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1年,我国经济学界对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货膨胀、国民收入分配失衡、中国经济增长引擎与路径、宏观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开放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应对之策、内外失衡与人民币汇率、政府宏观调控等问题上,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汇率、总量和结构三个方面探讨我国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认为我国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并非是人民币低估引起的。文章认为,用人民币升值来调节由结构原因引起的外贸失衡是不恰当的,汇率政策只能作为辅助调节措施。我国主要调节措施应包括缩减加工贸易规模、平衡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假说,即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内部的失衡日益严重,我国陷入了"货币错配"、"高储蓄两难"和"经济内外失衡"的动态"恶性三角循环"困境。结合我国的经济现实情况,文章对这种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指出必须综合治理才能突破这种困境,并提出了以调整内部经济结构为主、以降低货币错配为辅的政策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经济失衡: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物价上涨的大背景下,经济的内外均衡问题已成为政策制定者的重要难题。本文旨在系统地梳理贷币均衡、利率均衡以及内外均衡等西方金融均衡理论,以便更有效地研究制定解决内外均衡问题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经济失衡,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物价上涨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内外均衡问题已成为政策制定者的重要难题。本文旨在系统的梳理货币均衡、利率均衡以及内外均衡等西方金融均衡理论,以便更有效的研究制定解决内外均衡问题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经济内外失衡局面,具体表现在对内通货膨胀与对外贸易、资本双顺差.通过2011年我国经济对内失衡的具体表现,可以看到内部失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预算赤字、储蓄不足、投资过旺以及对外货物贸易顺差共同形成的国内超额需求.要实现经济内外均衡,必须继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内外失衡问题严重。内部失衡主要表现为高投资、低消费,投资所形成的产出不能顺利地被消费所吸收,此外,还表现为中国在高投资的前提下仍然存在储蓄过多的问题,储蓄不能全部转化为投资。外部失衡则表现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要减轻或消除内外失衡现象,必须从调整国内经济着手,要坚持稳定投资、拉动消费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银行信贷结构失衡的困境及调节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银行信贷结构失衡问题比较突出,其负面影响日益明显。调节信贷结构,促进信贷有效投放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信贷结构失衡的各种表现形式,着重从经济金融体制深层次方面分析其成因,进而提出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开放条件下,如何同时实现经济的内外平衡是政府宏观调控面临的一大难题,因为内外平衡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矛盾。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经济双重失衡的原因,并指出汇率制度的改革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成功地实施了四年,此政策带来的积极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但作为市场经济下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短期性的总量失衡进行反周期调节的政策,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其继续实施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案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上市公司"既分又配"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有悖于一般财务政策的行为为什么会存在呢?国内的学者很少进行研究,本文就在已经分红的基础上从影响"既分又配"股利政策的因素人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仅有资产规模、净资产盈利率、股市行情等对"既分又配"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影响的方向与我们预期的相同.但是,企业的成长能力、股权自由流量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实证分析的证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预期转弱”是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难点之一,需要通过优化预期管理来提振预期。现实经济中存在不同类型的多样化预期,然而现有研究大多研究单个预期(特别是货币政策预期)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对不同预期的叠加效应缺乏系统深入的探讨。本文将预期分为政策预期(基于政府制定、调整及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产生的预期)和非政策预期(基于社会经济发展实态等形成的预期),并认为:当政策预期与非政策预期相契合时,两种预期冲击叠加会对政策有效性产生“累进(退)”效应;当政策预期与非政策预期错位时,两种预期冲击叠加对政策有效性会产生“抵消”效应。比如,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及相应的预期管理操作会使经济主体产生未来经济向好的预期,并激励其采取积极的投资和消费行为,进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现实经济中良好的技术进步态势会使经济主体形成未来经济繁荣的预期,并促使采取积极的创新、投资、消费行为,最终表现为货币政策有效性提高;两种正向预期的叠加则会进一步增强宽松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采用货币政策调控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来描述货币政策和技术进步预期冲击,运用DSGE模型和SV-TVP-FAVAR模型对“无预期冲击”“存在货币政策预期冲击”“存在技术进步预期冲击”“存在货币政策和技术进步双重预期冲击”4种情形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模拟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两种预期冲击均增强了货币政策有效性,并在总体上形成叠加“累进”效应。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进行了如下改进和拓展:一是基于政策预期与非政策预期的角度探究货币政策和技术进步预期冲击的叠加效应,二是采用货币政策调控指数回避以往研究中量价工具“非此即彼”的选择问题,三是运用SV-TVP-FAVAR模型为货币政策和技术进步预期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提供经验证据。本文研究表明,预期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构建和完善宏观调控预期管理体系。要正确认识政策预期与非政策预期的契合与错位,利用政策预期增强(弱化)积极(消极)的非政策预期,并优化各种预期管理之间的方式匹配和期限组合;政策预期管理的优化要提高各种政策调整之间的协同性,并完善政策信息传导机制;非政策预期管理的优化则要完善宏观经济信息传导机制,并改善市场环境。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改进,需要提高政策调整及工具使用的合理性和适宜性,并不断完善央行沟通、前瞻指引等预期管理方式,实现政策信息传导的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13.
政策终结是一种政治过程,存在着推动政策终结的驱动力和阻止政策终结的阻动力,公共政策的终结成功与否取决于各种社会政治力量较量的结果.从动力学的视角构建政策终结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农业税政策终结中各种力量的动态博弈过程."两个趋向论"彻底消除"取消农业税淡化农民国家意识"的心理顾虑,确保农业税条例的顺利废止,成功走出"黄宗羲定律"的历史怪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长为背景,在简明阐述民间资本的概念和性质、形成渠道、基本存在方式、运行特点等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启动民间资本参与小康社会建设的机制、政策和对策等进行了比较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财政政策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未将满足经济发展和经济稳定的政府支出分开,结果造成财政政策力度难以衡量;由于政策目标定为经济增长,结果造成政策未能有效的通过经济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总目标的实现;由于政策目标设定不合理,结果造成政策效应持续性差,经济增长对政策产生强烈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国家高校就业政策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就业能力和就业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的就业政策对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调节供求结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就业政策,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货币政策的宏观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以及货币政策、固定汇率制与资本项目的管制三者之间的关系角度,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桎梏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得出由于我国货币政策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受到内外部的种种制约,削弱了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搭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两大工具,在过去的几年里,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形势的转变,我们对于政策的选择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需求结构性失衡,实现既防通胀,又防通缩的宏观调控目标,以及为释放和化解财政的风险压力, 保证财政发展和改革的可持续性,积极财政政策理应淡出。稳健财政政策实际上是在两难背景下作出的现实选择,其要点在于总量上的“稳步退出”和结构上的“有进有退”。具体措施包括逐步减少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恢复征收、地方政府预算外与制度外投资的整治、收入分配职责的政府问合理配置、改革成本支付职能的履行以及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等。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江苏省为例,从货币政策的角度人手,以实证方法对货币政策类型与外汇收支的关系进行研究:将2002-2011年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江苏省外汇收支月度数据变化情况分为四个阶段,分别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定义一些货币政策的变量后,将其与江苏省月度外汇收支差额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就中国人民银行如何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整国际收支平衡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