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梁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煤、铁、铝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吕梁地区已逐步形成了煤焦、冶炼、化工、建材、酿造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六大支柱产业,其中煤焦,冶炼、化工、建材等能源原材料工业的比重占到了 70%以上,呈现出明显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征。在全国,全省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潮中,立足吕梁产业发展的现状,我们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定位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上,以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为突破口,全面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按照这一思路,全区初步筛选出潜力产品项目 126项,…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推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五大结构调整。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调整任务。撤地建市后,吕梁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结合吕梁实际,高瞻远瞩,与时俱进,适时提出了“以民营经济为主,全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城乡统筹一体化,区域经济特色化”的“一主三化”发展战略思路。我认为“一主三化”发展战略,是我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和主攻方向,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市经济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作为发展改革部门,要紧紧抓住“一主三化”这个主题,深入研究,选点定位,细化目标,切实做好发展和改革这篇大文章,全方位深入推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3.
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知识经济已经开始以不可阻挡的趋势介人人类的社会生活,高科技产业天方夜谭式的几何激增速度,在造就了一个个“微软神话”、“网景神话”、乃至“联想神话”之后,也使得“知识经济”成为国人们潜意识里的“自留地”。那么究意什么是知识型经济呢2知识型经济概念“知识型经济”比较确切的概念是“以智力资源的占用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换句话说,“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依托的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它…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壮大县域经济”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指导精神、平安县委、县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这个总目标,开拓进取,提出了“抓大工业,大抓工业,全力抓工业”的思路,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的指导思想,切实强化了工业强县的主导地位,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目前,全县工业经济区有上滩工业区、大寨子工业区、三合工业区、互助路工业区等,有工业企业22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家。经过多年发展,现形成了以硅铁、碳化硅为主的冶炼业,全县现有硅铁企业3家,年生产能力18000吨,碳化硅企业3家,年生产能力13000吨;以砖瓦、水泥构件为主的建材工业,年生产能力1.12亿块;以水电开发为主的电力工业,现有小水电站2座,装机容量43.50千瓦,年发电量2600万度。截止2004年底,全县共完成工业总产值6.71亿元(现价),增长23.6%,逐步形成了铁合金、碳化硅(微硅)等特色产品,为平安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添了后劲。  相似文献   

5.
一、现状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滚动发展,特别是从96年以来连续五年实施“项目牵动”战略,我县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整体水平和效益比过去有了显著提高,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县域经济进入了相对较快的发展时期。形成了以冶炼、铸造、建材、化工、玻璃加工、煤焦等为主的支柱产业群体。  相似文献   

6.
《山区经济》2006,(5):F0002-F0002
吕梁山上八县,区是山西乃至全国的贫困县集中分布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居住分散,经济发展滞后,电力工业历史欠账严重,发展较为缓慢,对此,山西国际电力集团吕梁分公司结合吕梁区情,以“发展地方电力,振兴吕梁经济”为已任,变压力为动力,奏响了一曲曲催人奋进的时代凯歌。  相似文献   

7.
许维泽 《开放潮》2005,(8):40-42
丰泽区城市经济发展现状。1997年建区以来,丰泽区委、区政府发挥优势,勇于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了一条“以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路子,全区城市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4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34.46亿元、8.07亿元和4.33亿元,分别是建区时36.2亿元、1.69亿元、1.16亿元的3.71倍、4.78倍、3.73倍。  相似文献   

8.
《山区经济》2005,(2):10-13
2003年7月,市委遵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站在吕梁未来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建设新吕梁的奋斗目标和“一主三化”的发展战略。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这一发展思路已经获得全市上下的普遍认同,形成了积极探索的舆论氛围和奋力争先的工作态势。相对于“以民营经济为主”和“传统产业新型化”、“区域经济特色化”、“城乡统筹一体化”是一个全新的高难度的课题。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制度、体制、政策背景,加上我市处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实力所限,实行“统筹”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因而迫切需要摸清底子,批准问题,提出对策,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参考。据此,市政协组织部分常委就“城乡统筹一体化”进行了专题视察和调研,形成了《关于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建议》,并经2004年12月29日的市政协一届三次常委会审议通过。本刊转载其中的几点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没有兵团工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兵团的现代化”,这是以农业为主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需求。农八师150团作为兵团的经济强团,实现团场以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为主转变,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团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张礼铜 《特区经济》2001,(12):22-23
一、龙岗区工业外经经济结构特点 1.投资结构。龙岗区投资结构呈现总投资以外资为主,内资中以集体为主,投资行业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三个为主”的特点。200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47亿美元,在实际利用外资中,“三资”占54.11%,来料加工占……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吕梁国有工业企业的发展进入攻坚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经济的增长应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前提,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2.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杨伟民司长在其相关的大会上表示,“十一五”期间中国产业结构将立足结构优化提升产业发展,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局面,从以工业经济为主转向以服务经济为主。  相似文献   

13.
广西是农业大省,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在县域的发展十分落后。大力发展县域工业,提高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加大工业对县域财政收入的贡献率,是壮大广西县域经济的源动力。广西县域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路是:强化“工业强县、工业强市”观念,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机制,加快县域企业转机建制;以开放为突破口,积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建好县域工业区,引导产业集聚;实行“三化”联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吕梁分公司作为吕梁最大的寿险公司,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造福吕梁大众,振兴民族寿险业”为己任,把握市场脉搏,抓住发展机遇,积极致力于市场空间的拓展和服务品质的提升,业务发展步入发展快轨道,员工队伍不断壮大,公司实力日益增强。九年来累计为全市12万人次支付各类死伤、伤残、医疗、养老及满期给付金1.6亿元,为全市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吕梁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奋斗目标,抢抓机遇,团结拼搏,加快推进“两区开发”,全力实施“双百双千”项目大会战,使市域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良好的运行态势,总体经济高位运行,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为吕梁市“十一五”时期经济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工业也日益繁荣,“网红”文化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而产生,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产业。本文以“网红”文化为研究对象,以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为视角,探讨当下中国“网红”文化发展现状,并借助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揭示“网红”文化工业特征并对其进行批判性反思,从而推进我国“网红”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包头市工业经济结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资源型和初级化,工业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并高度依赖钢铁冶炼和煤炭  相似文献   

18.
蛟潭区位于景德镇市西北部,是典型的老区、边区、山区、林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蛟潭区委、区政府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了以林为主发展经济的方针。1981年,他们制定了一套“服当地水土”的林业经营责任制,得到领导的支持和群众的拥护。7年来,他们“靠山吃山,吃山养山”,振兴了林业经济,促进了农业生产,1987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可达1亿元,人平833.3元。以森林工业为主体的工业总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4%,突破了以农为主的格局,开始由“温饱型”经济向“富裕型”经济过渡。  相似文献   

19.
由吕梁地委政研室和吕梁行署计生委于1998年联合举行的“人口问题和吕梁发展”研讨会收到的140余件文稿,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吕梁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艰巨性。薛凤奎、穆改平、徐德、赵秉等同志的获奖论文已在《山区经济》杂志刊发,本期发表刘清大、施国祥、赵宝莲等11名同志的文稿,以便与关心吕梁人口与经济发展的人士商榷。  相似文献   

20.
李秋文 《老区建设》2010,(11):18-20
鄱阳湖生态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横峰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横峰将乘势而上,以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战略,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目标,着力优化经济结构、优化政务环境、提升人口素质,奋力推进“1122”工程,加快推进“现代工业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