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奇  周霄 《发展》2008,(2):25-27
“劳动力地域流动”与“劳动力职业转移”是两个不同概念,不能混淆。必须引导飘摇于城乡之间的边缘农民尽快告别“亦工亦农”的非稳定就业状态,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职业选择,将职业分化转移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2.
郜淑英 《发展》2014,(5):88-89
职业农民是我国新时期农民的一个新的称谓。职业农民教育培育要纳入职业农民认定范围,实施农业职业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城市化的核心是人,是一个“化”传统农民为现代市民的社会变迁过程。这一过程极其“复杂”,不仅要实现农民职业的“非农化”,而且要实现农民居住空间的“城市化”,更重要的,还要实现农民的身份、权利、生活方式等社会角色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文件中的农民是一个大农民概念,包括牧民。内蒙古牧区为什么和如何培育新型职业牧民呢?  相似文献   

5.
刘奇  周霄 《发展》2008,(3):36-38
让农民当好农民 农民工职业定位上的不确定性,使多数务工农民既不能稳定地进入城市产业系统,也无法有力地驰援新农村建设。从我国城市的预期承载能力和农村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当好农民”依然是当下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一部分农民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逐年加快,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城市的繁荣与农村的萧条形成巨大的反差.将来谁种地?职业农民的培养就成为必然的选择.城镇化背景下职业农民培养路径有三:第一,剥离农民的身份属性,回归其职业属性.第二,农民教育培训要从实际出发,不离乡,不离土.第三,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保证农业后继有人.  相似文献   

7.
刘艳艳 《魅力中国》2010,(22):157-157
时下中国选秀节目中出现的“伪娘”现象,引起社会热议。本文从社会各界对电视选秀中出现的“伪娘”现象谈论出发,试图初探媒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媒体过分的恶炒“伪娘”,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记者社会责任理念的迷失,同时也暴露出新闻职业精神的危机。  相似文献   

8.
周君怡 《中国经贸》2014,(10):91-91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有知识,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各项政策以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开展,并培养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就如何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的作用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蒙英姿 《广西经济》2007,(3):44-44,47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审议时强调指出:“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着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实践证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发挥好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提高职业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现代农业呼唤“职业农民”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之举。  相似文献   

10.
黄泽炀 《魅力中国》2013,(28):39-39
近年来.“谁来种地”的问题成为一个肾迫而严峻的课题。本文以职业农民为例,从职业农民的定义出发,讨论了未来农村“谁束种地”的问题.继而从借鉴国外经验、培养种植大户以及设立农村经纪人等三个方面提出培养职业农民培养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那些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熟练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并且主要以务农收入作为生产生活来源,栖居于乡村或者城镇的农业从业人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要求农村在加强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政治、民主和文化建设。在此环境中,加强农民尤其是新型职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破解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期出现的农地撂荒、明日谁来种地等重大现实问题的根本出路.受众群体弱质化和劳动力城乡流动的市场非均衡化、培育机制缺乏科学设置与规范、外部社会环境的制度缺陷,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困境所在.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必须完善农村人力资本提升的教育机制与人才流动机制,建立科学的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机制,以及健全职业农民培育外部社会环境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实现社会身份转换是“农民工融入城镇”问题的重要内容,“农民工”这一称谓既表示了一种职业。同时又表达了一种社会身份属性,作为与“农民”、“城市居民”并存的第三种社会身份类型.农民工的标签粘贴和身份建构又不同于农民的身份建构。它不仅是一种国家的制度安排与自我角色认同的结果,更是一种社会各方面互动的过程建构。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整理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三大区域农民总体供给状态,并在导入职业农民的概念后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职业农民的供给情况,在对比了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及当前日本的农业科技水平后,计算得出我国农业对职业农民的需求情况,相对准确地判断出我国农民的微观情况,为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理论分析、实地调研方式,从结构——主体视角探讨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成机制。首先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生成的社会结构基础:城乡二元结构、农村社会结构、国家与农民、农民与市场的关系变迁;然后分析了既定结构下由外来小农、传统小农、工商资本下乡和大学生构成的主体在既定社会结构下转化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方式;最后指出新型职业农民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两个阶段:传统农民转化为职业农民;职业农民转化为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是未来农业的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在立足培养生产第一线急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同时,充分发挥人才聚集,综合科技水平高的优势,紧紧围绕“三农”和承德山区经济建设的实际,长期坚持开展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把学校办成了农村适用人才培养和农业推广服务的基地,办成了农民  相似文献   

17.
“白领”、“蓝领”,是以往职业人士的划分。最近,“时髦灰领”这一新兴职业的划分正随着媒体宣传而被大家所熟知。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职业族群呢?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从他们的职业发展中我们又能得到哪些启示呢?就让我们一起到“灰领”的背后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8.
农村空心化、农户兼业化、农民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培育我国新型职业农民迫在眉睫。新型职业农民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实际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应激活多方资源,鼓励和引导涉农企业参与职业农民培训,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相似文献   

19.
平晓敏 《理论观察》2023,(3):99-102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治理、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时代意义。但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培育动机尚不充足、培育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育方式较为单一以及培育保障不够健全的现实问题,应从广泛宣传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系统性设置培育内容、以多样化形式开展培育和持续性加强培育保障来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与“育”有效结合的新培育型态,助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一、对“农民特区”概念的初步界定“农民特区”,或者称“农民经济发展协作区”,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把农业、农村,尤其是农民问题的解决与邓小平理论中的“特区理论”结合起来,汲取世界有关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我国“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区、农村社会发展综合试验区、城市建设、小城镇建设等诸多经验教训,由国家法律认可、政策支持,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法,以提高我国城市化、城镇化水平为目标,以先富起来及有潜力、有能力在城镇、城市生活的农业人口为首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