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吴鹰 《浙商》2012,(2):26-26
从投资来讲,最不值钱的就是钱。PE也好,创业者也好,不要去看短期利益,而要去看这些企业能不能给你提供价值,能不能做一个好的引导。 因为我们这个团队以前都是做企业的,所以我们很愿意跟创业者一起做很多事情,但不是干涉他们具体经营管理的事情。我想强调一点,我们这些PE也好,创业者也好,不要去看短期利益,也不要说谁比你的利润高就跟着谁做,其实从投资来讲,最不值钱的就是钱,因为每个基金都有钱,这是一个共性的东西。实际上更要去看这些企业能不能给你提供价值,能不能做一个好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融资的哲学     
正各种投资人都会对你推销说我能帮你这个、帮你那个,要记住,这个世界上能帮助你的只有你自己。决定是你自己做的,要对自己负责任。绝大部分创业都是失败的什么是创业?屋子里一共有100个人,给这些人7个苹果:6个青苹果,一个红苹果。你问创业者:兄弟们,谁觉得自己能拿到红苹果?会有20到30个人说自己能拿到。再问有几个人认为自己能拿到青苹  相似文献   

3.
尽可能多的外包,这是很多创业者取得巨大成功的绝对商业机密假如你是个野心膨胀、跃跃欲试的人,想在一年中赚到一千万人民币,来证明自己事业的成功或者完成某种梦想,你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吗?  相似文献   

4.
李彦宏 《创业家》2011,(7):93-94,96
泡沫破灭并非世界末日,它是对创业者最大的考验。作为过来人,百度创始人、CEO李彦宏要告诉你的经验是:既要想清楚利弊,又要能够经受各种精神困苦,要扛得住压力,同时要排除诱惑,才有可能成功。我问很多人你将来想做什么,他们都会说我想做什么,成就什么样的事业。但是我要说的是,从现在到最后实现理想的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市场在变,想法有可能也会变。你问过自己下面这三个问题吗?  相似文献   

5.
王石 《创业家》2009,(11):16-17
要想把公司成功地交出去,就先得把那些职业经理人不可能搞定的"雷"处理掉首先,我不是很赞同你提问的表述。如果如你所述,所谓的创业者就是给些股权来扮演你之前的角色,这其实没有抓住问题的要点。现在,不管是你接着做,还是让儿子、职业经理人接班都不能算做创业了,你不能创到60岁还创业啊。  相似文献   

6.
《致富时代》2013,(6):53
普通创业者追逐的只是潜在的客户,而一位领袖创业者追求的是忠实的客户。一个普通创业者开始创业可能选择的只是一个看好的领域,而领袖创业者选择从自己精通的领域出发开始创业。当你开始创业,在所在领域里,你想跻身于被公认为行业"领袖"、"佼佼者"的那1%的成功创业者吗?要成为一位领袖创业者需要在以下9方面做到极致——1.对于你选择创业的领域要充满激情如果你对你所选择的领域、所做的事业充满激情,那就意味着你愿意为此付出任何努力,克服任何困难直至成功。  相似文献   

7.
<正>我一直认为创业失败是必然的,创业成功才是偶然的,能走到最后的企业绝对是凤毛麟角。所以我建议创业者,千万不要一开始就认定这个事马上就能成功,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合理的期望值。我发现如今许多刚刚创业的人,他的自我评价就像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自己的这个创业项目怎么看怎么美,怎么看都觉得自己是马云,就是下一个BAT,但是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倒过去想这个事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刚需。我每天平均收到50个商业计划书,但我认为目前绝大部分的项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子商务》2008,(9):94-95
经常有人问我,德丰杰投资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你们的投资标准是什么?我想告诉他:首先,德丰杰投资的团队必须要有激情和能量,要有英雄式的人物以及领导力。我每次都会问创业者:“为什么你要做这件事?”这个问题能让我了解创业者追求的目标是什么,以及他们对事业是否满怀激情。因为激情是成功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相信未来     
马云 《华商》2014,(21):1-1
1995年我离开大学的时候,我告诉校长,我要做个创业者,做互联网。他问我:什么是互联网?我回答:我也不知道,他听我说了两个小时后告诉我:我知道你想有一番作为,我不懂你做的事情。不过如果十年后你想回来,那就回来。我说:好,十年以后,如果我想回来,我会回来的。作为一个老师,你永远会相信未来。  相似文献   

10.
简江 《创业家》2015,(3):116-117
你是为创业而创业还是在追随内心深处的声音?这将决定你创业的最终结果。最近一年,几乎每个月都有好几个朋友找我聊天,聊他们创业的想法。在我看来,只有一小部分人想明白了他们真的想要做什么,大部分人只是为创业而创业、为机会而创业,这样的创业多数难以成功。兴奋点决定成败我在五年的投资生涯里,在极早期见过好几个后来市值10亿美金级别的创业者,1亿美金以上的要更多一些。他们经历背景混杂、风格各异,  相似文献   

11.
<正>今天我想给大家说一些真的东西,一个是创业0到1,一个是我踩过的坑。我自己对事业的理解其实就是一句话:人死了,这个事儿还在。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讲,不要在乎你的项目是不是互联网,我觉得这个没有意义。以前我也特别在乎我的事业一定是互联网的事业,是包水饺的、小龙虾就不干,觉得这个太low了。现在怎么样?哪怕你开一个餐厅,你能够借助今天的科技,利用互联网的一些技术、思维来做。如果你能把它做大,如果你死那一天,这个店还在,我觉得这个事就叫事业。一、创业0到1我们今天谈0到1其实是两个概念,一个是思维,一个是阶段。我个人认为一个企业的进步是二维的,分别叫平行进步和垂  相似文献   

12.
未来的创业者,最重要的素质,我觉得需要两个:第一是他个人的悟性,没有悟性的话你应该去打工,不一定去做一个创业者;第二,他要很勤奋能吃苦。这两个加起来,我觉得他就成功了一大半。  相似文献   

13.
王兴 《中国商人》2020,(5):62-65
不要因为某个问题很重要就停下来解决问题2003年,我从美国回来开始创业,过去这十多年我一直是创业者的状态。我折腾了十几个项目都不太成功,直到创立美团。美团从2010年到现在发展得还算顺利。这一路走来我有很多经验、心得想与你分享,但请记住,没有哪一条经验是完全能够适用的。不管是我自己的经验教训,还是别人的总结,每一条看似正确的建议,在实践过程中你总能找到很多反例。对创业公司来讲,发展速度和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硅谷有一句格言,有点粗俗但非常直接:Keep growing,fuck everything else(只有增长是重要的,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相似文献   

14.
这个机构就像一间没有墙壁的房间,所有内容你似乎都能看得清楚,但是你无法了解,这些内容是怎样产生的。我想做一个预言,预言一本卡马乔中国经历的书籍,将会在一年之内出版。这几乎已经是媒体的套路,不论这些国际友人在中国的工作经历成功与否,都会以文本方式留下自己的足迹和千层万重的感悟,以及对各种谜团和矛盾的解读。米卢在中国行程还没结束,就催  相似文献   

15.
《中国商人》2022,(Z1):22-25
<正>不要因为某个问题重要就停下来解决问题2003年,我从美国回来开始创业,这十多年我一直是创业者的状态,折腾了十几个项目都不太成功,直到创立美团。一路走来我有很多经验和心得想与你分享。但请记住,没有哪一条经验是完全能够适用的,每一条看似正确的建议,在实践过程中总能找到很多反例。  相似文献   

16.
我鼓励大家创业,但鼓励大家创业不等于盲目创业。对于想创业的人,我对他们的提醒是:不要被成功企业所编写的创业故事所迷惑,因为那里讲的都是一个企业成长过程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最精彩的部分。你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学习。作为创业者,有5个很基本的做事方法必须遵循。[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人醉书香     
《中国对外贸易》2010,(9):94-95
名人推荐理财是为明天的生活存储今天的财富。"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是每个人都应该关心的问题。流畅的行文,精实的内容,中肯的建议是好书应有的三大特点,这本书全都包括了。这本书能让你成功跨越穷人和富人的分水岭,我希望大家都来看看这本书!如果你现在20岁,请一定要看这本书。  相似文献   

18.
<正>科技领域更迭太快选择传统行业所有好的品牌都是要做到极致,在产品体验上精耕细作,最后就成了名牌。极致的东西自然能快速传播。恰如一批85后创业者,比如马佳佳、黄太极、大象。这是很好的一种做事方法。其实对于一个传统产品,做迭代也不难。比如说做两种煎饼果子看哪个卖的好。我离开拉手的时候,是想用互联网的方法做传统领域。当时为什么没有做高科技这块呢?是因为我看了三段BBC纪录片。一个是讲LV、Gucci这些大品牌。现在来看,两三百年了。第二个将的是食品,可  相似文献   

19.
无惧失败     
有一阵子,在国内每6周就有一本关于我的新书出版。这些书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然而我看了一本,它把我写成一个从不犯错误的人,好像我是一个神而不是一个人。事实呢?我失败过许许多多次。人人都喜欢谈论成功,但我认为从失败中获取的经验更为宝贵。我不知道美国球迷怎么想,但在中国,当你得了30分,球迷就想让你得40分,当你拿了40分,他们就要50分。我在NBA的第一个赛季刚结束,中国报纸  相似文献   

20.
张远  辛建军 《创业家》2011,(8):162-163
如果你想做个小生意,赚个几百万,那你越现实越好,但如果你想干成大事业,那就先脱离现实吧,去想除钱之外的更多问题。最近大家都在说一句话:坚持住,不倒下才是企业成功的唯一必要因素。凭什么别人倒下了,就你不倒?2008年,IDG给我们投了第一轮资金。之后有一段时间,我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我不知道这钱该怎么花,公司也还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那时候的我心态特别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