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OCA评价体系及其在银行监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OCA评价体系是国际上流行的能够有效监管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风险评级体系。从2006年开始,它将被我国银行业监管当局采用。本文在简要介绍ROCA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比较它与“骆驼”评价体系的联系与区别,并借鉴国际经验和一般监管做法,探讨该评价体系的实践意义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银行业评级方法:综述与监管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部机构对商业银行评级的作用越来越大,这类银行评级已成为银行授信、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等决策依据之一,各国监管当局也都在不同程度运用评级体系强化对商业银行的有效监管。与国际上银行业评级发展历史相比,  相似文献   

3.
我国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张成虎  孙景  陈靓 《金融论坛》2006,11(2):16-22
金融信息化的“双刃剑”效应,使其在给银行带来各种竞争优势和利益的同时,也给银行业带来了各种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风险——银行技术风险。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当局,已经针对银行技术风险的特点和危害,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技术风险识别、评估、管理、控制和监管体系。本文在借鉴了国外银行技术风险管理的经验、方法与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技术风险评级的特点,设计了我国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包括评级模型、指标设计、指标权重设计和评级方法等,并指出在实施该评级体系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金融信息化的“双刃剑”效应,使其在给银行带来各种竞争优势和利益的同时,也给银行业带来了各种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风险——银行技术风险。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当局,已经针对银行技术风险的特点和危害,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技术风险识别、评估、管理、控制和监管体系。本文在借鉴了国外银行技术风险管理的经验、方法与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技术风险评级的特点,设计了我国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包括评级模型、指标设计、指标权重设计和评级方法等,并指出在实施该评级体系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声誉视角下的商业银行风险评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璐 《上海金融》2004,(11):34-37
本文回顾了声誉理论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指出声誉机制对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行的审慎经营提供了一种激励,分析了银行声誉减轻银行违规动机的作用,提出银行风险评级是一种重要的声誉机制,可以促进银行自律和自发降低金融风险。我国监管当局应结合银行业发展趋势和我国银行业现实经营状况,充分借鉴CAMELS评级等较为科学的评级方法和其他国家银行风险评级经验,对现有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进一步优化,建立起科学、完善的银行风险评级系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IMF、BIS和许多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都不同程度的运用信用评级方法来加强金融监管,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人民银行也开始着手将信用评级制度引入对商业银行的审慎监管过程。本文旨在结合信息经济学的相关内容,运用申农的信息量计算公式,提出一种新的评级方法,为完善我国银行业的评级制度提供更宽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腕骨"监管体系反映了新时期中国银行业监管思路的转变,它在评级指标、评级方法、覆盖范围、评级约束力等方面都与传统的CAMELS体系有较大差异。本文从对两类监管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入手,探讨了"腕骨"体系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拓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银行业评级主要包括监管部门的监管评级、评级机构的外部评级和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三大类。本文通过对国外商业银行评级方法进行概述,提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监管评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吕彦 《济南金融》2004,(10):37-38
英国金融服务局(FSA)于2001年组织力量研究开发了ARROW风险评级体系,这代表目前欧洲银行业监管的最新成果。本文分析了ARROW对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思路和方法,并分析了其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吕彦 《济南金融》2006,(12):67-69
为适应新的混业监管体制架构,2001年英国金融服务局研究开发了ARROW风险评估体系,ARROW产生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草案颁布和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实践纵深发展的背景下,代表了欧洲银行业监管的最新成果。本文重点介绍了ARROW风险评级基本框架和主要特点,从评级范围、内容、方法等方面,对ARROW和CAMELS这两种分别代表欧洲和美国监管特色的评级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就我国银行业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了几点可以借鉴和吸取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