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PL--第四方物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代物流的观念正在逐渐成型,各种新的观念和理论层出不穷,3PL——第三方物流才刚刚起步,但国际物流行业已提出了4PL——第四方物流概念,4PL可以理解为集成供应商们利用分包商来控制与管理客户的点到点式的供应链运作,欧盟的业内人士把4PL形象地称作“主导物流服务商”。4PL是1998年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率先提出并注册的。它将4PL定义为:  相似文献   

2.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达国家的物流实证分析表明,只有独立的3PL占 物流总量的50%时,现代物流业才能形成。巨大的需求, 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中国3PL的基本情况。2003年我国 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规模已超过600亿元人民币,摩根士 丹利预测,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到2010年年增长率将达 到16%至25%。据IDC(国际数据公司)的调查结果表 明,45%的企业将在未来一两年内选择新的物流商,其中 75%的企业将选择新型物流企业,而不是原来的仓储运 输企业,并且64%的企业将把所有的综合物流业务外包 给新型的物流企业,这几个数字反映出第三方物流的市 场需求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描述了3PL和4PL争议焦点,然后从3PL和4PL的争议中所引出的问题展开分析,从货主企业希望得到的服务和收益入手,在系统分析综合物流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专业性物流企业的发展定位思路并分析了不同模式的物流企业的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4.
李文舒 《中国储运》2011,(10):107-108
本文首先描述了3PL和4PL争议焦点,然后从3PL和4PL的争议中所引出的问题展开分析,从货主企业希望得到的服务和收益入手,在系统分析综合物流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专业性物流企业的发展定位思路并分析了不同模式的物流企业的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5.
第四方物流破茧而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何为第四方物流 当第三方物流仍处于发展壮大阶段的时候,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又横空出世。在当今物流链中,买卖货物双方为第一、第二方,物流公司被称为第三方,而向前三方提供供应链管理、物流咨询等系统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企业叫“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4PL)。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全国掀起一轮又一轮的物流高潮,3PL有着爆炸式的发展势头,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和WTO的即将加入又为3PL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另一方面,传统的3PL公司又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3PL市场竞争又日益加剧,根据中美达成的WTO协议文本,我国承诺所有的服务待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不限制外国服务供应商进入目前的市场,不限制所有服务行业的现有市场准入和活动,这种机遇与挑战的并存,促使中储股份向现代物流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中储股份沪西分公司正走着通过结构调整向公共型综合物流企业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7.
第三方物流(3PL),又称为合同物流或契约物流,它是通过合同或契约的委托方式,由商品供需方以外的第三方企业提供部分或全部物流服务的一种物流组织方式。第三方物流具有典型的综合性,横跨多个基础性和服务性行业,覆盖一个复杂的活动范围,其活动过程始终面临着外  相似文献   

8.
第四方物流(4PL)是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于1998年率先提出的,他们认为,4PL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套供应链解决方案。通俗地讲,4PL是有领导力量的物流提供商,通过其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能力,为客户评估、设计、制定和运作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使快捷、高质量、低成本的物流服务得以实现,它能在解决企业物流的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源,解决物流信息充分共享、社会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储运》2007,(5):50-51
如果第三方物流企业(3PL)想与国美进行合作,除了其专业性及全面性均属业界翘楚外,更主要的是,3PL要适应国美的销售操作模式,并能像国美一样在中国境内的各大城市将业务同时展开。  相似文献   

10.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3,25(B03):44-46
2003年9月24日美国凯捷安永公司联合佐治亚技术学院、联邦快递供应链服务公司进行的第三方物流(3PL)服务第8次年度调查正式公布。本次调查涉及企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人员400人,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意大利、中国、日本和南非;企业分布为北美221家,西欧53家、亚太118家、南非8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第三方物流信息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三方物流(3PL)无论从词汇本身还是其运作模式和理念都应该算是“舶来品“。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90年代第三方物流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在西欧、北美和亚太等地区,物流外包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第三方物流产业的成长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以第三方物流为核心的物流配送体系在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等诸多方面已经表现出其所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冯林燕 《中国储运》2007,(10):111-112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简称3PL或TPL)是80年代中期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的现代物流管理新概念。有调查显示,2003年美国财富500强中的制造型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率,已经由1991年的38%上升到83%,比2002年的65%增加了18%。在世界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第三方物流也发展迅速,即使在亚洲(除中国以外)  相似文献   

13.
TPL的物流服务水平与物流成本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服务水平与物流成本之间存在效益悖反,对于第三方物流,进行物流服务水平与物流成本的权衡与决策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工作。借助经济学中的弹性概念进行TPL服务-成本能力分析,用以表明不同环境下物流成本对于物流服务水平变动的敏感程度,结合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水平、顾客需求等相关影响因素,实现对物流服务水平与物流成本的综合决策。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门户和物流集散中心,具有培育和拓展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强大潜力。为了给拟进入四川省的物流服务商提供第三方物流需求信息,更好的培育和发展四川省第三方物流市场,从物流总体需求规模和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做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球500强企业从1997~2000年对第三方物流需求从40%增长到56%,51%的企业使用以仓储和分销为主的第三方物流。美国、日本第三方物流总体比例已在40%以上,美国的汽车、化工、计算机、日用品、医药品市场的第三方物流占有率达到73%。1997~2002年,全球第三方物流市场年均增长率为13%。据中国仓储协会1999年典型调查,我国第三方物流占整个物流市场的比例约10%,尽管远不如发达国家的水平高,但说明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现代物流发展中已崭露头角。第三方物流在我国虽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原因很简单,一是我国的现代物流市场还十分不成熟,二是第三方物流主体核心竞争能力远没有形成。因此,对第三方物流的理论与实践需要再认识。  相似文献   

16.
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价值与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的主要目标 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的主要目标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推动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服务创新是提升第三方物流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服务创新可以通过增强第三方物流商和物流产业的竞争力创造更多产出,同时也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地就业岗位。二是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要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就要求第三方物流商帮助企业实现“客户成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真正需求及其潜在需求。  相似文献   

17.
我国物流产业正处于艰难的转型时期,物流界和学术界有人提出大力发展4PL的观点。笔者认为,4PL的出现并不能解决3PL发展的所有瓶颈问题,在中国环境下,发展物流的当务之急还是大力发展3PL,传播4PL。  相似文献   

18.
赵小鹏  宋新 《中国储运》2010,(1):99-100
从连锁超市物流的概念和特点出发,详尽地分析了目前我国连锁超市物流运作过程,主要从物流运作的专业化、配送、共同配送、信息化、物流人才等方面,定性地给出了提升3PL在我国连锁超市物流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相关建议.以期对我国连锁超市物流的有效运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沙丁 《中国储运》2006,(4):44-46
很多人以为,无库存型物流中心(TC)的成功运转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无库存意味着商品周转速度的加快和物流企业效益的提升。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作为物流服务的供应商,更多时候应把物流服务需求商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急为需求商之所急,想为需求商之所想,与物流服务需求商结成战略同盟关系。实际上对于物流服务需求商来说,实现零库存才是不懈追求的目标。这样说您也许才会理解,世界上不会存在真正的零库存。物流服务需求商追求的零库存实际上是一种库存的转移——是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库存存在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20.
是需求决定供给还是供给决定需求,这已经不完全是经济领域的不解之题,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哲学命题。本文不探讨这样深奥的问题,在这篇短文中,只打算涉足物流的供给与需求问题,着重探讨理性物流需求的问题。各个产业,包括物流产业本身,都有物流需求。启动理性的物流需求是本文向物流需求方的喊话。当前在社会上,"理性需求"的呼声很强烈,但这是主要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