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1987年1月1日起实施的《土地管理法》第27条规定:“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由用地单位支付土地补偿费。征用耕地的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6倍。征用其他土地的补偿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用耕地的补偿费标准规定。被征用土地...  相似文献   

2.
试论设定农地发展权对土地征用的积极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我国土地权属关系不顺、土地征用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本文从界定产权的角度,探讨设定农地发展权对解决土地征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的积极意义。并得出结论:设定农地发展权并将其归为国有,将有利于阻止大量耕地被非法征用,有效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过度扩张;有利于合理分配征地中的土地增值收益,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有利于规范土地征用权的行使,维护城市土地市场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3.
《致富之友》2004,(7):40-40
如何计算征用土地补偿费?根据国家土地资源部门的规定,凡被征用的土地,一般应获得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等三方面的补偿。具体计算标准:1、土地补偿费按征用土地的用途不同分为以下几个标准:①征用耕地的,按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被征用耕  相似文献   

4.
根据《土地管理法》,我国确定征地补偿费标准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土地被征用后农民生活水平不下降,补偿标准是依据该土地被征用前三年的平均年产值。该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与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  相似文献   

5.
从古至今,土地都是农民最重要的保障条件,土地也一直被视为是具有基本且重要的保障功能。那么,土地被征用后,农民的保障问题也就成为农民土地权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近几年,不少地方都在推动“土地换社保”工作,相比以往的征地不考虑农民社保,这种做法具有明显的进步性,但是,“土地换社保”还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农民是不是需要以放弃土地为代价才能获得社会保障?土地被征用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关系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一、起因及纠纷焦点黄某某(下称申请人)一家是浙江省乐清市乐成镇某某村第十四生产队农户,世代以农为生,申请人承包了村组耕地4.9亩。2005年,由于乐清市城市化发展的需要,申请人所承包的土地全部被市政府征用。土地被征用后,市政府按比例返还村里“回扣田”(指农户的承包田被征用后,政府依一定的比例返回给被征地单位,用于农民生产和生活之需的土地)。乐成镇某某付第十四生产队(下称被申请人)将部分“回扣田”出售,  相似文献   

7.
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总被引:62,自引:1,他引:62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缺陷,探讨了土地征用中农民土地权益屡遭侵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指出,我国农民缺乏维护自身利益的土地权力基础和组织保障,我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具有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利益驱动,公共利益界定和征地补偿标准制定存在技术上的困难等,导致土地征用中农民土地权益遭受侵害。本文提出,要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就必须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赋予农民国民待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避免政府滥用土地征用权。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考察农民土地产权认知对土地征用意愿的影响,并藉以探讨征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现行条件下,绝大部分农民不愿意土地被征用,他们普遍反映现行征地补偿费过低、征地补偿费分配操作缺乏规范,征地矛盾日益突出。农民不愿土地被征用的土地产权方面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征地制度安排与农民的土地产权认知不相一致,土地所有权、土地增值收益权、土地征用谈判权是影响农民土地征用意愿的关键因素。要提高农民对现行征地制度的满意程度,就必须根据农民的土地产权认知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土地征用看地方政府的责任缺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责任是当今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是现代民主政治和公共行政发展的基本诉求,本文从规范政府土地征用的公共权力,减少政府征地的自由裁量权,防止土地征用权的滥用,以及改革土地补偿制度等方进行分析,以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0.
土地征用制度是指国家出于公共目的的需要,对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强制取得的制度。实施土地征用行为的过程中,国家对于被征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补偿。正是基于土地征用的这一特性,对土地征用行政行为进行讨论时,人们通常专注于对其中补偿责任的探讨,而忽略其中可能出现的国家赔偿责任。《土地管理法》规定:“非法批准征用、使用土地,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有权批准征用、使用土地的为行政机关,所以此处的“赔偿责任”性质上属于国家赔偿,但这一规定未能涵盖土地征用中国家可能承担赔偿责任的所有情形。征…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爱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  相似文献   

12.
自贡市探索国家建设征地老小安置新路子全晓莉(四川省自贡市国土局)近年来,根据国家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征用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土地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城市近郊区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几乎被全部征用,征地农转非人员逐渐增加。除符合招工条件进厂当工人的以外...  相似文献   

13.
按规定,已规划的建设用地不应发包。土地发包后又因村里规划被占用,应在村里的机动地里进行调整,或参照征用土地安置补偿办法予以补偿。国家建设征用农民承包集体的土地,应当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通常为该耕地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按上述标准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后,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再增加安置补…  相似文献   

14.
在8月6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中,“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案”和“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案”被列为“渎职犯罪案件”。“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立案标准为:一次性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基本农田0-67公顷(10亩)以上,或者其他耕地2公顷(30)亩)以上,或者其他土地3-33公顷(50亩)以上的;十二个月内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累计达到上述标准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数量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接近上述标准且导致被非法批准征用、占用的土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南京市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土地征用补偿偏低的主要原因,并对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的确定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土地征用补偿应以转用后的用途按照市场要求进行评价,同时指出土地征用补偿的实质是土地总收益如何在国家、建设单位、农民集体及农民个人之间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改革势在必行--对当前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地征用,是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并依法给予被征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补偿的行为。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都把土地征用列为土地的基本制度之一。土地征用制度的实施,关系到及时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建设用地,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必然走向市场化,如何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现行征地制度进行研究和探索,是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和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特征从产权角度…  相似文献   

17.
李德勇 《农家之友》2006,(8S):72-72
律师同志:青龙镇马桑沟的村民吴某和张某两家因为国家建设需要,他们的承包地被征用。由于他们对国家法律关于土地被征用后农民可享有的合法权利不了解。因此对国家给予他们的补偿金额产生误会,为此不断上访。  相似文献   

18.
张田 《中国土地》2023,(10):51-53
一直以来,“土地征用”存在着内涵边界不清、政策细化不足等问题。临时用地、应急用地与土地征用类似,但又存在区别。本文在借鉴其他财产征用制度的基础上,对如何建立完善土地征用法律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劳动对象和经营基础,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是农民权益保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基本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其赖以存在的制度环境和服务目标已经转变,不适应性和滞后性日益彰显,引发了大量的农民上访、对抗事件。鉴于土地征用制度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都将是一个涉及面甚广的公共问题,本文在制度层面对现行土地征用体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分类和归纳,提出新的土地征用制度,以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大量的农用土地被征用,因而产生了失地农民问题。文章从失地农民问题的现状入手,指出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源在于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失地农民安置方式不科学、司法救助体系缺乏,并针对缺陷提出了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以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