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研究在调研分析泰州市农业污染源种类、数量及污染程度基础上,剖析了农业污染的现状,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借鉴先进地区的治理经验及做法,从防治的管理机制、控制技术、法律法规、科学规划以及投入机制等五个方面,组装集成了农业污染综合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点源污染得到逐步的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进入21世纪初,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剧,将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之一.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将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土壤污染现状的严峻性及主要来源进行了剖析,指出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不健全、保护制度不完善等不足,进而提出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法律—制度—技术—公众参与四位一体的有机保护体系,旨在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土壤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业物流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一五”规划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独立成篇,摆在各项战略任务的首位,为农业物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总结我国农业物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物流的发展机遇,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业物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丽维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20):63-63
近年来,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及危害,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源对农产品的影响,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对策,为科学合理施肥、施药,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科技进步,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6.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琳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4)
我国的水资源污染状况已经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向经济的高速发展亮起了红灯,防治水污染变得迫在眉睫.文章在分析水资源污染的现状、成因后,主要从行政、法律、经济的角度入手寻找控制水污染、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建筑施工工地的噪声、空气、光、水等几个主要方面污染带来的危害,直接 影响了工地周边乃至整个城市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工程建设又是长期行为, 涉及范围广阔,若任其污染扩散累加,后果将是严重的。因此,各有关方面 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将施工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做到合情合理 合法施工。 相似文献
8.
化学品的应用推动了我国农业和工业的高速发展,工农业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相关产品的数量与品质均有显著提升.然而,化学品存在的污染性质,尤其是有害化学品对环境的巨大破坏作用,造成了大气、土壤和水体的严重危害,并进一步引发人类健康的巨大危机.本文首先对有害化学品的实际危害进行简要分析,指出我国有害化学品的污染现状,并结合现状提出实现该污染的有效防治对策,以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小平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3,(10)
化学农药是防治病虫害,消灭杂草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在农、林、牧业等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随着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化学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及化学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化学农药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机动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机动车在现代社会中的普及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但是与此同时机动车尾气污染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明显。本文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应对策略,旨在加强人们对机动车尾气污染危害性的认识,从而共同努力,用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1.
西部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资本问题和对策——对重庆市黔江区的实地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的重构与提高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重庆市黔江区6个村的实地调查,发现西部农村地区社会资本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村民的信任具有较强的封闭性、村民间的互动较弱、社会关系网络平均规模较小、村民从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取资源能力较弱、社会中间组织缺乏等。文章从六个方面提出了重建和提升西部农村社会资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而我国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尽快实现县域基础设施的普及化和现代化。文章分析了我国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探索可行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4.
15.
16.
我国农地抛荒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城市占用土地快速增加,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全国各地农村出现了土地抛荒日益严重的现象,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增加了我国的粮食安全隐患.本文认为,农地抛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自主选择的结果,是经济人的理性选择,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劣等地提供较低的级差地租、土地流转交易成本高是当前农地抛荒的主要原因.建议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推进土地流转和集中,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农地抛荒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有效遏制农地抛荒现象. 相似文献
17.
试论乡村旅游业与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旅游作为休闲旅游的一种重要方式,正在成为我国农村的新兴产业,在带动广大农民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在西部,而西部又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文章分析了乡村旅游业是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探讨了乡村旅游业在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西部民族地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展乡村旅游应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细微之处入手进行有特色的开发;选择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和乡村旅游的开发要坚持几个结合等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瓶颈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呈现出流转面积大、比例高、流转形式多样与多元化等特点,制约中国土地使用权规范流转的瓶颈是农民的权益保证和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不健全.因此,应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建设、健全土地交易服务机制、完善合同管理和各种配套法律法规,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认为从制度上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是根本,提出农村的环境建设,不能增加农民的负担,不能照搬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的环境建设和企业污染治理的手段,而关键要从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健全农村综合执法体系两个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