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混业经营(mixed management)也被称做合业经营、综合经营,是相对于分业经营而言的,指的是在金融监管当局的许可下,金融机构同时经营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如今国际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银行业都选择的是混业经营。我国曾经尝试混业经营,但始终没找到成功的道路,仍使用分业经营。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不得不考虑混业经营。  相似文献   

2.
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条件下的金融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国外混业经营金融机构的大举进入及国内的竞争压力,国内金融机构纷纷进行金融创新,不断突破原有的业务界限,逐渐走上了金融混业经营之路。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我国原有的适应分业经营的监管体制不能适应这一挑战,出现了很多问题。以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条件下的金融监管机制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论述了不同时期的金融监管理论,及金融监管的发展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靳蔚  曾上  陈有棠 《经济师》2001,(10):221-222
文章在分析我国现行银行分业经营制度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 ,指出银行分业经营制度将严重制约银行业的发展。我们应从提高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完善证券市场、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等诸多方面入手 ,积极创造条件 ,逐步推进银行混业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4.
面临与国际金融业即将全面接轨,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目前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体系,是否能与国际普遍通行的混业经营体系相融合?或者说,在国际混业经营体系的冲击和挑战下,我国分业经营体系的最终走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得到快速发展,金融监管模式作为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日益受到关注。在分业经营的管理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机构性金融监管模式。而实践中,混业经营却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机构性金融监管的问题不断凸显。因此,从我国金融创新背景下机构性金融监管出现的问题着手,引出功能性金融监管的优越性,再从金融业的混业经营、金融法律制度的变革以及金融人士的培养三个方面对我国实现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的条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风起云涌,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内生力量。该文在谈及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与现行分业经营监管这一问题时,认为有必要对金融创新重新释义,把降低金融交易成本的创新和金融监管方式的创新补充了进去,提出金融创新与金融交易成本、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辩证关系,就当前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一体化、自由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创新此起彼伏,大大改变了金融业的原貌。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界限日益摸糊,原来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政府管制和法律限制被不断突破,混业经营趋势不断增强。与此相对应,各国金融监管体制也在进行重大变革,逐渐由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或部分混业监管模式。随着经济金融形式的变化,金融监管由分业向混业模式转变的趋势正在加强。  相似文献   

8.
我国金融的经营制度和监管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我国金融整合发展对金融经营制度和监管制度提出的挑战,认为随着金融整合和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经营制度由分业经营走向综合化经营是必然的趋势,但各国金融经营制度的多样性表明,严格的或纯粹的分业经营和完全的混业经营都是少见的.与我国金融整合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我国的分业经营制度要进行渐进式改革,以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风起云涌,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内生力量.本文在谈及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与现行分业经营监管这一问题时,本人认为有必要对金融创新重新释义,把降低金融变易成本的创新和金融监管方式的创新朴充进去,分析了金融创新与金融交易成本、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辩证关系,并就当前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燕  王娟 《经济师》2010,(9):196-197,199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兴起,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流。1999年11月4日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生效,标志混业经营体制将成为世界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但是我国还缺乏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的经济金融环境,贸然进行转换必造成混乱。因此必须营造一个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制度环境,混业经营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从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业经验看,混业经营将是我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由此,我国金融监管也必须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1.
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监管制度的创新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卓  吴迪 《财经科学》2007,(10):39-44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广泛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对其监管却比较滞后,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对民间金融力量的忽视与不信任.因此,应当在政府转变观念、承认民间力量重要作用的前提下,从法律法规、金融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存款保险制度、金融产权制度、利率市场化、建立行业协会等方面入手构建适合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发展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2.
左连村  刘婧 《经济前沿》2013,4(5):79-90
加拿大是国际上公认的金融业相对稳健的国家,这得益于加拿大传统的稳健经营风格及其行之有效的金融监管制度。研究加拿大金融监管制度及其特点,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分析了加拿大金融监管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探讨加拿大两级多头的金融监管体制和以风险为核心的金融监管框架,概括了加拿大金融监管的主要特点,包括金融实践推动性、独立监管与协调监管的一体性、抗风险性、功能监管和弹性监管、金融监管法制化以及独特的金融监管理念。借鉴加拿大的经验,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应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包括:监管模式应由分业的机构监管向混业的功能监管转变,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价机制和操作规范,提高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协调性,加强金融立法,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依法监管。  相似文献   

13.
金融生态、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三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金融生态与金融监管是协同统一关系.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是对立统一关系.金融生态与金融创新是依存统一关系。金融生态、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统一在金融生态系统之中.共同推进金融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金融控股公司运行的特殊性必然导致其利益主体的冲突性较其他企业更为激烈。受金融行业严格管制的影响,金融控股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受到削弱,内部治理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则大大提升。严格的行业监管是对公司治理的一个有效补充,但在综合监管手段匮乏的情况下,应强化以提高市场透明度建设为目标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奥巴马签署的《美国金融改革法案》旨在解决此次金融危机中所暴露出来的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在不断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最大限度的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该法案是近年来对美国未来金融业发展以及金融机构监管较为深远的一项改革法案。它将给中国金融市场提供有益的借鉴,要求我们既要尊重金融市场化发展规律,推进金融创新,加强市场透明度,同时也要在统一监管方面做足功课,并积极促进国内监管改革向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6.
李长春 《经济与管理》2006,20(11):82-85
为适应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这一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金融监管一体化。一体化监管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利于节约监管成本,消除监管真空并避免监管套利,从而能较好地适应混业经营状况。中国目前的分业监管框架难以实施有效监管,一体化监管应是中国监管体制变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振兴东北的金融支持战略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东北的振兴必须需要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的支持.从当前东北的金融业看,清除历史的不良资产包袱是东北地区金融业发挥其积极促进作用的前提,改革投融资体制是切断银行业不良资产不断新增的制度性关键,而形成一个分工有序的金融市场体系则是有效发挥金融业支持作用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委员会因其管理和运作的透明、规范和高效,被世界银行视为公共养老储备基金集中管理的典范。其实践证明,在设计公共养老储备基金治理体系时,应该建立一个独立于养老金征缴管理体系及政府之外的管理机构负责对公共养老基金资产的管理,主要通过财务监督、审计监督以及信息公开制度来确保储备基金的稳健运作,但对公共养老储备基金日常的投资运营不进行具体的干预。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走出"分业经营"的体制误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3年7月以后,中国实行了金融分业经营体制。认为这一体制源于美国的观点,并不符合美国的实践。中国的金融分业经营是一种行政性分业体制,它导致了计划机制在金融业中的严重“复归”;不仅给中国金融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后果,而且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改革金融分业经营体制,实行金融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为此,必须推进专业化金融机构的发展,建立地方金融体系和完善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20.
梁涛 《经济与管理》2014,(1):62-66,77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趋同是羊群效应、外部监管制度诱导下银行规避行为与企业投资“潮涌现象”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财产品趋同对传统银行信用创造机制产生巨大的替代效应,关联交易问题突出,极大地增加了投资风险以及市场系统性风险。监管体制应由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过渡,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控制系统性风险;同时,采取政策引导理财产品差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