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通过黄织铁路牛王洞隧道的施工实例,介绍了采用型钢支撑架及锚管注浆加固等措施,在处理隧道软弱围岩地段初期支护变形中的应用,确保了隧道初期支护变形段的围岩加固及侵限段换拱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黄织铁路牛王洞隧道的施工实例,介绍了采用型钢支撑架及锚管注浆加固等措施,在处理隧道软弱围岩地段初期支护变形中的应用,确保了隧道初期支护变形段的围岩加固及侵限段换拱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松潘隧道属傍山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约270 m,为高地应力软质围岩隧道,施工期间隧道频繁出现初期支护变形破坏、侵限等问题。因原始围岩的压实程度高,采取常规注浆加固的效果并不理想。根据隧道的围岩特性、初期支护变形及破坏特性,针对性地提出了隧道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适度蠕变后渗透注浆加固技术,有效地控制了高地应力软岩进一步蠕变,防止围岩过度变形。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广珠铁路江门隧道富地表水浅埋段典型断面围岩周边水平收敛、拱顶沉降和初期支护内力实测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分析隧道开挖过程中引起的洞内外变形,对隧道开挖过程及开挖完成后洞内支护结构的稳定情况进行评价,并分析围岩变形与破坏特征,进而提出洞内变形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7,(14):136-138
四川省汶马高速公路米亚罗3号隧道右线K163+970~+905段隧道围岩具有膨胀性,施工期间多次出现初期支护混凝土环向、纵向变形开裂,表层起皮掉块,初支钢架严重变形,部分初期支护严重侵限等多种质量问题。文章重点阐述了隧道产生初支变形的分析过程及采取的针对性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初期支护是新奥法隧道的主要承载结构,它是密贴于围岩的柔性结构,其目的是控制围岩的变形松弛。二次衬砌原则上是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修筑的.初期支护是二次衬砌的基础.初期支护大变形的整治和预防成为软弱围岩隧道掘进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大变形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化,对于挤压性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除了锚、注一体化常规的围岩加固支护系统外,还有采用可缩式支护措施。这种支护的理论依据是,当开挖引起的围岩扩容不可避免时,允许围岩发生适度的变形,这样可以降低作用于结构上的支护压力,从而减少超挖量并降低支护强度。其具体措施是适当超挖,开挖后立即架设可缩的初期支护。  相似文献   

8.
聂建省 《价值工程》2019,38(19):105-109
本文分析了超前管棚支护机理,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隧道浅埋破碎段进行了仿真数值模拟,分别对不采用和采用超前管棚时围岩的位移情况、应力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定量分析了超前管棚在浅埋破碎地层中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超前管棚"简支梁"支护效果明显;采用超前管棚注浆支护能显著抑制软弱破碎围岩的变形及沉降,减少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CRD工法与超前管棚预支护相结合的施工方法能很好的控制围岩变形,可大大满足隧道的运营安全和沉降要求。  相似文献   

9.
依托九岭隧道的设计及施工,建立小净距隧道的平面计算模型,对小净距隧道进行开挖支护数值模拟计算,并着重对其位移场、应力场、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锚杆轴力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围岩较好,开挖后整体稳定性较好,变形主要集中在拱顶与仰拱底部,应力主要集中在隧道的拱脚处,喷射混凝土的最大弯矩值以及支护锚杆的最大轴力值都出现在隧道拱脚处,塑性区较少,主要分布在中间围岩部位,因此要重点加固此部位。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7,(20):120-123
以软弱围岩特别是浅埋偏压、片理及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的隧道为研究对象,针对马湾隧道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及隧道开挖、初支后产生的变形情况,分析原因,及时采取封闭掌子面、增设临时仰拱和加固环、对初支开裂严重部位和裂缝上下2m范围采取小导管注浆加固等有针对性的加固措施,有效的加固了隧道变形,确保了隧道的稳定性;根据试验段的结果和建议在后续的施工中调整支护参数,采用简单实用的"三台阶"施工工法,顺利进行了后续隧道施工。马湾隧道初支变形分析及处置施工等技术为相应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意外情况处置提供了借签。  相似文献   

11.
高维国 《价值工程》2014,(29):144-147
分析了宝积山煤矿704运输顺槽冒顶事故原因;并基于该矿"急倾斜、高应力、破碎围岩、复合软顶"复杂地质条件,将锚杆支护挤压加固拱和围岩强度强化原理有机结合,以支护质量检测、矿压观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动态支护设计,确定支护参数;在巷道支护方案设计、巷道断面选型、施工工艺、工器具及支护材料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改进措施,并在现场应用实施,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2.
姜元龙 《价值工程》2021,40(3):121-123
本文依托成昆铁路营盘山高地应力软岩隧道,阐述了进行隧道围岩地应力的测试和变形分级及分析变形原因,并根据围岩分级及变形原理,对支护措施进行创新,采用超前导洞释放地应力,综合运用柔性及刚性支护,分级支护,加强监控量测等多种技术措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避免施工及运营期间初支、二衬被破坏,确保了隧道施工质量及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3.
张杰 《价值工程》2014,(35):118-119
本文介绍了松软岩层在原支护状态被破坏后重新采用注浆及锚网索联合支护维修加固技术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矿井开采的实践经验,分析巷道围岩的变形特征,并深入探究返修巷道的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以提高深部开采的工程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5.
孙强 《价值工程》2010,29(18):235-235
介绍了煤矿在煤巷掘进时采用煤体组合梁喷碹支护的一些做法。通过对围岩变形量的观测证实,在中厚煤层中只要选择合理的支护参数,在技术和经济上采用煤体组合梁喷碹支护方式都优于架棚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16.
张逸龙 《价值工程》2014,(23):137-139
本文论述了厚煤层底板巷大断面软岩支护技术的新尝试——"一梁三索"锚网索喷支护技术,以及支护参数。本法使用3.5m长"U"型梁"一梁三索",使顶板支护成为一个整体,通过增加支护稳定性,解决了顶煤松软、破碎,抽漏造成锚杆、锚索支护失效的问题。切眼施工时采用炮掘施工,具体施工顺序:打前探锚杆—掘进机切割上半部——临时支护——打锚杆眼,安装锚杆——铺钢筋网——拧紧螺母——打锚索眼,上锚索——上"U"型钢梁,紧固——掘进机切割下半部——打两帮锚杆——铺钢筋网——拧紧螺母——喷浆。实践证明,厚煤层底板巷大断面"一梁三索"锚网索喷支护技术是一种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17.
张松朝 《价值工程》2014,(8):312-313
针对平煤四矿己15-23110机巷高应力复合顶板支护困难问题,采用根据悬吊和组合梁理论设计的高强预应力可变形让压锚杆和均压鸟窝锚索联合支护技术,并进行了巷道围岩变形观测和锚杆拉拔试验。结果表明,该支护方式有效控制了高应力、复合顶板下巷道变形,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8.
霍州煤电紫晟煤业是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单独保留矿井,原矿井生产设计不符合设计规范,采面布置不合理,造成矿井资源浪费、开采困难,接管后给采面设计及巷道掘进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保证采区工作面的正常接续,为此,首次在采面布置设计上进行了研究,设计为条带开采,在巷道掘进155米后,锚杆、锚索支护有被拉断现象,巷道变形严重,原有支护不能满足要求,再次在支护技术上进行优化,经过反复验算、选择,确定合理、科学的支护设计,通过实践,有效地控制了巷道的变形,提高了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陈二平 《价值工程》2014,(10):143-145
隧道极其破碎兼涌水段围岩施工一直是影响隧道施工安全及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自进式锚杆代替超前小导管,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及进度的方法之一,本文详细阐述了自进式锚杆施工工艺,为今后隧道破碎围岩及涌水围岩段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