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与世界各国最终消费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最终消费率长期偏低并持续走低.本文在分析我国及世界各国最终消费率变动趋势的基础上,对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发展状况及变动特征进行了国际比较,提出了我国最终消费率不同于世界各国最终消费率变动趋势的特征.同时,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提高最终消费率的经验借鉴,探讨了我国提升最终消费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我国最终消费率与其他国家的最终消费率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运用1991-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贫富差距是导致我国最终消费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根据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可知,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导致我国最终消费率持续下降的Granger原因,并且这种影响具有单向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我国近年来的低消费率现象,对居民消费率下降趋势进行解读,从投资、居民收入、储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呈现低消费率现状的主要原因,最后对如何提高居民消费率提出了若干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沈梦滢 《商业科技》2009,(11):36-36
本文研究了我国近年来的低消费率现象,对居民消费率下降趋势进行解读,从投资、居民收入、储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呈现低消费率现状的主要原因,最后对如何提高居民消费率提出了若干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外部需求日益萎缩的情况下,鼓励和扩大国内消费,提高国内最终消费率,对于我们实现保增长、促发展目标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我国消费率低下的现状,提出了提高消费率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当前中国的消费和储蓄状况,引入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实证分析,借鉴该理论分析我国消费率相对较低的原因,并对扩大内需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消费率合理性的评判标准——钱纳里模型能解释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率反映了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结构与贡献。关于我国目前消费率是否合理,存在着学术上的分歧,而分歧之一就是能否用钱纳里的模型对我国消费率的状况进行解释。本文利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现实数据对钱纳里模型所得出的消费率的标准结构进行了修正,再用修正后的消费率标准值对我国消费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解释,得出了消费率确实偏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我国消费率却越来越低,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我国消费率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造成我国居民消费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居民消费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最终消费率偏低的心理成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最终消费率长期偏低并持续走低,这一状况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开辟了居民消费心理这一新视角来研究我国最终消费率问题,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深入挖掘影响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居民心理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分析了居民消费意愿不足、最终消费率偏低的心理成因,并为寻求提高最终消费率的对策措施提供全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我国消费率却越来越低.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2007年我国的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41个百分点,固定资本形成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十几个百分点.从国际比较看,目前我国消费率太低,固定资产投资率太高,积累与消费比例已经严重失衡,这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我国消费率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造成我国居民消费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居民消费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最终消费支出组成部分透析提高我国消费率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莎 《商业时代》2011,(14):22-23
我国消费率一直偏低并且持续下降,阻碍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提高消费率的途径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消费率是指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本文从最终消费支出组成部分出发,从总量数据与人均数据两个层次分析消费率的影响因素,探寻提高消费率的有效途径。实证结果表明: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率与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变是提高消费率的最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低消费、高投资是我国经济运行的常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谨防简单国际比较的误区与世界各重要国家相比,我国当前的消费率确实较低,投资率确实较高。但如果由此即判定我国的消费率不正常地偏低,投资率不正常地偏高,那就值得认真讨论。其一,这种现象并非自今日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这样,是否可以说我国的消费率几十年以来一直就不  相似文献   

13.
丁岚 《致富时代》2011,(2):104-104
一国的消费率高低,衡量了国民经济中消费的比重,也衡量了一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我国消费率一直持续走低的态势,引起了政府的关注,特别是居民消费问题,是国家重点关注和提高的焦点。因此,该文通过对消费率偏低现状的分析,以及成因的探讨,再将我国现状与国际形势的比较,得到了有关提高消费率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中国27个省份1978-2012年35年的面板数据,使用面板门限模型分析了中国最终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且测度了消费率的拐点数值。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单一门限效果,其门限值为59.85%,门限值两边影响系数分别为正相关、负相关,即我国最终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倒V型关系。  相似文献   

15.
近30年来,我国消费率处于低水平并且持续走低,这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扩大内需、保持可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阻碍。本文在分析我国消费率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导致我国消费率偏低的症结,并结合症结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可操作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李睿 《商业时代》2012,(32):14-15
长期以来我国消费率严重偏低,这已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因此,确定适度的消费率水平就成为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依据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目前消费率的适度水平应保持在70%左右。为此,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我国消费率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化率与消费率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艺容 《消费经济》2007,23(6):54-56,60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方法研究了我国1978-2005年城市化率与消费率的变动关系。结果表明,在城市化加速期,我国的城市化率迅速上升,而消费率则呈平缓下降。这种情况符合世界城市化与消费增长的耦合规律。尽管我国消费一直具有稳定的较高的增长率,但城市化加速期消费率将持续走低,并由此会导致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因此,需要提高对消费率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近30年来,我国消费率处于低水平并且持续走低,这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扩大内需、保持可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阻碍。本文在分析我国消费率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导致我国消费率偏低的症结,并结合症结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可操作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低迷长期受到关注。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反事实分析法分析了2000年至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原因,分析表明,2000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率发生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各省际间的居民消费率普遍下滑导致,地区间贫富差距变动的影响并不大。所以,要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率,关键是要采取措施提高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居民消费率。  相似文献   

20.
主要分析了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阐述了提高消费率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可操作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