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垚 《上海会计》2002,(9):22-23
一、住房分配货币化与住房补贴 住房分配货币化,就是把原来单位以实物形式分配给职工的住房转变为以货币形式分配给职工,由职工自己买房或租房。货币化分房是通向住房商品化的桥梁,也是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将福利分房转为分房货币化,各地有两种主要作法:一是纳入工资,二是补贴。但都要由各地政府统一规定,不得自搞一套,因为这关系着是否会有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否保护了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 货币分房的“源头”是资金,对我国城镇职工来说,购房资金来源主要有:工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以及财政和单位原有住房建设资金可转化的住房补贴。住房补贴资金的来源渠道,各城市大同小异,主要是地方财政和单位原有购建房资金的划转、公房出售回收款,以及新进的成本或预算等。目前我国“房补”发放基本上有六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科技》2009,(12):65-65
1998年7月3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改革目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3.
货币分房是深化城镇房改的核心。货币分房的本质就是将过去由单位以实物方式分配给职工住房,转换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方式。其基本内涵包括:一是停止现行的住房实物分配,即单位不再建房、买房、分房;二是将单位原来用于建房、买房资金转化为住房补贴发放给职工;三是由职工到住房市场通过购买或租赁等方式选择自己满意的住房。但在实际运作中一些人对货币分房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步入了认识误区,必须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4.
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岁末年初,全国各地都在陆续出台住房货币化分配的方案,鼓励职工尽快进入住房消费市场,藉此来加速房改的步伐。从已出台的政策来看,实行住房货币化分配后,职工购房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职工工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和个人住房贷款。其中,住房公积金是职工收入的构成部分之一,它实际上是对以往改革方案中住房补贴办法的有效替代,是实现改住房实物分配为货币分配的有效工具,有利于提高职工工资中住房消费的含量,有利于建立住房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5.
1998年始,我国开始了实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停止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补贴,提出了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即高收入阶层买商品房,中低收入阶层买经济适用住房,为最低收入阶层提供廉租住房的政策。1998年,适逢经济低迷,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需求不足,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刺激国内需求,在这个阶段,国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上主要是在房地产一级市场采用行政划拨土地,  相似文献   

6.
住房分配贷币化制度中住房补贴资金主要来源之一是售房收入基金。为了防止在其转化为住房补贴过程中,出现职工套现,单位挪用,甚至退旧房拿补贴的房改倒退现象,必须及时将售房收入基金转化为职工住房补贴或职工住房公积金提高比例部分。  相似文献   

7.
关于廉租屋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进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住房制度时,必须兼顾社会公正和社会分配的平等,兼顾特困群体。廉租屋制度是解决特困君体住房问题的一项社会保障措施,具体实施时应采用货币补贴为主、实物补贴为辅的方式,才能尽可能地扩大住房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廉租屋制度的社会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以后,建立以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为供应对象的廉租住房供应体系,是房改的一项新内容,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本文就廉租住房的来源、建设资金的筹借等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砷策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总工办发[2009]37号2009年12月1日财政部日前下发了《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第二条规定,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  相似文献   

10.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构建城镇职工住房基本保障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全面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城  相似文献   

11.
关于住房补贴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地区因经济发达程度等原因,相等的住房实物由于价格相差过大,导致货币量的极大差异。虽然发放住房补贴能够满足在当地的住房基本需求,但却因此而产生了地区间的不平衡,或者说相等的劳动贡献在不同的地区,获得的住房补贴在货币量上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精神,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新建经济适用住房原则上只售不租。为了确保企业住房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现就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的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规定如下:一、取消“住房周转金”科目,企业2001年1月1日住房周转金科目的余额,即“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0〕295号)开始执行时的余额,分别以下情况处理:(一)一般企业,其余额全部调整2001年年初未分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建立了“保障性住房以廉租房为主,廉租房以实物配租为主,实物配租以新建为主”的住房保障工作制度。至2009年底.该市在建和已建成的廉租住房106.9万平方米,对2.3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了住房租赁补贴。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设部、中共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关于易地调动干部住房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厅字〔2003〕13号)下发后,一些企业反映,企业在参照党政机关的规定办理易地调动干部发放住房补贴时,有关住房补贴的财务处理尚不明确。经研究,现就有关企业易地调动干部发放住房补贴的财务处理问题通知如下:一、向原工作地无房的易地调入干部一次性发放购房补贴和向原承租或购买的公有住房没有达标的调入干部一次性发放面积差额补贴,按照财政部《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0〕295号)第5条的…  相似文献   

15.
住房制度改革具有其科学的内容和特殊的规定,主要包括把住房的实物分配改变为货币分配和商品交换,把住房的平均主义和不合理差别分配改变为公平台理分配,把住房的单位保障改变为社会保障等。但是,房改步履维艰,严格地受制于旧的住房供应体制。所以,只有改革住房供应体制,把住房的行政性单位供应改变为市场和社会供应,才能有效地推动住房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会财会》2010,(1):56-56
财政部目前下发了《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第二条规定,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企业发生的相关支出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  相似文献   

17.
1998年下半年,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住房货币化分配终于取代住房的实物、半实物分配。面对货币化分房,建设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服务。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一些企业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发放补贴或提供非货币性福利,并在职工福利费中核算。按照《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信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并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信补贴,以及企业给职工发放的节日补助、未统一供餐而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等,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而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  相似文献   

19.
近日,财政部下发<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规定,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相比,新规在以下方面值得关注: 一、福利费纳入工资总额不会导致职工多缴个人所得税 财企[2009]242号第二条规定: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企业发生的相关支出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但根据国家有关企业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统一规定,不得再为职工购建住房.  相似文献   

20.
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意义和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住房供需地更加突出。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不仅可以迅速扩大住房购买需求,而且使个人住房需求成为住宅市场消费主体,从而为住宅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创造条件。应利用住房货币化改革刚刚启动的有利时机,健全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