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生命教育,国内教育理论界在这个概念的诠释上一直没有达成共识.社会、家庭、教育等方面的错误引导造成学生生命意识淡漠、生命教育缺失.因此,要从生命意识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出发,发挥家庭在生命教育中的启蒙作用,重视学校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意识,尊重珍惜生命.  相似文献   

2.
生命哲学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存意义,为中小学教师主体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生命哲学视域下中小学教师主体性表现为生命体意识的觉醒、自我发展的自觉和生命意义的绵延。当前,中小学由于过度强化学生主体遮掩了教师生命体、教研不当分离限制了教师自我发展,推崇分数本位忽视了教师生命意义。通过给予人文关怀,促进教师生命体意识的觉醒;唤起研究意识,提升教师自我发展的自觉;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肯定教师生命意义来促使教师的主体性得以敞开。  相似文献   

3.
在生物教学中让学生认识生命,培养关爱生命、敬重生命的意识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充分认识生物课程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巧妙地渗透生命意识,培养学生关爱生命、敬重生命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4.
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的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自杀伤人、自暴自弃、漠视生命、各种心理疾病凸显等现象时有发生。分析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及原因,提出高校通过开展"三生教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建安时代是中国文人生命意识高度自觉与高扬的时代,建安文人的生命意识空前浓重。在建安文人所呈现的生命意识里,体现出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其核心内容表现为:对国家、人民的深沉忧虑、关注和热爱;肯定人生价值、自我价值,以天下为己任,渴望建功立业,重建太平盛世;张扬个性,以人为本,充满着对生命的关切与同情,抒写自己丰富复杂而又微妙细腻的情感,并将个人的生命感伤融入到对人民的生命关怀之中。  相似文献   

6.
教学休闲是教师借以提升自身修养,实现生命意义升华的发展方式,它作为教师的自由自主的创造性生活又是对工作至上世界的自我否定和内在超越。教学休闲具有本真的和谐性、发展激发性、动态的生命性、内在的自由性、教育意向性等主要特征。教学休闲彰显了教学生活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关注和激发了教师内在生命活力,有助于重建高品质的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7.
东北女作家萧红的作品从来都不回避死亡,她通过对死亡的书写,表现对生命的关注,她的作品都超越了现实、时代的层面,对生死做出深入的哲学思考,为人们寻求一条穿越生死的精神出路。这种生命意识在其小说创作中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东北大地上人们"蚊子似的"死生真相的书写,揭示出生命意识的麻木、愚昧;二是对人们生命意识觉醒的欣喜发现和对其觉醒后悲剧的书写。  相似文献   

8.
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生命,已经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语文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质,在提高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中应该起着责无旁贷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语文教学中加强生命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9.
心理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并为顺利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保障。和谐的教育氛围、教师的人格力量、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相机教育、科学的教育方法等,都是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生命意识的完美呈现——重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人与海》以完美的艺术性和深邃的哲理性征服了世界文坛,海明威将富有生命的形象同朦胧的寓意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体现着人类尊严和命运重压下仍有优雅风度的硬汉子形象,老人与大海的搏击和抗争,揭示出人与自然既强烈冲突又和谐共融的永恒关系,展示了人类生命意识的完美和理想。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的生命意识丰富而深刻。沈从文对现代都市颓废灵魂的疗救,对乡村生命形态停滞的隐忧,对现代性后果的救赎和对民族灵魂的重铸。以及其在历史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中的艰苦探索,都鲜睨地体现了他生命意识的终极旨归和其丰厚而深邃的思想意义.这必将给现代以及将来的人们以广阔而悠远的生命启迪。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作文教学饱受假话大话空话、无病呻吟的困扰。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坦露自己真实的心灵、抒发真情实感、提高作文水平,应该是语文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和感受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等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3.
《海浪》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诗一般的语言和交响曲般的气势描绘了六个主人公的生命历程,展示了他们波澜起伏的内心意识情绪的浪涛,表现了人性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探索了人类生命和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女性自杀现象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女性自杀的成因的分析,并利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读女性生命教育,提倡女性生命意识的忧患美、和谐美、分享美、自信美和创造美,进而唤醒女性的生命意识,使得两性生命世界和谐,让女性真正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校园是新时期办好一所大学的必然选择.构建和谐校园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关怀的教育.当代大学生是整个社会最富朝气、最具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却又是最不稳定的群体.重视对大学生的生命关怀教育,不仅意味着对大学生个体自然生命的关切,更意味着对大学生生命价值与人生态度的引导与提升.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必须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新模式.还要以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健康情感的培养和生命质量的提高,作为实现生命取向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高教视野中的生命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高校中存在种种不尊重生命的现象,反映出当前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和高校生命教育的缺乏。因此,高教视野中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建立目标、内容、保证、监督体系,这些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生自杀或者他杀事件时有发生,缺乏追求、虚度光阴现象更是常见,大学生此类事件的频繁发生,凸显出现代高等教育生命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生活质量不高及生命意义缺乏。高校在认清当前大学生"生命困境"的基础上,从生命意识出发,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寻找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体育课堂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体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法中必须树立创新性的教育观念。通过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探索性的学习,培养其思维能力,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他在文学上无论诗赋、散文都取得了高于同时代人的成就,其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诗歌创作。纵观曹植的诗篇,始终贯穿着一种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主要体现在:表现个体和社会生命意识的诗歌创作;对建功立业实现生命理想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20.
心理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并为顺利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保障。和谐的教育氛围、教师的人格力量、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相机教育、科学的教育方法等 ,都是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