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09年对于浙江经济来说是异常艰难的,也是充满困惑的,时下,浙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贷款、低增长迷局。统计显示,上半年浙江贷款量是6364亿元,排全国第三位,然而,浙江上半年的GDP增速达6.3%,虽比一季度加快2.9个百分点,但在全国却排名倒数第三,仅好于上海和山西。反过来看在贷款增加最多的前5个省份广东(8548亿元)、江苏(7527亿元)、浙江(6364亿元)、北京(5640亿元)和山东(5061亿元),其他几省经济增长要好于浙江。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最新的工业数据显示了浙江经济具有探底回升之趋势的话,那主要是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大企业在做贡献。仔细分析已经公布的数据,其实中小微企业的日子并没有那么好过,2012年1-10月,浙江工业增加值累计达8799.15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大企业增速比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分别高出7.5个和9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增长13.6%,增速快于私营企业的9.0%和外资企业的10.7%。  相似文献   

3.
在无配额时代的第一春,长三角地区纺织品出口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短期内出现高速增长态势。纺织品出口大省江苏今年以来,纺织服装出口达13.2亿美元,各类产品出口数量增幅均在100%以上,纤维织物和内衣更是惊人,增幅高达12.7倍和11.53倍。另一纺织品出口大省浙江也是高歌猛进。1月份纺织品出口额达8.7亿美元,服装出口10.4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6.5%和34.1%。  相似文献   

4.
第三产业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战后,第三产业比重迅速增大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从横向看,经济越发达,居民越富裕,第三产业比重就越高。目前低收入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约为30-40%,中等收入国家约为50%,高收入国家约为60-70%。从纵向看,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国第三产业比重在增大。依照上述水淮推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16个成员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在1870年仅为23.7%,1950年为38.7%,1960年为40.3%,1970年为50.7%,1976年增大55.6%。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推动着第三产业的新发展。从1978年到199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3.7%增加到33.0%,就业比重由12.1%增加到26.9%。  相似文献   

5.
今年2月以来,国内CPI已经达到8.7%,创11年新高,PPI也创3年新高,达到了6.6%,结果是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同时,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在发挥正效应的同时,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大约18%。从出口情况看,今年1~2月,我省对美国进出口达到45.3亿美元,下降0.8%,也出现了11年来的首次下降,这对于主要依赖出口的我省经济发展模式来讲,无疑是一个不良的信号。  相似文献   

6.
马光远 《商周刊》2011,(24):19-19
去年年底,我在浙江一带作了一个调研,对象是一些民营企业家。我问他们愿意投什么,结果情况非常不乐观,70%的人愿意投资房地产,而愿意投资实业的人只有4.7%。  相似文献   

7.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13):F0002-F0002
近日,各省一季度GDP数据相继公布,从已公布的来看,内陆和沿海省份增速冷热不均,一季度重庆GDP同比增长10.9%,新疆增长10.2%,而沿海的广东则回落至7.2%,浙江更是回落至70%。  相似文献   

8.
陈东 《大陆桥视野》2006,(11):70-70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7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7%.涨幅比上月低0.1%;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7%,涨幅比上月高0.1%。分类别看,经济适用房、高档住房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7%和18.9%;普通住房销售价格上涨5.5%,涨幅比上月高0.7个百分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9.7%。从总体上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但经济运行的新问题、新情况较多,未来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10.
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就广东当前的经济局势提出,今年一二季度、广东省GDPN速分别为7.2%、7.6%,在下降后出现企稳趋势。汪洋表示,这与市场经济发育情况有关,“跌的时候我们比别人跌得早,升的时候比别人升得快”。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也是创新能力不够强的表现。如果企业创新能力足够强,反而能逆势增长。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的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二省一市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和最具综合竞争力的地区之一。2005年,长三角以占全国2.2%的土地面积,10.82%的人口,贡献了全国22.37%的国内生产总值(表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571美元(表2),是国家1728美元的2.07倍。其中上海、江苏、浙江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6373美元、3029美元、3381美元:分别是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3.69倍、1.75倍、1.96倍。2005年,长三角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总量达到了5053.29亿美元,是2004年4132.86亿美元的1.22倍。上海、江苏、浙江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02%、10.02%、7.33%。长三角在中国的经济地位十分重要。统计资料显示,尽管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规模总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占全国的比例却从2004年的24.99%变为2005年的22.37%,下降了2.6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应雄 《经贸实践》2012,(2):14-15
浙江和江苏的国土面积相当,约占全国人口4%的浙江人创造了全国7%的经济总量,约占全国人口6%的江苏人创造了全国10%的经济总量。在遭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2009年,江苏人均GDP为44744元,浙江为44641元,首次超过浙江。这是浙江人均GDP指标1995年超过广东跃居全国第四后,再度回到全国第五。2010年,江苏、浙江人均GDP分别为52840元和51711元,差距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3.
民营经济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彬 《经济前沿》2003,(8):20-22
以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为例:至2000年末,江苏全省私营企业总数为17.4万户,从业人员234.2万人,注册资本948.64亿元。当年全省私营经济实现GDP1700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20%.目前,个体私营企业交纳税收已占到全省税收总额的12%以上,从业人员占到全省社会劳动力人口的16.7%.从行业结构来看,民营企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断上升。目前,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程度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其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也影响了银行资产的良性循环,造成了新的不稳定因素。本文就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高的现状、形成原因及解决途径做一探讨。一、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的现状从整体上看,近几年来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逐年上升的,目前已十分严重,并且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具体表现在:1.资产负债率逐年增大。1980年,全国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18.7%,其中.流动资产负债率为48.7%,企业自有资产比重大,生产周转…  相似文献   

15.
朱虹波 《新经济》1995,(1):26-30
1994年以来,在美国经济强劲复苏、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日欧经济出现好转的推动下,香港对外贸易(指金额,下同)继续保持增长势头,首10个月增长13.7%,略超1993年同期增幅,从发展趋势看,全年外贸增长估计高于1993年的12.7%,可达至U15%。  相似文献   

16.
一、长三角农民工养老保险覆盖面低,不能满足农民工的养老需要,也不利于建立统一的长三角劳动力市场 根据2005年11月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资料,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的农民工总数已经超到3000万人(江苏1000万,浙江1780万,上海340万)。2005年,上海外来劳动力参加综合保险的比例为60%,江苏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为13.5%,浙江为43.5%,总体上来看,还有大量的农民工没有参加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17.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聚区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浙江制造业产业集聚区概况 在我国,作为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占传统产业总量的80%以上,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因此,要优化升级传统产业结构,就应当是以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同样,浙江制造业涵盖面甚广,渗透到绝大部分制造业,而且以产业集聚的形式出现。制造业是浙江工业的主体,在工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中分别占97.1%和95.3%,制造业的比重之高居全国各省(市、区)首位。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已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制造业大省,全部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全国第14位上升到第4位,年均增长速度比全国高出5.7个百分点。2002年,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是股市的转折年,也被称为股市的春天。上证指数从2006年1月4日的1087.85,一路飙升到4月7日1340.26收盘,涨幅23%。众多利好消息不断涌现,本文从政策因素、舆论因素、市场因素三方面分析了股市看多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更加坚固投资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福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福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602.95亿元,比上年增长50.8%。福建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产值居全国第7位,比1995年的第11位提前4位,占全国的比重为5.0%。居在福建省之前的省市有广东、江苏、上海、北京、天津和浙江。福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0.
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我们以作为低谷年的1999年(该年经济增长7.1%)为起点考察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运行,就可以看到以下重要特点:第一,就周期的构成阶段看;经济增长在合理的区间(7%~9.5%)运行的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构成。第二,在经济上升阶段,不仅在上升时间上是建国以后各个周期的最多年份,更是在合理增长区间上限线内运行的最多年份(年增长8%至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