儒家化进程。分析儒家化法律的特征,最后阐述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立法和司法的影响,提出相关看法供诸位学者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已经进入攻坚阶段 ,而市场主体的诚信缺失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市场主体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应从文化、制度、法律和市场机制本身等众多方面进行分析 ,而诚信建设也就相应地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加快公有制企业改革、明确对私有产权的法律保护和强化信息传递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孙力 《现代商业》2008,(15):256
期待可能性反映了法律对脆弱人性的尊重和关怀,它在我国古代及现代刑法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在刑法中明文规定了期待可能性,分析探讨该理论的深刻内涵,考察这一理论是否适合我国国情实有必要.文化因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浅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下的公权力和私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鲁杰  熊姝丹 《中国市场》2011,(31):165-166,176
中国古代法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格,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系列的法律实践活动的智慧结晶,体现出明显的公法文化特征。这种公法文化具有重公权力轻私权利的特点,这与现代社会生活极其不符,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文化,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也无任是时间长河的哪个时段,凝聚于文化中的道德、伦理及其与之一致的法律,是约束本民族公众规范行为的三种文化形态。医药广告在文化层面上的日渐异化,无不表达出某些集团,包括各种利益集团和管理集团的道德与伦理的丧失和法律的不作为。  相似文献   

11.
程衡 《商》2014,(25):180-180
儒家法律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其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发展过程,并形成了适应中国专制集权需要和特定社会结构的内在特性。本文立足于中国古代特定的政治文化环境,分析了儒家法律思想产生、变迁与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邢军强 《商》2014,(26):103-103
我国的古典舞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发展时期,这是在众多的舞蹈爱好者和舞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促成的。中国的古典舞和戏曲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古典舞并不是戏曲的一部分,但是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由于社会文化的不断繁荣发展,人们对于古典舞的探索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古典舞应该在未来的发展中和我国的传统文化相互呼应。本文主要分析中国古典舞对于古代女乐舞蹈的传承以及发展,为促进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柯晓娟 《商》2014,(12):166-167
期待可能性理论一直为我国刑法学界所关注。在中国古代,早已有类似于期待可能性思想的存在,如儒家思想,春秋决狱,亲亲相隐等。虽然期待可能性理论始于19世纪末的德国,现在的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大陆法系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刑法体系,均有一定的规定。为防止罪行擅断主义对犯罪的主观判断,对量刑的自由裁量过于泛滥,现代刑法学中罪刑法定主义在现代法治中奠定了核心地位。但是,民主政体之下,个体公正也需要得到保护。我国古代的法律思想已有相关的法律理论,运用中国古代法律思想来分析期待可能性理论,能从不同角度印证期待可能性的重要性,为期待可能性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提供基础。本文将从期待可能性的概念、发展,中国古代的法律思想结合期待可能性的重要性简单阐述,并由此合理的引进期待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李潇博 《商》2014,(19):139-139
西方殖民的入侵,带来的不仅仅是制度的变革,中华五千年的古代文明史自此解体。但是,有时对抗正是建立在某种文化的共识之上的,这些特点往往隐而不彰,谨慎的贯穿于文化的始终,这乃是文化的真精神。那些中华优秀的法律文化亦如此,看似被西方文明所折断,其实它内在的精神和魅力一直隐藏在我们的文化和法律的精髓之中。作为法律人,我们不仅仅要挖掘这些优秀的法律文化,更重要的是重新加以传承,使之成为我们现代法治中国建设的文化支撑和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5.
《商》2014,(19)
西方殖民的入侵,带来的不仅仅是制度的变革,中华五千年的古代文明史自此解体。但是,有时对抗正是建立在某种文化的共识之上的,这些特点往往隐而不彰,谨慎的贯穿于文化的始终,这乃是文化的真精神。那些中华优秀的法律文化亦如此,看似被西方文明所折断,其实它内在的精神和魅力一直隐藏在我们的文化和法律的精髓之中。作为法律人,我们不仅仅要挖掘这些优秀的法律文化,更重要的是重新加以传承,使之成为我们现代法治中国建设的文化支撑和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6.
法律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本文拟通过对古代社会中主要的法律观念,统治阶级对法律的态度,古代社会的性质等不同角度的分析,说明古代中国社会中法律的作用的非主导性,从而指出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既要尊重、利用传统,又要突破传统。  相似文献   

17.
《品牌》2015,(5)
清朝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在经过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之后,其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水平。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呈现出十分复杂和尖锐的态势,封建制度的危机越来越突出。清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采用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政治、法律、思想文化上,将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再次期间,努力完善和加强各级的司法审判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和法律措施。经过长期的发展,清代也逐步成为是我国古代诉讼程序最为成熟和完整的一个朝代。  相似文献   

18.
杨翠艳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314-315
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是中国礼仪文化中最为独特的一种,因为它既是对死者的尊重与悼念,也是对于生者的一种慰藉。而我们除了要对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了解的背后,还要更为深入地探究其背后的法律文化,因为这种法律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根。而这种寻根溯源无论是对历史还是未来,都是一种应有的交代。立足于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过程和具体的礼仪要求,在回顾古代丧葬仪式的前提下,对于丧葬礼仪背后的法律文化进行剖析。从中得出的法律文化才是我们真正所要探寻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9.
瞿同祖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以大量的中国古代,社会案例分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律的实施情况,是学习中国法制史以及中国法律制度的入门必读书目之一.本文主要从瞿老先生本书的第一章出发,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家、法律与国之间的关系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0.
《商》2015,(20)
自清朝末年变法修律以来,西方国家的法律思想、著作开始大量传入我国,一大批青年学者、社会改革家开始学西学、引西学。从最初的西学东渐到逐步摈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传统法律文化与法治理念的融合渐行渐远。本文试图从近代传统法律文化的没落中寻找原因,被摈弃之余力图找到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发展的契合点,通过借鉴和吸收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华所在完善现代法治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