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消费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主动。于是,为了在与竞争对手的争斗中胜出,价格战一词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纵观近几年我国消费品市场上的商品大战,无论是以往的彩电大战、微波炉大战,还是频繁发生的空调大战、汽车销售大战,大都是从价格战开始的。这是因为,“价格”这个最原始的竞争武器使用起来最为便捷,不需要什么高深的学问,连马路上的摊贩都非常娴熟。  相似文献   

2.
在处理消费纠纷时,不少人往往怕麻烦,采取息事宁人的方法,只要商家退钱就算“了事”。实际上,当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时,消费者完全可以要求经营者增加商品或服务价格一倍的赔偿,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的权利。我国法律对于商品的经营者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对消费者采取欺诈性经营行为,所规定的民事责任是一种惩罚性赔偿责任。所谓“惩  相似文献   

3.
我国颁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当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时,消费者可要求经营者增加商品或服务价格一倍的赔偿。受到商家欺诈,大家都知道可以索赔,但是,很多消费者忽略了另外的一些可作消费索赔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中国彩电市场在短短的10余年中,走过了一石击起千重浪的开发起动阶段;经历了蜂涌而起,千军万马的品牌、价格大会战,最后进入强者乘胜追击、败者沉舟折戟的规模效益时代。据’99家电产品市场调查表明:随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消费者不再把价格当作购买商品的重要因素,而注重品牌、质量及服务。近年来,市场中最热闹的当属彩电业了,先是数字大战,服务大战打得如火如荼,然后是价格大战的潮起潮落,自从近日第五次彩电降价拉开帷幕之后,有些彩电厂家也亦步亦趋,显示出在价格上是当仁不让的态度。在这次价格大战中,海尔彩…  相似文献   

5.
非价格竞争策略在家电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由于市场需求不振,不少家电生产厂家普遍感到产品难销,经营者感觉生意难做.为争夺有限的市场,家电生产厂家和商家掀起了此起彼伏的降价风,最为突出的有微波炉大战,空调大战,VCD大战以及蔓延至今的彩电大战,不少商家的降价让利已打破市场淡旺季之分.在这扑朔迷离的家电价格大战中,我们可以看到,价格战给家电市场带来了巨大变化,改善了家电的供求状况,提高了家电的品牌集中度,推动了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实惠.但在以价格战为主旋律的市场竞争中,家电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难以令人乐观.由于连绵不断的价格战,使家电的价格一直低迷运行.过度的价格战背后,隐藏着不少隐忧.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保护消费者准则》认为是经济条件、教育水平、议价力量等不及经营者是造成消费者弱势地位的主要原因.符启林教授指出消费者的弱势所在:1、市场信息在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分布不均衡,即在"信息偏存"造成了消费者对于生产者的依赖;2、消费者的正确消费要依赖生产、经营者;3、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承担的风险不同;4、消费者与经营者实现价值的时间不同.有些学者提出消费者占有的资源不及经营者,消费者地位的不可互换性也是消费者弱势的原因.基于这些标准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知假买假者的弱势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凡标有机、绿色、无公害等标签的食品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其价格也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而水涨船高。然而记者近几日走访北京多家大型超市后发现,目前有不少消费者对于有机食品望而却步,除了价格因素外,"假冒的有机食品太多,难以辨别"也成当前为消费者排斥有机食品的理由。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深入宣传,消费者在消费领域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但我们也看到,在处理一些消费纠纷时,还有不少消费者因为怕麻烦,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方法,只要商家退钱就算了事。其实,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当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时,消费者完全可以要求经营者增加商品或服务价格一倍的赔偿。更有的消费者由于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一些条款学得不深,理解得不够,从而使自己应有的权益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侵害。有这样一个事实,消费者李先生在一家商厦购买了一台照像机,按商家的规定,消费满30…  相似文献   

9.
正现在,市面上的一些散装食品以其优惠的价格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但也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有的消费者自身缺乏消费知识,存在消费盲区和误区;还有部分经营者缺失诚信意识,食品安全意识差。为了保证消费者的食品消费安全,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散装食品时做到"五留心"。第一,要留心盛装食物的塑料袋是否符合标准。目前市场、街头小店、大排档等各式各样的风味小吃吸引着众多消费者,一些经营者销售这些食品时,大多是用塑料袋套在碗上盛装,这样看似卫生,实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国家规定用于盛装直接入口食品的塑料袋,原料必须符合食品级要  相似文献   

10.
域名是经营者通过因特网进行经营和进行自身宣传的门户,也是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与其进行经营活动或者对该经营者的经营活动进行了解的重要途径.因此,将知名企业的企业名称、商号、或者企业的商标作为域名进行抢先注册,然后进行使用,或待价而沽,进行转让、出租等行为越来越多.在国际上,比如"麦当劳(McDonald)"、"波尔合(Porsche)"、"可口可乐(CoCaCoLa)"等等知名跨国公司的名称、商标皆遭遇抢注.  相似文献   

11.
价格欺诈,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令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用户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现在,市面上的一些散装食品以其优惠的价格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但是散装食品消费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有的消费者自身缺乏消费知识,存在消费盲区和误区;还有部分经营者缺失诚信意识,食品安全意识差。为了保证消费者的食品消费安全,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散装食品时要做到"五留心"。  相似文献   

13.
这场价格大战,引发了大众行动,也引起媒体的讨论,在数据与真相面前,在消费者追问之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肇始于2012年8月15日9点的电商大战,号称要三年后见分晓的始作俑者京东商城,却在3、4天后逐渐撤退,其当家人刘强东悄悄删除了大量涉及价格战与促销的微博。这场价格大战,引发了大众行动,也引起媒  相似文献   

14.
企业市场定位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此起彼伏的“洗衣机大战”“空调大战”、“VCD大战”,许多企业不是抱怨对手的奸诈,就是哀叹顾客的不忠,很少有人从消费者的立场出发来榫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结果是:雷同的产品、雷同的功能、雷同的价格、雷同的广告,使得消费者无所适从,不知道到底是谁的“功夫”更真、更好,到头来,市场被人们看作是竞争对手之间的游戏,离消费者却越来越远了,要医治这些病症,用好“市场定位理论”是最好的药方。  相似文献   

15.
一"薄利"未必能"多销""薄利多销"是一种经营观念,也是一种经营谋略,一般而言,"薄利"往往能收到"多销"的效果。然而,现代经营活动中,也经常出现"廉价"商品无人问津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决定商品需求量的因素很多,除了价格之外,还包括消费者的偏好与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消费者购买商品不仅要在价格上求廉,还要在商品上求优、求便、求美,以及考虑实用价值等。经营者不研究"薄利"与"多销"的辩证关系,不和其它经营策略有结合,形成"合力",而一味在"薄利"上打算盘,是不能做到"多销"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追回一只鸡,需要杀掉一头牛",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李俊在第二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论坛上说,"消费者购买食品价格较低、数量少,即使10倍赔偿也数额有限,难以弥补维权成本,往往放弃维权。《食品安全法》2009年颁布以来,它的10倍赔偿条款实际上发挥的作用没有我们预期的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中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相似文献   

17.
1、手机"三包"第三条中规定,移动电话机商品实行"谁销售谁负责三包"的原则,在实际当中贯彻起来难度非常大,因为经营者为消费者退货或换货后与生产厂家或上级供货商追偿的时候,非常困难,其结果是因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责任往往由经营者来承担。带来的经济损失由几百元到上千元。又因为目前手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经营者销售一部手机的利润非常低,无法承受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最后使手机"三包"的落实成了一句空话。故而生产者必须承担相关责任。2、手机"三包"的第五条应该增加一条内容:移动电话主机和附件成套出售,应向消费者提供厂方装箱清单,  相似文献   

18.
每年"双11",广大网购迷们都会开始摩拳擦掌,准备新一轮的血拼,商家的降价、拼团、折扣等促销手段层出不穷,让广大消费者眼花缭乱。近日,山西省消费者协会发出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在网络团购中注意避开消费"陷阱"。第一,消费者要注意经营者有无证照。一些经营者未将营业执照在其网站主页面或从事经营活动的网页醒目位置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9.
彩电大战、VCD大战、行业价格自律……从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竞争日趋激烈。商场如战场,有的侥幸取胜,有的失败被兼并,而更多的是两败俱伤。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的目标和范围日益扩大,消费者日趋成熟,怎样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使得企业能够持续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0.
《经营者》2001,(10)
<正> 自《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以及1995年新"三包"规定颁布以后,经营者也不失时机地以产品服务为手段进行竞争,最典型的现象是在经营者中出现了一种承诺的热潮。这种承诺热在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