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日本国内生产总值提高与国民可支配收入提高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及<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对日本经济增长影响率的分析发现,该计划不仅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有正相关关系,而且对于日本1961年~1970年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也不客忽视.该计划实施时日本国情与我国国情有一定的相似性,以此为鉴解决我国当前的贫富差距问题以及扩大内需、促进国...  相似文献   

2.
二战结束后日本创造了经济飞速发展的奇迹,并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这与日本1960启动的为期1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今,我国也面临着日本50多年前面临的诸多相同问题,但由于中国和日本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不一样的,所以中国不能照搬日本模式,而应该积极探索中国式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然后分析了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和启发,最后针对中国自身的不同国情具体中国该如何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中国的国情具体提出了几点与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不同措施。  相似文献   

3.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成为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研究的热点。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于中国扩内需、促转型、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促进作用。本文选取“国民收入倍增”时期的日本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作为中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前夕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比较研究对象,来诊断该时期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合理性。经比较发现,当前时期中国住户部门收入占比过低,而政府和企业部门收入占比过高。这不仅对中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合理性作出论证,也为“国民收入倍增”时期如何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及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了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和政府调控工具,财政能够且应该在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的财政政策设计和执行还存在很多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财政分配职能的发挥。因此,如何从公平收入分配的角度完善财政政策,成为当前政府部门和理论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国民收入增速慢与国家财政收入增速快,分配关系不顺,地区、行业、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我国应借鉴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做法,改革财税制度,财政支出更多地用于民生,健全积极的分配制度,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健全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尽快实现全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是否能实现,怎样更好实现是我国今后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应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未来十年间的城乡居民的实际人均收入,可以发现城镇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能够较好实现,但农村居民收入倍增实现困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模型本身的缺陷外,还有"政策红利"未来临及制度依赖等因素。文章认为应通过充分挖掘政策红利,打破制度依赖等手段促进收入倍增的更好实现。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及经验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问题突显。本文通过考察发达国家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成功经验,从财政角度探索有效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和作用、促进我国就业的有效途径,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财政政策历来都是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一项主要经济政策,深入研究如何优化和完善财政政策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延长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内部就业空间,不仅对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而且对于缓解城镇就业压力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农业产业集群就业创造效应,总结了现行财政政策在促进农业产业集群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拓展农业内部就业空间的具体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对我国国民收入、居民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投资和居民消费的增加在短期能够带动经济的增长,但是从长期来看投资和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同时,投资能带动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但是消费增加在拉动投资方面并未收到显著效果。因此,要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既要要控制投资过快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投资效率;又要培育和巩固消费热点,扩大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0.
11.
12.
财政政策既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其履行政府职能的基本工具。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财政政策目标应该从过去的只注重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目标转为经济、社会目标并重,既要追求经弃的可持续发展,也要追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3.
财政政策既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其履行政府职能的基本工具。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财政政策目标应该从过去的只注重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目标转为经济、社会目标并重,既要追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要追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出现的发展趋势,是一国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仍然不高,与工业化发展程度不相适应,成为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从财税视角看,城镇化是在整个国土空间上对全体国民提供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是不断进行公共化的一项系统工程。有效发挥财政政策作用,对于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回顾财政支持城镇化的职能定位与实践探索,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财税缺失,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城镇化科学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5.
包容性增长是对增长理念的革新,也是未来的努力方向。然而,中国包容性增长水平较低,存在收入差距扩大,发展成果无法真正实现共同分享。日本的收入倍增计划为我们提供了有力借鉴。当然,包容性增长的实现任重而道远,需要从分配制度、政府职能等多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16.
17.
首先,对中国目前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实施的两轮积极财政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测算了4万亿元投资在2009~2010年的有效性;最后发现,1992年至今,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在逐年递减,金融危机使中国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和严重,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还有待调整与改革。  相似文献   

18.
税收具有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税收筹集财政收入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但是存在重筹集资金,轻调节收入分配的问题。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征收的18个税种中有16个税种都参与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参与初次分配的税收收入不仅占总税收收入的比重较高,而且多为转嫁程度较高的税种,使得税负最终的承担者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慢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不能体现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参与初次分配的税种优化意味着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的公平化程度,意味着国民收入向居民让利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小口径宏观税负不能全面反映纳税人负担的轻重,大口径宏观税负受制于制度外收入数据而与IMF成员国不完全可比,中口径宏观税负则不能进行国家之间的比较.基于财政收入统计层面的三种宏观税负都不能准确度量我国纳税人负担的轻重和政府可支配资源的多少,应采用国民经济核算层面的政府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来度量我国的宏观税负.研究结果表明,国民经济核算层面的我国宏观税负高于发达国家,而基于IMF政府收入口径的我国宏观税负则低于IMF成员国.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各功能区具有不同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各区域政府相应负有并履行差异性的经济管理职能和政策手段。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坚持在主体功能区的视角下,以各地区差异性的政府经济职能为依据,采取统筹兼顾、分类施策的财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引导各种经济要素向目标功能区合理流动,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