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2008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10年4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文章依据相关规定,结合企业在实际经营中普遍存在的风险控制点,从内部控制关键要素出发,提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 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从现实情况看, 许多企业管理松弛、 内控弱化、 风险频发, 资产流失、 营私舞弊、 损失浪费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为了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 1999 年修订的 《会计法》, 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 审计署、 银监会、 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首部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2010年4月26日, 财政部等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该配套指引包括18项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和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连同此前发布的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 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3.
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概述2010年4月,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标志着我国自《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发布以来,"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有序、方法科学、体系完备"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目标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2008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2000年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进行了比较,指出两者在内控定位及所体现的理念、规范力度、内控定义、内控目标和原则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许多方面实现了较大的突破,必将引导和规范我国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我国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随后财政部对配套指引逐一作了深入而权威的解读。至此,中国新版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基本形成。新框架相对2001—2004年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试行)和美国COSO报告,既有继承,又有突破和创新,文章基于比较视角,从内部控制的定义、要素、风险理念、核心思想等方面分析新框架的突破与创新,以期为我国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基本规范》规定上市公司于2009年7月1日实施,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基本规范》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惯例,确立了我国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框架。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基本规范》的制定发布,为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基础性、权威性的指引,必将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有利于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经过近两年的充分论证与征求意见,在2010年4月,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同时推出了三项配套指引,即《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相似文献   

8.
2008年财政邵、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从政策制度层面为我国企业防范风险,加强内部控制,促进企业规范管理提供了指导。分析内部控制施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玉环 《会计之友》2008,(22):F0002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与中国证监会等五部委在北京联合举行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会,宣布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其他国有大中型企业试行。《基本规范》的发布,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对促进我国企业及其他单位开展内部控制.防范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将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共同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配套指引》与2008年5月五部委共同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共同构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又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现结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简单谈一下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五个步骤。  相似文献   

11.
吕红舞  朱学义 《价值工程》2010,29(32):43-44
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门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进行风险评估",并"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对企业融资资金进行流动分析,就是分析企业从那些途径取得资金,又将这些资金应用到那些方面,从而分析资金来源和资金应用的对应性,考察企业有没有财务风险,有没有经营风险,有没有偿债风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应用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2004年美国COSO委员会在其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基础上,吸收各方面风险管理研究成果,颁布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Enterpris Reisk Management Framework),旨在为各国的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一个统一术语与概念体系的全面的应用指南。本文首先回顾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产生及其贡献与不足,其次阐述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最后比较分析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与《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联系与区别,以期对理解、掌握和执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常敏红 《价值工程》2012,31(17):110-111
为加强对企业内控和企业风险的管理,国家相继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内部控制应用指引》18项、《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三项配套指引。文章从集团公司的角度,探讨了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管理与控制关系,围绕财务管理的不同管控模式,就集团战略控制型下管控模式的预算编制与管理进行了论述,列举了预算管理下通常的几个误区,提出了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COSO风险管理报告--内外部关系的解读和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继1992年提出内部控制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后,COSO委员会又于2004年9月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简称ERM)。文章简要介绍了ERM的基本内容,并进一步从风险管理的内外部关系来解读新报告。最后,文章借鉴这一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成果,提出对我国修订内部控制规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该《基本规范》的出台,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其中,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改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运行的需求,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在2008年6月和2010年4月分别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20项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我国内部控制准则体系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信息生产力无法满足需求、理论与实务无法完美融合等诸多问题.通过介绍和分析日本内部控制准则体系及其首次执行的实施效果,从运用自上而下的风险导向评价方法、加强控制活动和“IT对应”、丰富内部控制报告的内容、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审计的本质等方面得出了对我国内部控制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夏新根 《价值工程》2010,29(34):132-133
科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开展科研、成果转化、科技产业等各方面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物质保障。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已成为科研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拟依据COSO报告的五要素并结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探讨科研单位应当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制度建设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会计制度,创造了若干新突破,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和实务贡献,体现了政治、经济、法律等环境对会计制度变革的影响,带给我们诸多值得深思和研究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9.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实施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内部控制评价机制的可行性.基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须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指标以及内部控制评价与风险管理整合的评价机制四个方面采取措施增强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效果.考虑职责明确,企业应从全面性、层次性和技术要求三方面合理界定评价主体;考虑评价全面性和评价深度确定评价内容;基于政府指导性和企业自主性确定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立足于风险整合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管理,即由审计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配合,在内部控制评价中应用风险管理技术并以监督作为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