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云 《农业经济》1994,(12):10-13,28
完善改革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思考汤云我国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土地经营制度是农村经济的基本制度,怎样完善改革农村土地经营制度,使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完善改革土地...  相似文献   

2.
动态     
发改委: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发展改革委今年将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和调控机制,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背,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点分析我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信贷风险的现状及其成因,并在政策调整、制度建设、运行机制完善、管理措施加强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推进农业发展银行的规范运作。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已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会计、税收、金融体制等改革就更显得迫切和必要。此外,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将逐步接轨,同样要求加快我国会计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5.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林地承包到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使农民真正拥有林地的经营权,林木的所有权及处置权和收益权,这是农村家庭承包制度从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是农村改革的又一里程碑,必将极大地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本刊现全文刊登,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科 《浙江林业》2008,(7):10-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现代林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对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它有利于促进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破解“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部署。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改革。要着眼于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推进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加速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今年要在主动参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同时,重点推进四项工作:一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首要的任务是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要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和发包方的行为,落实好农民对承包土地的…  相似文献   

8.
信息瞭望     
《农业发展与金融》2012,(4):117-118
政策风标■2012年将重点放开对社会资本投资限制国务院日前召开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讲话。他强调,2012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点放开对社会资本投资的限制,打破垄断,扩大开放,公平准入,鼓励竞争。二是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完善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制度,完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重要环节,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在推进这项工作中必须坚持鼓励规范并重,有序推进流转。  相似文献   

10.
推进以土地为主体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举措。不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更合理、更有效地配置农村资源,是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也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30年前,中国农村的第一次改革由土地制度改革破题,实现了土地的由“合”到“分”;30年后,第二次农村改革提上日程,土地由“分”到“合”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2.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新一届中央政府简政放权的“当头炮”和“先手棋”,已经成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口。通过执政理念的转变、机制的创新、改革动力共识的强化和严格依法审批,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并将群众满意度内化为检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的标准成为我们必须要做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代漕运改革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琦 《中国农史》1996,15(1):48-55
所谓漕运改革,是指已有的漕运制度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或封建朝廷面临财政、物质供应上的危机,或潜运系统积弊已深,在这种形势下,封建王朝对港运采取的一系列兴革举措。中国历史上的潜运改革,始于统一王朝下的南粮北运时期,即隋唐时期,此后历代均有,其中唐、明、清三代最为突出。历代潜运改革体现出如下鲜明的特征:1.漕运改革总是与理财安民紧密联系的,其中又以理财为先;2.明中期以前的漕运改革重于制度完善,明中期以后的漕运改革则主要是挽救潜运危机;3.历代漕运改革的社会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相似文献   

14.
四川集体林权改革中的补偿与经营制度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森 《农村经济》2012,(4):47-49
四川集体林权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主体改革,逐步开始建立和完善配套改革部分,积极探索林权流转和林业经营的新型模式.然而,在此过程中原有的诸多制度性障碍仍然制约着林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本文将从补偿与经营制度障碍的层面,着重分析集体林改后农户最切身相关的林业补偿和经营问题,尤其关注林改后国家公益林建设、林业经营产业和规模化、森林资源保护等问题,并提出推进四川集体林权改革的对策建议,对进一步完善四川集体林权改革在补偿与经营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是,按照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村公益事业健康发展。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了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原因,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以后,农村市场化改革具备了物质、制度、社会和认知条件。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经历了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市场经营机制、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和深化市场体制改革五个阶段。通过改革,中国农村市场体系逐渐形成,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运行机制逐渐完善,调控体系逐步健全,品牌格局初步显现,法律法规逐渐完善。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是重视农民、依法实施,尊重市场、适时调控,找准症结、平稳推进;教训是不当干预、徘徊反复和局部照搬等。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是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革以后农民和政府为解决农村生产要素和农产品剩余问题而采取的应对策略,主要是使“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作用,实质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相关主体基于客观需要和利益诉求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博弈互动的过程,核心是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当前,中国农村市场尚存在市场发育缓慢、一体化程度低、政府越位缺位、市场运行不畅和交易费用高昂等问题,原因在于改革难度加大、制度障碍突出、公权缺乏监督、市场环境欠佳和小农户经营的约束较大。  相似文献   

17.
尽管受制于利益集团、电力企业制度改革、能源市场及监管体系尚未完善的制约,电价改革难以快速推进,但面对日益突出的煤电矛盾,除了改革别无出路。  相似文献   

18.
创新体制机制,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要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快农村改革步伐,重点解决城乡分割、城乡之间要素分配不均、农村管理方式滞后等突出问题,着力建立城乡互动、平等发展的有效机制。着力建立要素合理配置、产品有序流动的市场体系,着力建立职能明确、运转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全面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要进~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己经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但改革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要根据全部取消农业税后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围绕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酝酿已久的住房制度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住房分配由实物转为货币化,其账务处理也由计划经济下的住房基金同企业营运资金双轨运行转为市场经济下的将企业出售住房收入和补贴等支出纳入企业损益,同时与企业经营效益挂钩。为了积极推进住房制度改革,规范和指导住房分配货币化过程中的账务处理,财政部先后下发了财企[2000]295号《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的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0]878号《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的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补充通知》和财会[2001]5号《企业住…  相似文献   

20.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在部分地区进展相对滞后。利用制度变迁及制度配置理论,分析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困境的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困境的主要特征是部分地区小农户对农业水价提高的接受意愿较低,客观上造成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难以发挥作用。该困境的核心成因是奖补政策无法缓解改革中的小农户风险,具体表现为:小农户对已有非正式农业用水制度的路径依赖,催生了对农业水价新制度的适应风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相关初级制度不够完善,加剧了农业水价提高后小农户的生产和生活风险。提出应因地制宜地设计农业水价改革的微观主体管理模式,将生存灌溉补贴和农业保险补贴纳入奖补政策,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