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人民银行开展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的回顾(一)工作背景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凸显了金融消费者保护不足的问题,引发了世界各国对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的关注。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成为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国内看,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创新日新月异,金融产品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电子化的趋势。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力量对比过于悬殊,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常常受到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自2010年开始,人民银行一些分支机构开展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金融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金融产品也愈加复杂多样,金融消费者数量越来越庞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由于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在交易中所处地位不同,掌握的信息也存在明显的不对称,导致金融消费者长期处于被动形势,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必须加强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文章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研究视角,首先介绍了金融消费者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而探讨金融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产生原因,最后从信息传递的基础理论中得到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启发,从而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思路和解决路径,推动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事实上的不平等地位日益凸显,利益冲突与日俱增,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事件频发,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已经成为各国监管当局和社会各界的共识。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长期处于弱化状态,强化银行服务监管刻不容缓。在概括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精髓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面临的现实挑战,旨在弥补缺陷并提升银行服务监管效率,进而探寻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有效途径,相关政策建议对提升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有效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金融信息安全保障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业务活动中,金融机构掌握的消费者的基本信息、交易信息若保护不利,往往使消费者权益受损,加之信息、计算机技术在金融业务中的运用,消费者面临的金融信息安全问题成为新型的安全问题,亟需相应法律措施的保护.通过考察各国相关立法制度和我国现行法律的不足,应构建消费者金融隐私权并完善相应的金融行政监督管理制度以保障消费者的金融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5.
孟玥 《中国经贸》2012,(14):113-113
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金融消费者这一全新的概念,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金融消费特性和金融机构强势性的影响,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在很多方面还存在诸多的缺陷。本文对金融消费者的概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在分析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迪  刘帅 《中国经贸》2014,(22):85-86
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涉及知情权、隐私权、选择权等诸多内容,加之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在经济实力、专业知识、产品信息方面的不对称,金融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极易遭受侵犯。本文从我国金融消费发展与现状出发,研究分析当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林可名  吕莉 《北方经济》2012,(11):89-90
金融消费者保护是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必然要求。在我国,有关部门在金融消费者保护领域也已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的纠纷和争议还较为普遍,消费者金融权益受到侵犯的事例不时出现。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纷纷立法建立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机制。在金融消费者群体迅速壮大的背景下,我国应当加快构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增强消费者对金融市场及金融机构的信心,促进金融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金融交易使消费者面临财产权、个人信息、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多方面的风险。网络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应当受到保护,但因明确的法律规范缺乏、行业监管不足,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未能落实,救济途径不完善等原因,其权利保护陷入困境。应通过设立专项立法、明确监管主体,建立金融消费者分级制度、网络金融仲裁等方式,切实维护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10.
李伟楠 《中国经贸》2014,(13):91-92
本文拟首先对金融消费者知情权进行界定和说明,认为金融消费者知情权是指金融消费者在购买金融机构产品时,应当了解产品的属性、基本信息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或收益的权利。其次,分析了金融消费者知情权是金融消费者的基础性权利及存在的必要性。再次,通过对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仍然存在着立法文件匮乏、监管缺位、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适合性原则制度缺乏细化规定等问题,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11.
齐萌 《亚太经济》2013,(2):144-148
为了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缓解金融纠纷日益增长的压力,香港设立了金融纠纷调解中心。该中心以解决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机构之间的金融纠纷为主,提高了金融消费者对于香港金融市场的认同度,增强了香港金融市场的活力。作为拓展金融纠纷解决方式的一种尝试,香港金融纠纷调解机制将为大陆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立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日本建立了中立、公正、有效、便利的金融ADR制度。该制度以解决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间的具体金融纠纷为中心,提高了金融消费者对整个金融市场的信赖程度,增强了资本市场的活力。作为拓展金融纠纷解决方式的一种尝试,日本金融ADR制度将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与立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田维博 《魅力中国》2014,(20):253-253
近年来,个人金融信息泄露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个人金融信息既是金融机构的宝贵财富,也关系到客户的隐私权和财产安全。为了规范金融市场,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应当建立、健全个人金融信息的法律保护体系。现代金融以银行为核心,因此,本文着眼于银行业个人金融信息的法律保护,以期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金融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一直以来备受到各国立法者的关注。金融消费者作为金融市场的基础,其与金融机构之间的金融纠纷能否公正、高效地解决密切相关,并影响着金融消费者对整个金融业的信心。因而,定位于独立、易获得、高效、公平合理、“一站式”解决金融纠纷的金融申诉专员机构颇受关注。文章将英国金融申诉专员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金融申诉专员机构的法律角色定位问题,以期对我国构建金融申诉专员制度的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单永 《上海国资》2012,(12):88-91
目前消费者接触的大部分零售商品都可以享受“包修、包换、包退”的三包服务,这对于维护消费者权益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消费金融服务、金融产品却缺乏专门的立法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比如反悔权、免受欺诈权、损害赔偿权等诸多权利如何得到保护是个难题。虽然目前一行三会通过增设金融消费者保护部门来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但从市场情况来看,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还远远不够。养老保险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其消费者权益如何受到保护。本期将从养老保险消费者的知情权出发,从信息披露的角度来谈谈养老保险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金融消费者"在我国尚属于新生事物,并未成为一个确定的法律概念,理论界相关的探讨也寥寥可数,且争议和矛盾不断。在现代民商法领域,弱者保护理念不断加强,在认识到金融消费者弱势地位的基础上,向其提供倾斜性保护成为法律的必然选择。但就立法现状而言,在我国要真正实现金融消费者保护,首先就必须厘清"金融消费者"这一范畴,尽量给出金融消费者清晰的法律界定,粗略划定其范围,才能解决其保护问题。而我国金融消费者其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金融行业的绝大多数领域,内容的丰富性,尤其是传统金融业务与投资类业务的较大差别使得同等保护标准不能够适用于金融消费者。因此,金融消费者类型化保护成为解决其保护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鄢莉 《辽宁经济》2014,(12):31-3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金融机构,银行的发展蒸蒸日上,这使得金融消费者的数量与日俱增。然而,就目前来看,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常受到损害,这不仅限制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其危害性不言而喻。基于此,我国相关部门以及各类银行需要对金融消费者保护提起足够的重视,并对其中的现实困境进行解决,从而为金融消费者行使其合法权益提供保障,进一步规范我国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8.
陈蓉泉 《特区经济》2012,(4):233-235
目前,金融消费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有媒体途径、政治途径、诉讼途径以及信访途径。但是,金融机构系统内部并没有给消费者提供适当的解决途径,尤其是缺乏有效的非诉讼解决机制,这让消费者的维权行动增添了不少困难。从国外的情况来看,金融消费纠纷应该是通过多种机制来解决的,尤其是应该是非诉讼机制为主体。从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层面上来看,我国应该加快金融改革以及制度设计,建立起多元化的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9.
当前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状况比较严重,给金融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在分析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现状和造成原因的基础上,由中国人民银行的各级机构协调和指导金融机构,共同做好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工作,从而确保金融稳定和金融消费者得到合法的权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就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对当前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的满意度以及对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的内容、途径等看法进行实证调查,在此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梳理,最后,就如何建立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