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实践哲学的创立者,他把人类知识和活动三分为理论、实践和创制。实践主要指追求伦理德性和政治公正的行为。马克思的实践是亚里士多德的劳动和实践的结合,同时又与科学理论具有统一性,这是对亚里士多德传统的一次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伦理思想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一定差别,这主要体现在他们的伦理思想核心、伦理体系构成、伦理评价标准和德性承担主体几个方面.比较研究二者的异同,对加强道德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道德教育的公共伦理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伦理稀缺是道德教育面临困境的重要外因。而良好的公共伦理环境不是自生的,在社会转型期,以社会制度引导公共伦理的生成是必要的。以完善伦理的制度安排来引导和规约人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通过道德法制化,维护公共领域的秩序;通过加强制度的执行,发挥制度的规导功能来整合人们的德性。由此,使道德教育获得公共伦理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戎俊 《理论观察》2014,(5):40-41
麦金太尔开启了西方德性伦理的复兴之路,他主张回归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论,由此出发而形成了他的内容深刻的德性观。麦金太尔德性观主要包含了"实践"、"个人生活整体性"、"传统"三方面思想,他倡导通过实践追求内在的利益,实现生活的完整性,过上"善"的生活。这一理论对于大学生的德育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婷婷 《魅力中国》2010,(22):176-176
亚里士多德的公民理论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而德性论的公民观作为亚里士多德公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述主要集中于《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一方面从最优政体的意义上规定公民的德性;另一方面从政治生活的意义上规定公民的德性。前者是公民德性论的公民观,后者是公民德性的具体规定,它们共同形成了其德性论的公民观。他在城邦公民的德性与非公民的德性之间划清界限,在一览无遗地将柏拉图的烙印暴露出来的同时,又为其对城邦公民的判断提供了更深层次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作为道德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对后世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当代伦理学术界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亚里士多德。文章主要以"Nicago Marco's Ethics"为例,试图理清亚里士多德关于善,幸福和美德及其关系的概念。进而探讨亚里士多德的德福的关系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竭长光 《理论观察》2006,1(5):28-29
在对德性与幸福的关系的认识上,亚里士多德与儒家各有不同特点,也有惊人的一致之处。深入挖掘二者的异同,对于丰富德性、幸福理论,诊治“现代人的因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是中产阶级理论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应该是我们理解其中产阶级理论的出发点。在我们建立一个共同富裕、中产阶级占主流的社会的同时,亚氏能启发我们思考这个中产社会所基于的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道德生活中有一个“知行不一”的难题。亚里士多德不同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承认该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发生,并认为非理性因素的影响、道德意志的强弱以及是否具有实践判断力等因素对“知行不一”问题有着重要影响。这些思想对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应从单纯的道德认知教育向道德认知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研究、道德意志的培养以及实践判断力的锻炼等方面侧重。  相似文献   

10.
<正>幸福一直是各国哲学家关注的重要哲学问题。在对幸福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中,亚里士多德把善、普遍的行为法则、具体的德性等与人的幸福联系起来探讨,形成了他的幸福理论。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最高的善,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人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他提出人的"幸福"存在于践行德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道德生活中有一个“知行不一”的难题.亚里士多德不同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承认该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发生,并认为非理性因素的影响、道德意志的强弱以及是否具有实践判断力等因素对“知行不一”问题有着重要影响.这些思想对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应从单纯的道德认知教育向道德认知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研究、道德意志的培养以及实践判断力的锻炼等方面侧重.  相似文献   

12.
朱蕴 《魅力中国》2011,(1):126-126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思想在其伦理学上占据着重要位置。他认为“友爱是一种德性”,这种德性之爱是最大的善。其友爱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蓉 《理论观察》2010,(3):73-74
柯尔伯格提出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论、“课堂讨论法”“公正团体法”道德教育方法、“学生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以及提倡注重“隐性课程”道德教育内容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道德教育工作探讨提供借鉴作用,提高其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柳德玉  任艳苗 《发展》2024,(2):80-83
<正>道德认同是化知识为德性的关键,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道德认知模糊、道德情感冷漠、道德意志偏弱,究其原因是道德认同的不足。我们要重视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培育,通过创新道德教育的方法手段、发挥榜样作用、丰富道德实践等方式,不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同,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5.
班杜拉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认为道德认知的获得机制是观察学习,道德行为的诱发机制是动机强化,道德推理的发展机制是自我调节,道德品质的内化是从外部控制到内部自我约束。这一理论对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启示主要是:注重榜样示范的作用;重视儿童内部道德标准的自我建构;注重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激发。  相似文献   

16.
在商业伦理研究领域,存在三种主要的研究视角,即康德主义、实用主义和德性伦理。目前,从德性伦理视角研究商业伦理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欢迎。组织德性是组织作为整体的伦理性格特征,本文通过文献回顾,介绍了组织德性的研究源起、概念界定、维度与测量、形成条件及影响效应,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在商业伦理研究领域,存在三种主要的研究视角,即康德主义、实用主义和德性伦理。目前,从德性伦理视角研究商业伦理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欢迎。组织德性是组织作为整体的伦理性格特征,本文通过文献回顾,介绍了组织德性的研究源起、概念界定、维度与测量、形成条件及影响效应,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马丁·L·霍夫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的移情与道德发展理论关注亲社会性的道德移情,他从道德移情发展的机制、方法入手,提出了人们通过移情可以感受他人的处境,促使人去帮助受困难者,实现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霍夫曼的道德移情发展理路为当今我国知行统一不够的道德教育现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对我国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凤林 《发展》2003,(5):14-16
制度伦理是世纪之交的中国学术界讨论的重点话题之一。这一问题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一是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道德危机引起对制度伦理问题的探讨,以求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问题;二是在探讨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制度伦理引起伦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共同关注。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变化就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市场经济社会是高度制度化、理性化的社会,它的秩序基础更有赖于制度力量的整合,而非个体德性力量的发挥。制度伦理不仅与伦理道德的建设密切相关,而更为重要的是它关系到社会转型的…  相似文献   

20.
柏拉图对正义涵义、实现正义的途径和方式等基本问题的阐释和论证,蕴含着浓厚的伦理意味。其独特思路是以理性为基础,将正义理念根植于灵魂深处的土壤,并以此作为论证个人道德与国家伦理实现统一的依据,最终形成了一种以追求国家与个人和谐共生为旨趣的德性正义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