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小平农民利益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农民价值的评判是其支点;把农民的物质利益纳入社会主义改革的范畴是其突出特点;理顺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其核心;从政策上保护农民利益的实现是其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的农民利益观,对于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构建城乡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追求经济利益是企业的本质要求。而如何追求,则对国家、对社会、对消费者有着两种绝然不同的影响。因此,认真研究企业经济利益追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寻找治理对策,以扬善抑恶,实为当前之必需。  相似文献   

3.
郑能友 《企业家天地》2007,1(10):150-151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领导干部利益观至关重要。领导干部利益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条件,领导干部要掌用好权,必须树立和谐利益理念,实现角色的转化,使利益的获得与均衡符合正当性规定。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总和”的语义分析 ,认为马克思讲的利益是其主张的人的本质的内容。这可以从人性包含的个人、社会、自然之间的矛盾予以系统的理论证实。人性内因的七个要素是肉体、需要、认知、实践、活动、时间与空间。人学与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基石 ,由此可知生产力包含人、财产、知识等三个基本方面 ,知识取代财产支配社会是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利益范畴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范畴,重视研究现实利益问题既是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客观要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必然.社会关系的实质是人的利益关系,构建社会和谐的关键在于实现利益的和谐,研究利益问题,协调利益矛盾,解决利益冲突,实现利益和谐是我们研究解决社会问题以最终达到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人民利益至高无上是贯穿于江泽民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创造性地提出了实现人民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的新思路,创立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思想家围绕义利之辩、理欲之争以及民本思想等所进行的理论探讨,包含着许多积极的成分,对于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人们对什么是公共利益的理解并不相同,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现实生活中公共利益付出与享有往往存在不对称的情形;公共行政实践上公共利益自身定位与边界确定较难;公共利益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特点;公共利益是人为的一种工具性设定而非具有普世性的道德地位。深人探究并诠释这一问题的实质,需要明确公共利益既不能等同于公众利益,亦不能等同于共同利益,它只能而且必须与个人利益形成辩证统一关系。唯此才能在公共行政领域确定对私人利益的尊重以及放弃公共利益的道德优先地位,最终实现公共利益的增进与实现并完成公共行政治理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杨朋 《大众商务》2010,(16):316-317
国家利益作为国际政治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决定了国家对外战略的目标与方向。国家作为无政府状态下的理性行为体,其战略目标的模糊性、政策走向的无序性往往导致国际社会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从而令国际局势愈益紧张,甚至会引发战争。当今世界步入全球化时代,新的因素不断冲击着传统国际关系体系,国际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令新时代国家利益的判断更加困难。国际冲突以新的面貌频繁出现,直接威胁了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因此,探索国家利益理论演变并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予以发展,成为国家在当今世界制定外交战略、实现国家崛起的迫切任务。和平崛起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建设和谐世界更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回溯并完善国家利益理论,是我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时代构建和平崛起战略的前提与核心。建立以我国实践特色为基础的国家利益理论、树立和谐国家利益观,是我国未来国际政治研究不容忽视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国家利益作为国际政治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决定了国家对外战略的目标与方向.国家作为无政府状态下的理性行为体,其战略目标的模糊性、政策走向的无序性往往导致国际社会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从而令国际局势愈益紧张,甚至会引发战争.当今世界步入全球化时代,新的因素不断冲击着传统国际关系体系,国际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令新时代国家利益的判断更加困难.国际冲突以新的面貌频繁出现,直接威胁了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因此,探索国家利益理论演变并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予以发展,成为国家在当今世界制定外交战略、实现国家崛起的迫切任务.和平崛起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建设和谐世界更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回溯并完善国家利益理论,是我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时代构建和平崛起战略的前提与核心.建立以我国实践特色为基础的国家利益理论、树立和谐国家利益观,是我国未来国际政治研究不容忽视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社会自觉接受的价值认同,就必须清晰地回答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个人利益是相对独立的三种利益群,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加以调整和保护。从经济法产生的基本原因及其功能上看,其历史使命就是维护社会利益,尤其是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即经济秩序、经济安全、经济发展三位一体、和谐统一的利益整体。经济法追求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本身就是追求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追求结果公平与实质公平、追求社会整体经济协作有序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社会群体利益合理分化的客观必然性,总结和研究群体利益分化的特点及其原因,指出利益分化现状的后果和群体间利益需要调控等,来对我国社会转型期各群体的利益分化进行理性反思,以期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益协调机制提供正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邓小平的农民利益一脉相承之处在于:农民的利益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安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问题;注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以党的的政策和科学技术保证农民获得最大的利益。邓小平对毛泽东农民利益观的发展之处在于: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到关注农民的物质利益;从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到家庭联产承包的共同福裕。  相似文献   

15.
杨柳 《企业家天地》2009,(12):200-201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利益群体理论为基础,从经济关系——利益关系入手,对社会利益群体进行分析,指出了社会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分化过度的现状,特别是强调了当前社会利益群体结构的失衡及其后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利益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利益形态是与社会意识形态相对应的范畴,对社会利益形态的研究有利于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完善和自觉.社会利益形态是社会制度、生活习惯和历史传统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利益取得、分配和交换形态,它决定人们的基本价值取向,为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确立奠定深层基础。社会利益形态由基本形态、主要形态、主体形态、法律形态、权力形态、时间形态等构成,其结构是否合理以及分配是否公平直接影响社会的形象、稳定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公平正义关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高举的旗帜。当前很多方面的社会矛盾大量进入司法程序,人民期望通过法律手段讨回公道,讨个"说法",对公正执法的要求越来越高。司法必须以公平正义作为价值追求,做到尊重人权、平等相待、透明公开、遵守规则、理性选择,才能积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8.
建立耕地保护利益引导机制必要性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但形势仍然严峻。本文在总结了现行耕地保护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耕地保护制度中体现利益机制的方面,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产生这一结果的不为大家所关注的一个原因:耕地保护中利益机制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现有文献对以利益相关者为价值取向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保护效果评价进行了研究,但存在不足之处。为了克服这些不足,可以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加以改进。通过对有色金属类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利益要求分析,设计一个有色金属类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保护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该评价体系对2007年40家有色金属类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支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  相似文献   

20.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突破传统股东利益最大化财务战略目标的局限性,辨析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从而揭示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的内在根源和主要表现形式,寻求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制衡的有效路径。本研究既为补充和完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做出了有益探索,同时也为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于我国企业治理和管理实践提供了一种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