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目前世界上的公司治理模式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市场监控模式;另一种是以德日为代表的内部监控模式。英美模式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1)在公司股东构成中,机构持股者占主体,股权比较分散;(2)外部治理机制发达;(3)外部董事在董事  相似文献   

2.
平来禄 《财会月刊》2003,(11):10-11
独立董事制度产生于以单层模式进行公司治理的美国.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1940年的<投资公司法>.该法规定,公司必须有40%以上的董事会成员不是公司的"利益人".但独立董事制度的真正兴起,是在20世纪70年代.在此之前,资本市场发达的英美等国的现代股份公司股权分散,公司的控制权基本上掌握在董事会手中.由于决策者不承担其决策所产生的财富效应的主要份额导致了严重的代理问题,因此在公司治理结构中需要针对单层治理结构的缺陷,建立对内部人有效的权力制衡和独立的监督机制.高层决策经营与决策控制的有效分离意味着外部董事具有履行职责的积极性,且不会与经营者串通,侵害剩余要求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独立董事发端于英美国家,我国2001年开始正式引进。自其建立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要不要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业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文章综合探讨独立董事未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提出完善董事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董事会的治理效率直接影响着公司的绩效。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董事会治理效率是影响公司绩效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董事会规模、内部董事与外部董事关系、董事会领导结构以及董事薪酬等方面为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外部董事制度.主要是指在英美等国家实行的.由公司外部人员担任公司董事并在董事会中占据主要比例和主导地位的董事会制度。这种引入外部独立因素的制度设计.起源于西方国家的公司治理思想.这一制度意在避免董事成员与经理人员的身份重叠和角色冲突.保证董事会独立于管理层进行公司决策和价值判断.从而更好地维护股东和公司利益。外部董事制度的基本特征就是外部董事在董事会中居于绝对的多数地位.在典型的英美公司外部董事会制度中.  相似文献   

6.
英美国家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契机而成为现代独立董事制度的发源地。独立董事制度的设立便是为了解决公司的董事会对经理层监督不力的问题,以便公司的出资者对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有更多的掌控,从而改善公司内部权力结构。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虽然经历了国企改革、现代企业制度改制以及公司上市,然而大多数上市公司内部组织机构依然存在严重不平衡、公司治理严重失调等公司治理的问题。为了使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更加规范,2005年的《公司法》以立法的形式承认了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规范化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由于其理论构建尚不太成熟,本土化时间较短,实践中的形式化倾向比较严重,有必要对独立董事制度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公司治理面临着代理型治理与剥夺型治理并存的问题,我国目前设立的独立董事制度尚未完全具备其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条件。从长远看,需要建立一套与独立董事相呼应的运行机制,创建独立董事制度功能释放的基础条件和环境,通过独立董事与其他制度的有机衔接与互补,逐渐解决我国公司治理中内部人控制及大股东侵犯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公司治理面临着代理型治理与剥夺型治理并存的问题,我国目前设立的独立董事制度尚未完全具备其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条件。从长远看,需要建立一套与独立董事相呼应的运行机制,创建独立董事制度功能释放的基础条件和环境,通过独立  相似文献   

9.
浅议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及完善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英美国家,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引入该制度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有重大意义,但在独立董事制度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问题。本文通过探究独立董事的发展历史,剖析独立董事的作用,阐述我国发展独立董事制度的必然性,追溯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发展的现状,进一步分析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方略。  相似文献   

10.
“独董”与“独监”之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公司治理制度之一,在英美公司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监督了公司高管人员的败德行为。独立董事的真正价值在于“独立”二字,独立董事作为外部董事,不能担任除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之外的任何职务,与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人员不存在利益关系,不存在影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外部因素。这样就基本实现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我国在上市公司治理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最主要的也就是看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一、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大制度创新在美国公司法中,董事可分为内部董事与外部董事。在采取两分法的情况下,外部董事与独立董事有时互换使用。如果采取三分法,董事可以分为内部董事、有关联关系的外部董事与无关联关系的外部董事。其中,只有无关联关系的外部董事才可被称为独立董事。其中,内部董事指兼任公司雇员的董事;有关联关系的外部董事指与公司存在实质性利害关系的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则指不在上市公司担任董事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公司及其大股东之间不存在可能妨碍其独立作出客观判断的利害关系(尤…  相似文献   

12.
龙超 《经济界》2004,(4):51-54
独立董事制度的由来 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美国。美国研究公司治理的大多数学者,把公司董事分为两大类:内部董事(inside directors)和外部董事(outside directors)。独立董事(independent directors)则包含在外部董事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正> 独立董事也被称为外部董事,是相对于内部董事而言的。独立董事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公司及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判断的关系。独立董事制度首创于美国,盛行于美英大公司。这种制度在股权极其分散,对公司实际控制者监督乏力,容易造成内部人控制,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公司治理中能够起到监督执行董事、高级经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独立董事制度在引进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后,由于其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饱受国人的诟病。本文分析了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改变聘任机制、扩大比例、建立薪酬激励与责任追究制度等方法来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从而使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解析独立董事与外部监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彦 《经济界》2005,(4):41-43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两种模式在公司治理方面,英美模式是单层结构,由单系列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及其专业委员会组成。为了防止董事会和管理层合谋,规定董事会中必须有相当比例的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通过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的监督,确保全体股东的共同利益。德日模式是双层结构(2-tierstructure),由股东大会及监督董事会(Supervisory Board)、管理董事会(Board of Managing Directors)组成。监督监事会一般不参加公司的经营管理,但有权在任何时候检查公司的账目情况,主要发挥对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监督作用。监督董事会的权力很大,遴选管理层并负…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源泉。同时,随着企业生态环境的变化,适时进行公司治理的调整和改革,是公司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我国现行阶段,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就公司治理、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制度及其对策做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刘安兵 《会计之友》2007,(29):93-94
允许机构投资者持股是改变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的重要举措,机构投资者的特殊身份可以以更积极的方式参与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客观上需要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只有在机构投资者参与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监督和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8.
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把独立董事制度纳入了规范化的轨道。公司管理层引进有效制衡的独立董事制度,对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推进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相关问题需要解决。一、独立董事制度的起源沿革独立董事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当时其资本市场日益发达,上市公司数量增多,出现股权高度分散化的格局。公司董事会更多地被控股股东操纵,董事会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监督经营者的职权,因此提出在董事会中引入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防止公司被内部人…  相似文献   

19.
一、独立董事制度的形成及主要内容美国是最早开始实施独立(外部)董事制度的国家,美国《1940年投资公司法》就规定至少需要40%的董事应由独立人士担任。美国首先提出了在董事会中引入外部董事,通过引入外部的独立董事,对董事会这一内部机构适当的外部化,从而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力量。由于独立董事不像内部董事那样直接受制于公司控股股东和公司高级管理阶层,因而有利于董事会对公司事务的独立判断。从70年代开始,美国公司董事会中的外部董事人数不断增多,到目前,一般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约占董事会总人数的2/3。1998年8月,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在…  相似文献   

20.
资本结构是公司资本配置制度的表现,英美和德日两大西方传统公司治理模式下的公司资本结构特征,源于其各自市场发育程度导致的与资本配置制度相关的市场型和管理型交易费用的分布特征:外部治理为主的英美模式公司筹资发生较高市场型交易费用,内部治理为主的德日模式公司筹资发生较高管理型交易费用。而在二战后全球化背景下,两种模式下交易费用分布特征发生了新变化,又使得公司资本结构特征趋同。因此,对于我国当前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评价和改革,也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采取适合于我国市场发育现状的措施逐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