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是以行政手段为主来治理经济“过热”,那么可能会付出“体制进步迟滞”的代价  相似文献   

2.
赵晓 《中外管理》2014,(6):26-26
在新推出的"微刺激"举措下,真正重要的"调结构"正悄然沦为政策附属品。近期,从中央到地方各类扛着"稳增长、调结构"大旗的"微刺激"举措密集出台。这些政策的效果会怎样?我是不太看好。"微刺激"的软肋大家对中国经济走下坡路的原因还存在认识上的分歧。乐观派认为,  相似文献   

3.
《中国总会计师》2012,(2):32-33
近日.一起由民间借贷引发的案件引发了经济,法律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由此.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民间借贷”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相似文献   

4.
在经历“难产”之后的创业板会不会顺利“分娩”,成为纳斯达克之二呢?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08版牛市宣言”第一人的“股市战略家”吴国平—  相似文献   

5.
连日来,温州企业主接连“跑路”,甚至跳楼的案例也屡有所闻。当或真或假的消息满天飞之时,一种恐慌性的情绪正在温州弥漫。民间信贷的高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真切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2003年以来,国家逐步放开了民间小额信贷的限制,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民间信贷产业得以快速发展。但随着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在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资金通过正规融资渠道受到约束与制约时,民间融资日趋活跃,规模逐步扩大,而其具有游离于国家正规金融之外,以取得高额利息回报为目的的特性,决定了民间融资往往与正规金融逆向而行,对国家货币信贷政策的实施产生抵消效用,  相似文献   

7.
对于温家宝总理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的讲话,市场有一种简单化的理解是,中央政府为了保证经济增长,对早些时候严厉、坚定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可能会有所松动。比如,或默许一些地方政府的“软托市”政策。对于这样的理解。显然很有论辩的必要。提出把“稳增长”放在重要位置,当然与近来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民间借贷“阳光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资大省”浙江通过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正在逐步实现对50亿民间资金的“收编计划”,建立起直接的“供需要道”。这一试点,不仅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也拓展了民间借贷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地产业过热发展的影响下,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途径是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严格控制,这对于原本非常困难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无疑是雪上加霜。在生存与发展的重重阻力下,中小企业便将融资的目光转向正在迅速发展的民间借贷市场。由于我国相关的民、刑法律之间的制定时空和条件存在一定得差异,导致法律条文之间的衔接断层,这就使得有关民间借贷的法律条文本身晦涩难懂且前后有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0.
如果盘点近段时间媒体上出现最多的一个字,那么“荒”字可以当之无愧地上榜。比如劳动力市场有“用工荒”,资本市场有“钱荒”,建房要面对“地荒”,用水用电用油则有“水荒”、“电荒”、“油荒”……在这一系列“荒”的背后,中国的经济究竟出了什么漏洞,这才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按照字典的解释,“荒”即意味着短缺。短缺曾是计划经济体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一举改变了短缺经济的面貌。  相似文献   

11.
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甚至开始出现萎缩迹象时,另一个"市场"似乎正在悄然兴起和发展中。最近的手机信箱,经常被一个又一个内容大致相同或相近的广告短信所占据:"在本市为资金短缺的个人与企业提供贷款,月息3%";或者"诚信集团在本市长期发放个人及中小型企业贷款免担  相似文献   

12.
王德培 《上海企业》2011,(11):42-42
王德培在2011年经济形势专家交流会上谈:股市上半年的纠结、僵局并非只是紧缩政策惹的祸,股市制度层面建设的滞后以及市场资金配置的嬗变同样不容忽视。其实中美股市的复杂波动都具有周期特征,中国股市大周期8年左右,中周期4年,小周期1-2年;美国股市则在人口和消费周期作用下形成40年的大周期,在企业投资影响下形成10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草根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制度安排,顽强地在夹缝中生存,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和民营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草根金融也异常活跃起来,其规模也越来越大。愈演愈烈的地下金融背后蕴含着  相似文献   

14.
就实体经济而言,中小企业之所以告别实业,乃是因房地产为代表的炒作的泡沫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向虚拟领域,整个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恶化。中小企业产业空心化和投资炒作,正逐渐变成随时可能爆炸的地雷,实体经济岌岌可危!民间借贷之于中国,今日已是"谈虎色变"!  相似文献   

15.
梁红 《中国企业家》2008,(15):95-96
“漫天飘雪,异常寒冷。”有人用这句话来描述信贷紧缩下的经济冬天。  相似文献   

16.
《企业世界》2005,(11):17-17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在由商务部外资司主办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健康发展论坛”上提出,对开发区占地问题,可以采取“总量控制、调整结构、面积转换”的办法,不宜搞“一刀切”。他说,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在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政策的过程中,一再强调必须制止滥占耕地、盲目扩大开发区的现象。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对开发区占用耕地进行严格控制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第二季度在区域内调查显示,有89%的家庭(或个人)和56.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温州市官员表示,目前温州民资已逾6000亿元,它主要在银行体系外运作,且总量每年以14%的速度增长,投资需求大,冲动强。  相似文献   

18.
发生在温州的民间借贷危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温州欠债老板或出逃、或跳楼自杀,引来国人一片“惊呼”。更令潮汕地区的民企老板们深思、感慨。而许多人也不禁会发问:同样是民营企业聚集的潮汕地区,会出现“温州式”的信贷危机吗?潮商也会欠债“跑路”吗?为此,《潮商》杂志编辑部分别采访了金融界、企业界人士及经济学家,与大家一...  相似文献   

19.
《新远见》2009,(1):87-88
继年中放开小额贷款公司的全国试点后,民间金融"阳光化"更趋明确——《放贷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方案目前已提交国务院,最快可在2009年出台。不过,有"中国小额信贷之父"之称、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则表示,小额贷款公司和放贷人条例在诸多规定上可能有重叠和交叉,但不能完全等同,应该让各自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过热”还是“不热”?企业家自己判断错了不要紧,就是一个企业的损失,如果是国家错的话,损失就大了,这个损失谁负责?有没有宏观调控失误问责制?如何看待宏观经济形势,两会期间,本刊特邀请部分企业家和学者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