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刚 《商场现代化》2007,(21):162-163
全面顾及、通盘考虑全体社会成员利益,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通过对农民工生活现状的分析,以及农民工在城市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阐述,探讨了如何从制度和机制上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益,即保障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权益,保障少数民族分享社会文化发展成果权益,保障少数民族公平享受文化教育权益,保障少数民族生存环境文化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这有利于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活力、促进中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鲜明基调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劳动权益缺失问题是当前我国在群众权益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不仅涉及到上亿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而且影响到社会公正与和谐,还影响到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因此,农民工权益保障是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对保障农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养老保障权益有着重要作用。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及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通过对财政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支持力度、支出结构以及中央与地方财政责任划分等不足之处进行研究,提出相关建议,以便不断完善,更好的发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动人口这一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与城市化进程交织下所产生的特有现象 ,表现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过程与城市化过程的不同步性。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缺失 ,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造成流动人口的权益受损 ,也延缓了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因此 ,必须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 ,构建有利于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6.
张真理 《现代商业》2013,(2):259-261
流动人口犯罪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城市管理问题。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要特点表现为:犯罪率较高;以侵犯财产犯罪为主,类型趋向多元化;以地缘、亲缘为纽带,犯罪组织化的趋势越来越强;犯罪人的低龄化趋势明显;犯罪动机的突发性和偶然性,犯罪目标的随意性。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应当从社会环境因素、个人因素和直接诱发因素三个方面全面分析。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应从严格保障流动人口权益、管理与服务并重、提高流动人口的文化与技能、建立全国联网的犯罪记录系统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商》2016,(3)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国家大量征用农民土地,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国家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本文围绕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论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概念、建立的必要性、产生的问题、国内外的经验以及措施,旨在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张润彬  陈妍婷 《商》2014,(6):178-179
志愿服务事业作为一种高尚、文明的社会行为和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近年来在我国取得长足发展,为增强社会保障、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以及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却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尝试以实现我国高校志愿者权益保障为目的,在分析目前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现状、借鉴境外国家和地区志愿者权益保障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的制度体系,希望通过树立志愿者权益保障理念,加快志愿服务立法、进一步完善制度保障、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对志愿者组织的指导监督、提高志愿者维权意识等途径实现志愿者权益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9.
医疗保险制度,为广大城镇职工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对保障职工权益,促进职工健康水平的提高,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等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以河南省平顶山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城镇职工医保制度中医疗费用报销和药品价格等对职工医保受益水平影响较大。进而从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筹资机制、偿付机制和提供机制等维度进行建设,以期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期,乡镇企业获得了巨大发展,为乡村社区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乡镇企业在员工权益保障方面却存在比较严重的缺位现象,制约了乡村社区的和谐。现阶段,乡镇企业的员工权益保障水平普遍偏低,通过对山东省X镇民营经济园区的30家乡镇企业及其300个员工的实证研究,发现乡镇企业的自身条件、员工的文化素质、乡土社会的特点影响员工权益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法律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的劳动保障权益得到了有效维护,是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体现。在不断加强法制建设的过程中,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就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中问题的对策,以真正保障社会各界人士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还存在很多宏观制度层面上的不完善,从而导致对女性的社会排斥。同时微观层面上企业的违法和部门的监管不力,也使部分女性就业权利和养老保障权益缺失。因此,必须对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障政策进行改革,以改革为契机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进而维护女性养老保障权益,逐渐消除各种因素产生的对女性的社会排斥。  相似文献   

13.
法治是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弱势群体政治、经济、社会权益享有不公的主要原因在于法治滞后,主要是缺乏专门针对弱势群体的部门法、对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执法力度不够、缺乏健全公正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与利益表达制度等,因此要从制定并完善弱势群体的相关立法、健全公正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与救济制度、加强执法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等方面加强法治建设,促进弱势群体公平享有权益.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项政策更加注重流动人口个人权利的保障,但在流动人口住房保障、就业政策、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现状和问题的深入剖析,阐述了现阶段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要任务,并提出了改善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孙玉 《现代商业》2011,(11):165-166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把关注民生、保障好劳动者权益摆上重要位置,从维护其劳动权益出发,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相继出台了《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目的是要构建一个和谐、稳定、持续的劳动关系,切实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是,多数劳动者却对自身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的关注度不高,劳动法律意识不强。随着市场主体和利益关系的多元化,认真贯彻落实劳动者的法律法规,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进一步提升劳动者权益保障意识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民办高等教育在教育大众化阶段有了蓬勃的发展,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升级,很多民办高等教育也开始转向追求高质量、高水平的稳妥发展模式。在这种转变中留住高素质、高水准的优秀教师人才是非常关键的。但是由于民办高校教师长期以来被社会排斥所累,其权益保障问题重重,已经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师资稳定性,形成了社会不公平和社会整合的问题。在考察民办高校教师权益保障现状,即现有权益保障不足的基础上,旨在反社会排斥的层面提出了注重建设制度保障、政府资源配置、监督体系的完善、维权组织的建立等保障路径。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是利益协调的社会,法律对和谐利益的达成具有能动功能。法律保障利益和谐的有效机制,即构建利益表达机制、利益配置调和机制、利益纠纷解决机制,是实现利益和谐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卿红 《商场现代化》2005,12(30):314-315
和谐社会是利益协调的社会,法律对和谐利益的达成具有能动功能.法律保障利益和谐的有效机制,即构建利益表达机制、利益配置调和机制、利益纠纷解决机制,是实现利益和谐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消费导刊》2011,(6):I0006-I0006
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发布的“十二五”时期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规划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改善消费环境,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管艳霞 《中国报业》2012,(24):87-89
自21世纪初以来,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和市民化是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在人口城市化和城乡结构转变的大背景下,流动人口能否在城市定居下来完成其城市化过程,对于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山商报》关于流动人口的报道为例,探讨中山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与大众传媒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