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预约定价作为税法开拓的新领域,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异常迅速。与预约定价实践迅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预约定价的理论研究却异常缓慢,在中国如此,在世界亦如此。通过对预约定价的概念进行界定,建议运用法学多学科的视角对预约定价进行理论分析,并大胆把民法、行政法和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援引到预约定价中,来分析预约定价的民法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预约定价制(APA)作为传统转让定价调整方式的一种补充和替代,最先是由日本在1987年4月提出,后来由美国在1991年1月开始使用。与传统的调整方式相比.预约定价制被认为具有事先调整、降低不确定性、避免双重征税、降低征纳双方管理成本、减少争议、保护企业的正常经营等优点,同时也存在适用范围窄、评审复杂、价格难以确定、管理难度大、纳税人的经营信息缺乏有力保护等缺点。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世界上最先将预约定价(APA)应用于实践的国家,而我国的APA尚处于探索阶段。系统了解并深入分析日本APA税制,借鉴其经验,对我国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优化投资环境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中国目前预约定价安排的发展情况及总体特征,对于中国预约定价安排未来的改革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单边预约定价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防止利用转让定价方式进行逃避税的重要工具.单方预约定价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就未来的关联交易等税收事实的认定标准、原则达成的合意,属于一项执法和解契约.我国单方预约定价制度应进一步完善:制定针对中小企业的简易程序;平衡预约定价的信息保密与公开的冲突;修改起算点,延长定价安排的使用期限.  相似文献   

6.
完善我国预约定价税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和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的迅猛增长,跨国公司关联企业间的内部交易随之大量增加,转让定价行为引发的税收权益问题日益尖锐。  相似文献   

7.
转让定价是指关联企业在内部交易中不按照一般市场价格的定价,其主要目的是将整个关联企业的纳税额减少到最低程度。尽管各国政府不断加强对转让定价的管理,但跨国公司通过转让定价避税的现象却一直广泛存在。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估计,60%以上的跨国公司之间的交易存在转让定价。转让定价扭曲了国际收入与费用的分配,一方面会影响到纳税人与各国税务当局的税收征纳关系,另一方面会影响到纳税人所在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利益的分配关系。因此,各国政府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转让定价税制,对转让定价进行某种矫正,以调整跨国公司关联企业…  相似文献   

8.
黄国龙  李传喜 《涉外税务》2007,232(10):32-36
作为解决关联企业转让定价问题的一种方法,预约定价出现较晚,人们对其了解也较少。本文在简单阐述预约定价安排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预约定价的优缺点,并结合我国预约定价的实践,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预约定价安排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预约定价安排在全球的历史沿革、发展与展望,分析了预约定价安排在实际开展中的难点及在中国的开展情况,并提出了中国税务机关预约定价安排税收管理方面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1998年首次引入预约定价制度,十年来虽然历经修改与补充,但仍然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具体表现为:法律层级偏低、具体规定上不够完整和合理、某些政策空白点导致无法可依、相应的配套措施及管理能力滞后,等等.因此,我国应针对问题找出应对的措施,以期我国的预约定价制度向更新、更深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归纳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五个特点,结合上海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实践运作,从供给和需求两个维度,总结了监管、公共和市场服务三个领域的五个典型应用模式,即行政监管、政府补贴享受、福利人事政策、第三方征信机构服务、特定人群风险防控,并进一步探讨运行中普遍面临的转授权和市场化运营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使用利率互换套保债券时,投资者可能因客观约束无法实现期限匹配,或者希望主动暴露期限利差敞口增加套保组合收益,这时利率互换的期限选择成为管理者无法回避的问题。比较不同期限的利率互换套保效果,可以转化为一个利率互换曲线交易问题。本文使用交易最为活跃的1年期和5年期的利率互换品种,对其套保组合的相对收益进行分解,分别探讨其对相应套保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Recent theoretical work on the bid-ask spread asserts that the dealer should widen the bid-ask spread when he or she suspects that the information advantage possessed by informed traders has increased. Thus, the dealer's spread can be employed to test for an increase in information asymmetry prior to an anticipated information event.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earnings and dividend announcements, which have been documented to be information events. The authors study three groups of announcements: (a) joint announcements—i.e., earnings and dividend announcements that are made on the same day, (b) initial (first) announcements—earnings or dividend announcements that were not preceded by another announcement in the prior thirty days, and (c) following (second) announcements—those announcements that follow the first announcement by at least ten days but by no more than thirty days. The authors find a strong increase in information asymmetry only before the second announcements and virtually no increase before the joint and first announcements.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there is, on average, normal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fore announcements, but that the dealer will suspect a nonroutine announcement (with an attendant increase in information asymmetry) when the second announcement is separated from the first by more than ten days. Other possible explanations for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outlined.  相似文献   

14.
15.
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红光实业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122,自引:6,他引:122  
刘峰 《会计研究》2001,(7):7-15
本文对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违法造假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以四川红光实业公司的案例为分析对象 ,从我国现有制度安排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认为 ,现有的制度安排本身排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并诱发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本文分析的政策性意义在于 :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不仅仅是一部《会计法》或相应的会计技术规范所能解决的 ,相关的法律制度安排等才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治本之举  相似文献   

16.
郦浤浤  梁凌  王礼 《银行家》2008,(6):118-121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银行间的竞争已从前台逐步转向中后台,在流程的控制与再造、资源的运用效率等方面开展深层次的竞争.  相似文献   

17.
以链家房源风波为契机,本文从管理控制视角研究了成长型企业的危机管理,并构建理论框架以捕捉这一动态过程。基于案例分析,本文提出四个推论:(1)滞后效应:成长企业内部,边界控制系统的发展倾向于滞后于绩效控制系统的发展;(2)松绑效应:宽松的战略边界另一方面则有利于企业进行盈利模式创新;(3)连锁效应:一种边界控制系统的问题被暴露,会导致另一种没有直接联系的边界控制系统的问题被暴露;(4)前景效应:危机企业的紧急管控措施有助于利益相关者恢复对其价值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