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Business History》2012,54(5):768-789
The management field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OD), is said to have been invented in the mid-1950s in the USA. Some contribution post-1958 by the UK Tavistock Institute of Human Relations (TIHR), and to a minor extent, in its World War II ‘group-relations’ work is acknowledged. Otherwise, OD depicts the circle of its US ‘founding father’ Kurt Lewin (1890–1947) as its historic mainspring. A new 1945 primary source, the TIHR's originating funding proposal to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proposes all the components of OD, outside mention of Lewin et al. Thus, what was to become OD was invented in the Britain of 1945, not the USA of the 1950s.  相似文献   

2.
内生交易费用的金融发展理论与中国金融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啸 《财贸研究》2002,(1):58-60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适用于解释转轨经济的金融发展现实,以信用、技术和信息作为解释变量的内生交易费用金融发展理论框架,揭示出不同的国家之所以在金融体系类型和金融发展深化水平上存在着差异性,是由于每个国家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社会信用秩序;金融发展道路的不同取决于社会信用秩序的演化路径,技术和信息则在边际上发挥作用。并且在这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考察中国渐进转轨过程中金融改革的历史轨迹和内在逻辑,指出传统的纵向信用秩序和横向信用秩序之间、国家集中金融决策和社会分散化金融决策之间的一致和冲突,刻划了中国金融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4.
马勇 《商业研究》2003,(23):75-77
信息技术在与金融业的冲突与融合中改变着金融业的面貌。由于信息技术要素的加入和不断发展,网络银行应运而生并渐成为世界银行发展的潮流。在我国,网络银行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但平稳有序地发展网络银行是我国银行业必须坚持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的金融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东  杜婷 《商业研究》2005,(19):192-194
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保证金融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对金融发展存在着种种的限制和约束,使得金融的整体水平不高,缺乏发展的后劲。树立正确的金融发展观,合理的开发和配置金融资源,促进金融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使我国金融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浅析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璐  李丹 《商业研究》2005,(1):77-80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排斥民营资本进入金融市场。这一垄断性金融制度安排,在改革初期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进行,这一安排所带来的弊端日趋严重,已经无法继续按原有模式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我国加入WTO后,必然会在金融领域中遇到外资银行的强烈挑战,在对外开放金融业之前,也应实现对内开放,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发展民营银行。  相似文献   

7.
钟晖 《商业研究》2004,(2):27-30
在中国加入WTO这个新形势下 ,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经济、金融、法律等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分工有序的商业银行体系 ,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变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在改革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使商业银行被限制在一个相当狭窄的范围内。因此 ,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发展的经验 ,制定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原则、重点与方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银行海外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合运用事件研究法和会计指标法,对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银行海外并购事件不存在财富效应,但存在一定的股价波动效应;大部分并购案的中长期综合绩效有所提高,并呈现一定的递增趋势;若目标银行规模较小、绩效较好,并购行在并购前比其他同业更有效率,则并购更易于产生财富效应,更易于提升经营绩效;支付方式和并购交易地理集中度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不存在确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发 《商业研究》2006,(2):60-64
界定了民间金融的概念,粗略估计民间金融的规模。在分析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和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在条件具备时,有些民间金融机构愿意取得合法身份;政府应该对民间金融机构实行分类管理,达到一定标准的民间金融机构必须合法化。  相似文献   

10.
陈岗  李卫峰 《商业研究》2006,(22):156-162
IT服务管理的发展历程分为概念酝酿期、思想形成期、理论成长期、标准和方法开发完善期。IT服务管理打通了IT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结构性障碍,全面和系统地实施IT基础架构的管理,计量IT服务成本和效益,为组织IT服务外包提供指导方法。IT服务管理将向组织管理、时效管理、风险管理、成本控制管理、技术管理等方向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在组织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IT服务管理必将快速在中国得以应用,并形成一个新兴的IT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1.
非现场审计能够更加全面地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节约审计成本,也提高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使审计更加全面。我国非现场审计起步较晚,大多数商业银行都相继研发了各种适合自身情况的非现场审计系统。要想得到更加全面完善的发展,就应该借鉴国外非现场审计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的经验,并针对我国非现场审计在制度、专业人员配备问题、审计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安全和系统模型开发等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物流金融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金周转是生产、流通企业的生命线.物流金融能将物流服务与金融服务有机结合为一体,同时也将物流与资金流有效结合在一起.发展物流金融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银行金融创新的需要.物流金融正是基于物流增值链中供应商、终端用户、金融机构及物流企业等各方的共同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物流金融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正在成为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共同关注的目标.从近年来物流金融业务创新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我国的物流金融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从事单一货物质押.今后应朝着更为深入的供应链物流金融服务方向发展.从监管方面看.要从静态质押监管向动态质押监管方向发展;从客户方面看,要从流通型客户向生产型客户发展;从质物方面看,要从现货质押向买方信贷发展;从环节上看,要从单一环节向供应链全过程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汽车产销量历史性地突破了1000万辆大关,分别达到1379.1万辆和1364.5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15%。伴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汽车金融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汽车金融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王丽  徐加 《商业研究》2004,(13):130-133
经济增长和金融自由化改革刺激了银行和企业部门的扩张,投资总量快速增长,投资结构开始恶化,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下降,这一切都为金融风险埋下隐患。分析20世纪末产生的新经济,虚拟经济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因此,我国在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中应谨慎而行,并从实体经济结构和金融经济结构的调整入手,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农村普惠金融的含义及特征的基础上,本文分析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断优化,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逐步完善,但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互联网金融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但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提出一些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农村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16.
开发性金融与逆经济周期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信息不对称、银行风险偏好和资本充足监管要求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商业性金融的信贷行为具有明显的顺经济周期性.以政府主管部门为调控主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干预措施在逆经济周期调节中具有间接、被动和刚性的特点,调控效果通常并不能完全达到反映调控意图.而作为市场主体的开发性金融,在逆经济周期的调节中具有直接、主动和示范的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部门宏观调节的不足.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经济周期,国家开发银行主动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以"顺市隐于市,逆市托举市"的实践,显示并证明了开发性金融平抑经济周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潘成夫 《商业研究》2006,(14):128-131
网络的特性导致网络产品异于一般产品的供求规律,而且不同的网络产品外部性强弱的差别将导致其发展状况的差异。网络金融是基于互联网的金融创新,具有网络产品的特性。目前,网络证券、网络银行和网络保险的发展情况,表明外部性较强的网络证券和部分网络银行业务发展较为迅速,而外部性较弱的大额借贷以及保险等业务的网络产品发展较慢,可见外部性强弱的差别是导致其发展状况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金融发展、金融脆弱与银行国际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行国际化一方面会促进金融发展,另一方面也将导致金融脆弱.本文以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我国银行国际化从不同方面促进金融发展以及导致金融脆弱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对两种不同效应从整体宏观的角度进行比较,得出银行国际化正效应大于负效应的结论,从而在理论上回答了政策当局是否应当推行银行国际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The literatur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financial market development (FMD) and economic growth focuses mainly on two asp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DI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role played by FMD in that linkage. The literature is almost silent on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direction of causality between FDI and FMD. Although it has been established that FDI contributes more to growth in countries with a more developed financial market, it is not clear how FDI and FM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fill this gap in the African context. Particularly, in Africa, where stock markets experience low liquidity and less transparency, FDI can be an impetus for financial market reforms and serve as a mechanism to improve the transparency and the depth of the financial markets. Also, well‐functioning financial markets can help channel foreign investments more efficiently into productive sectors, and therefore create more value for investors, hence making the countries more attractive to FDI. In short, both FDI and FMD will impact each other simultaneously, which is confirmed by our findings. We document a bidirectional causality between FDI and FMD. Furthermore, the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results of the system of simultaneous equations also confirm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FDI and FMD in Africa. We also find that FDI contributes to economic growth in Africa after controlling for endogeneity between FDI, FMD and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20.
<正>一、房地产金融创新与次贷危机的关系所谓房地产金融就是发生在房地产领域中的货币资金的融通,即通过各种信用方式、手段及工具,有效地组织和调剂房地产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根据束庆年的研究(2008),房地产金融创新是一项系统创新,它由系统内的金融业务创新、组织结构演变、监管制度老化、创新环境改变等共同引起的。次贷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与房地产金融创新有关,它生动而且深刻地向世人展示了房地产金融创新的现实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