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大观》2008,(8):83-84
面对要求日益提升的本土广告主和多变的媒体市场,昌荣传播对自身的发展方向有清醒的认识和明确的定位。“媒体市场在变,客户需求也在变,但是广告公司的地位不会变,我们要做的是搭好媒体和广告主之间的桥梁,桥梁建设的越好,吸引的客流也就越多。”昌荣传播机构媒体公司媒介部副总经理李林娜如是说。  相似文献   

2.
我们正置身于整个品牌营销传播发生转型的大背景下,这个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广告公司正在渐渐丧失对于品牌传播专业话语的控制权,广告的话语开始挣脱广告行业的狭隘的视野,而成为广告公司、广告主与媒体共同的一个话语平台,尤其是广告主的话语在对于广告公司服务的怀疑中日趋强势。但是,这些话语却并不以显在的方式呈现,它无处不在却又寻之不见。因此,这个平台又是割裂而各自独立运转的,品牌为找不到合适的广告服务而发愁,广告公司则感到广告主越来越难以伺候,夹在当中的媒体也有点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3.
2009年,陶为民工作上的最大的变化,应该是他重新回归达彼思。从当初的上海公司创意群总监到现在的整合传播创意总监,他经历了对互联网的完整体验。在这几年中,他一直在安瑞索思这家数字营销广告公司担任执行创意总监,为包括奔驰在内的汽车以及其他品牌服务,通过在这家优秀的互联网传播公司的历练,开拓了视野.  相似文献   

4.
创意,广告主"不能承受之痛"? 现在没有一个广告主或者说没有一个像样的企业,敢说自己不重视品牌,但是有很多广告主可以说不重视创意。所有的广告主都会说品牌是重要的,但是很少有广告主说创意是重要的,为什么呢? 对于这个现象,不能去"埋怨"广告主如何"不够专业",如果广告主对广告的认识比广告公司还透彻,广告公司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我曾经这样说过:一个在广告上受伤的客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会成为广告的反对者,他会逐渐失去对广告公司的信任,继而会把这种不信任扩大为对广告的排斥甚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港澳台同胞到大陆投资经营,而大陆独特的媒体环境对他们来说比较陌生。为帮助这些广告主了解大陆媒体,在广告投放上与大陆媒体.广告公司建立良好合作,本刊采访了CCTV及其代理公司昌荣传播,请相关负责人介绍大陆媒体和广告公司的运作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说传统广告已死,是因为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者已经不存在。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如何保持自己在创意与洞察方面的竞争力?2013年群邑媒体集团宣布陈建豪上任新设职位首席数字官,值得注意的是数字营销官这一职位对于4A媒体公司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职位。数字营销的兴起为广告公司的作业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面对这样的形势,老牌的4A公司也纷纷作出调整。Admaster作为一个第三方监测机构,在数字营销的大潮中应运而生,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无论是传统的广告投放,还是早期的数字广告投放,传统广告公司的运作模式是  相似文献   

7.
广而告之     
《广告导报》2006,(5):126-130
广而告之有限公司,历经10年风雨,始终规范有序、和谐诚信地为客户提供央视媒体资源、传播策略支持,以及影视创意制作等全方位品牌传播服务。品牌服务是公司核心业务之一,广而告之公司长期服务于蒙牛乳业、华龙日清、石头记饰品等知名品牌,2005年,广而告之公司充分发挥公司强大的媒体运作实力.配合客户营销活动进行科学系统的品牌营销管理,不断支持客户、创造商业奇迹。在此基础上,广而告之公司凭借在央视黄金资源招标会上的辉煌成绩再次荣获“2005年度中央电视台十佳广告公司”称号。  相似文献   

8.
杨猛 《广告大观》2008,(4):22-24
中国广告业的创意不断贬值已成事实,广告公司耻谈创意,广告主不愿为创意买单,创意作为广告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被全行业淡忘。然而,失去创意,广告业如何能作为行业而生存,广告公司如何能平等面对广告主与媒体,广告公司是否会沦为附属工具?在广告业渐失灵魂的时刻,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创意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客户对于讯息的吸收太多太快,所以会有很高的期待值,要求广告公司应该比自己更懂,或者说应该拥有有更多的讯息。谷歌一直致力于解决更多广告主和媒介公司在数字营销领域遇到的问题,不仅只是局限于解决效果营销的范畴,针对品牌客户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解决方案。从全球来开,几年前开始,谷歌陆续收购了Y o u T u b e,Double Click等公司,基本上都是为了在品牌广告这条路上做一个铺垫。谷歌中国媒体渠道业务总经理林妤真表示:"之前大家对G o o g l e的了解主要是在搜索引擎方面,当然,搜索引擎广告是效果营销的一个非常好的形式,我们无论在中国还是全球都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对于品牌广告主而言,他们的需求与效果广告主会有很大不同。谷歌在全球已经与很多知名  相似文献   

10.
杨宇时 《广告大观》2007,(6S):36-38
90年代进入中国的4A公司,例如奥美、麦肯光明、智威汤逊等,基本上是传统的全案公司,客户服务、策略计划、创意、设计、媒体计划、媒体采买等功能俱全。96年实力媒体由盛世长城与达彼思的媒体部共同成立,98年传立媒体由奥美与智威汤逊的媒体部合并成立,当时的概念是媒体计划与媒体采买公司。05年和06年,随着国际广告集团的整合,再次重组为媒体计划公司(如实力、传立)与媒体集中采买公司(如博睿、群邑等)。一个媒体集中采买公司,可以与同集团的许多媒体计划公司合作,以规避广告公司不接两个竞争品牌广告主业务的行规。  相似文献   

11.
经济危机让广告主投放日趋理性,性价比高的互联网媒体备受欢迎。新意互动广告公司(CIG)2009年趁势而进。但公司高层说得更多的还是自身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创意第一、策略第一、服务第一”理念的深入贯彻。  相似文献   

12.
雷少东 《广告大观》2008,(12):35-37
熟悉区域市场环境、区域消费者需求以及区域媒体传播环境的广告公司逐渐成为广告主的新宠。而跨国广告公司在实现全国性推广和品牌形象建设方面虽然突出,但是面临一些区域市场上的问题时,往往不如区域广告公司更具有优势,更受本土企业的青睐。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社会化媒体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营销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在采访中我们不难看到姜薛军对于近几年来数字媒体发展的肯定,但同时也表现出了作为广告主应有的谨慎与思考。数字媒体的发展怎样为品牌带来更为精准的受众群,怎样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是他最为关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广告公司一直是广告市场快速发展的促进力量,媒体服务、市场调查、公关策划作为一个广告公司承诺服务的整体为广告主服务,但是,这几年。业内人士明显感觉到,广告公司越来越被边缘化,逐步沦落到被整合的境地。  相似文献   

15.
在每一个时代,工具和市场环境都是不断变化的,而人性长久以来的稳定性,则是传统广告公司和数字广告公司共同的必修课。大数据的兴起,使得传统广告公司、互联网公司、大广告主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传统广告公司和大广告主缺少数字工具的应用性人才,互联网公司缺少传统广告公司持久以来的消费者洞察和客户把控力。其实,在每一个时代,工具和市场环境都是不断变化的,而人性长久以来的稳定性,则是传统广告公司和数字广告公司共同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数字将会改变一切。我们曾经对此将信将疑。有人说,互联网带来的数字传播,会让广告告别旧的时代,我们依然不置可否,等待观望。这样的广告公司与广告从业人员太多了。然而,变化确实在发生,并且变化的趋势不可阻挡。数字作为一种公共介质的运用,打通了人与人、人与媒体、人与品牌乃至人与社会的墙,同时打通媒体与媒体、行业与行业甚至国与国之间的墙,当然也打通了品牌周围的墙。单向传播与灌输的时代成为过去时。孤立与单一的价值发现与认知方式同  相似文献   

17.
广告公司面临很大的变革,这个变革来自于媒体的变化,广告业与媒体密不可分,媒体是承载idea的界面。未来如何建立品牌?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展创意?  相似文献   

18.
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必须把“广告代理公司”的定义先界定清楚。它是作为广告主的代理,替广告主进行广告传播相关的专业服务,例如市场调研、创意制作、媒介策划、媒介购买等等相关作业,它的收入,从惯例上有所谓的“代理费”(为广告主进行媒介购买,能够从媒体方面获得15%的代理佣金)或“服务费”(也有叫“咨询费”的,有广告主支付的月费或年费)。  相似文献   

19.
现在消费者都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获取信息,在手机端没有人的阅读时间会超过5分钟,所以,要把信息打散,把其中的洞察抓出来,通过碎片化的媒体方式把这个信息完整地传播出去。从传统品牌营销到数字营销,营销的形式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大约是从20年前,媒介从报纸到电视再到今天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一直都在发生变化。每个不同阶段都会有一条广告创意或者一家广告公司来代表一个时代的标志。在电视时代,4A公司的一个创意可以在电视上放一年也没问题,纸媒集团也可以把这些创意继续复制到报纸上进行传播。甚至在2000年前后有一些门户网站形成的时候,4A公司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电视媒体的背书效应,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力图通过分析消费者品牌偏好与媒介偏好之间的关系,探讨新营销传播图景之下传统大众媒体在广告主品牌传播活动中的角色与价值,以期为广告主更好地控制品牌信息、提高传播效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