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磊 《现代商业》2007,(21):164-167
在国际贸易中,相当一部分贷款是通过信用证结算的,同时,随着国际贸易发展,信用证的使用还会越来越普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信用证极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诈骗的工具,信用证诈骗的日益猖獗,给国际贸易商和银行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对当前信用证诈骗的特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积极进行相关防范是有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国际信用证欺诈的新特点及相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近年来信用证欺诈新特点概述 传统的国际间信用证欺诈无非是:第一,受益人伪造单据,骗取银行付款,使得开证申请人财货两空;第二,开证申请人开出假信用证,取得单据骗取货物;第三,开证申请人伙同受益人以虚假的交易作为开证理由,开立空信用证,伪造单据,共同骗取银行的打包放款;第四,开证申请人利用"软条款"信用证,使受益人难以做到单证相符,从而拖延付款甚至拒绝付款.笔者对近年来国际间信用证诈骗的众多案例研究发现当今信用证诈骗又有一些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贸易中,相当一部分货款是通过信用证结算的,同时,随着国际贸易发展,信用证的使用还会越来越普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信用证极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诈骗的工具,信用证诈骗的日益猖獗,给国际贸易商和银行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对当前信用证诈骗的特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积极进行相关防范是有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上升,信用证这种国际贸易支付手段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外一些不法商人利用信用证这一支付手段对我国进行金融诈骗,行骗金额一般都是在几百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给我国企业和银行造成了严重损失.由于利用信用证进行诈骗犯罪活动的行为人对信用证的基本知识以及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的运作程序一般有所了解,与其他的诈骗犯罪在手段上和形式上有所不同.为了更有力地打击利用信用证进行诈骗活动的犯罪,我国1997年颁布的新刑法将其从一般的诈骗中独立出来,规定了信用证诈骗罪.  相似文献   

5.
詹玉兰 《现代商业》2012,(12):58-5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出口贸易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信用证也成为了国际上普遍使用的结算方式而广为人们所接受,但频繁发生的信用证诈骗应给予高度重视。本文首先从分析信用证诈骗的原因入手,进而罗列了信用证诈骗的表现形式,最后提出了信用证诈骗的防范措施,希望能规避风险,维持良好的国际贸易秩序。  相似文献   

6.
张凯 《中国市场》2012,(27):134-135
近些年,我国对外贸易往来频繁,在国际支付结算办法中,通常使用信用证结算方式。因为信用证涉及的环节多、运作程序复杂等特点,往往被犯罪分子利用而实施伪造信用证、利用软条款等信用诈骗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应该采取各种侦查措施与手段,收集犯罪证据。提醒合同双方应该严格信用证条款内容,银行严格审单,并进行信息沟通,加强相应部门合作,构建打击防范信用证犯罪的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信用证诈骗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此,有必要了解这种诈骗行为的犯罪手段并严加防范。根据近年来所发生的信用证诈骗案例,分析其犯罪手法可能带来的恶果,就能够提出防范这一犯罪活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马跃 《商业研究》2002,(14):149-150
远期信用证是一种快捷简便的贸易融资方式 ,在进口贸易中广泛使用。为有效地控制风险 ,介绍了远期信用证诈骗的三种方式 :打包放款诈骗、以出口来证作进口抵押诈骗和出口押汇诈骗。同时提出了防危远期信用证诈骗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信用证诈骗与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用证诈骗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此,有必要了解这种诈骗行为的犯罪手段并严加防范。根据近年来所发生的信用证诈骗案例,分析其犯罪手法可能带来的恶果,就能够提出防范这一犯罪活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信用证诈骗分析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信用证诈骗的种类和特征以及信用证诈骗易于得逞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童结红 《消费导刊》2009,(18):144-144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被广泛采用的方式,信用证独特的运作方式使不法商人实施欺诈屡屡得逞。不但危害参与国际贸易的各方当事人,更危及了信用证制度本身。本文从信用证诈骗的形式出发,分析了其存在的基础,并针对各种诈骗方式提出了救济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浅谈国际贸易中信用证诈骗以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市场论坛》2008,(2):75-77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信用结算工具,信用证本身不能防止欺诈,因此,信用证诈骗案件发生率很高,且诈骗数额巨大,严重破坏了国际间的正常贸易。文章结合当前国际贸易中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出现的欺诈案例,对信用证诈骗的危害,原因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最后着重提出防范救济措施,希望可以提供给从事国际贸易的银行和企业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信用证的有条件付款承诺是受信用证独立性和表面单证严格相符两个原则约束的,但是在当今金融诈骗日益猩獗的情况下,怎样在保护受益人的同时兼顾申请人的利益,尤其是存在单证欺诈的时候,受到了从业人员、专家的重视。各国在经贸实务中发展起来的“诈骗例外”原则有其合理性,但是也有其局限性,是有限例外。  相似文献   

14.
骗子伪造银行汇票、提单和电汇单.甚至伪造花旗、兴业、里昂信贷等著名银行的信用证进行诈骗。样品寄出后杏无音信.怎么和收件人联系都没有回复。信用证附件软条款约束成了软肋。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由于信用证固有缺陷等原因,信用证欺诈日益兴盛,世界各地有组织的犯罪集团看到信用证诈骗最挣钱、风险最小,比走私毒品等要安全得多,也大规模地进入了这个圈子.据统计,每年因信用证诈骗而给国际贸易造成的损失多达300多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涉外经济诈骗不可不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事业蓬勃发展,然而繁荣的背后,涉外金融诈骗案却屡屡发生,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之一.1993年7月农业银行衡水地区中心支行涉案100亿美元备用信用证诈骗案震动全国.类似事件应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现以近年来几起典型涉外经济诈骗案件为例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7.
常冬  张玮  李欣雨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0):132-132
对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严格一致"原则及"独立性"原则进行探讨,进一步阐述了防范信用诈骗风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颜雯 《中国市场》2014,(22):111-112
本文对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严格一致"原则及"独立性"原则进行探讨,进一步阐述了防范信用诈骗风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今天,诈骗短信层出不穷,诈骗方式日新月异,短信诈骗手段更是不断升级……那么,短信诈骗凭什么能够如此轻易获得成功?诈骗短信都有哪些类型?诈骗短信是利用了手机用户的哪些心理?如何才能有效防范短信诈骗?这里为您一一揭开短信诈骗骗术后的个中玄机。  相似文献   

20.
余清华  华军 《商场现代化》2005,(35):218-219
软条款信用证是指开证行开立的信用证条款中带有付款条件含糊不清,所附条件生效方式隐伏着虚假性,开证行付款责任不明,信用证所规定的某些单据被开证申请人控制的信用证.由于这类条款的存在,使得表面为不可撤销的信用证变成了变相的可撤销信用证.软条款不是就过去或现在的某种事实弄虚作假,而是依靠其生效方式中隐藏着危险性条款,它比假冒信用证和伪造单据的信用证诈骗更难识别.当受益人因信用证中有软条款而遇到麻烦时,货物或预付金已经出手,失去控制.软条款信用证欺诈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由于它是真证,不同于伪证,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诈骗甚至有些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再加上它在形式上变化多样,如果出口商对其认识不够或是掉以轻心,是很容易落入陷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