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提高农村生产力的根本一环在于科学技术的输入.从遂宁市中区的实际情况看,科学技术输入农村的最大障碍是科技部门内部驱动力不足.为此,我们通过深化农村科技体制改革,制定一系列引进技术人才,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政策措施,使科研单位及广大农业科技人员以技术服务、技术承包的形式直接进入了农村经济的主战场.1988年全区已有315名科技人员到农村进行各种形式的技术承包和有偿服务,共签订技术承包合同290份,承包重点项目20多个.共承包粮、棉、林、果及经济作物面积达47万亩,其中承包粮食作物面积38万亩.平均亩增产64.37公斤,总产比承包前增2446万公斤,  相似文献   

2.
四川"科技兴农"发展现状自1988年全省农村科技工作会议之后,四川便进入了依靠科技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境地.其主要特点是:(1)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农村技术承包,一批科研人员下到农村,把科研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并取得良好效果.1990年通过组织科技人员下乡承包,促进全省粮食增产2.95亿公斤,蚕茧增产138万担,农民增收近3.8亿元.(2)丘陵地区技术综合开发试点县的工作见到实效.1989年以来,三台、简阳、遂宁市中区三个省科委的试点县在耕作制度、生产条件、粮食生产等综合开发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3)农  相似文献   

3.
一十多年来,辽宁畜牧业经济同全国一样,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指引下,取得了很大发展。1988、1989两年全省农业连续遭灾,粮食减产,但畜牧业继续保持了发展的势头,主要畜产品产量连年创造历史最好水平。1989年末统计,全省肉、蛋、奶生产总量136.40万吨,为1980年2.9倍,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肉21.1公斤,蛋10.5公斤,奶3.5公斤。畜牧业产值实现29.7亿元(1980年不变价格),占农业产值比重由1980年的13.1%上升为  相似文献   

4.
农业技术集团承包是指实行上下多层次结合,横向多专业联合,技术人员与行政干部相配合,在较大范围实行较大规模农业技术承包的一种组织形式。集团承包为加速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调动科技人员和农民积极性闯出了一条新路,有希望成为继农村联产承包制后第二次能量释放。它的形成与发展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产物,是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必然结果。 第一,是巩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需要。家庭承包制的推行,农民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其生产积极性进  相似文献   

5.
安岳县1988年实行技术、物资、行政三配套,采用“单向承包”和“双向承包”两种办法开展了农业技术承包,实践结果,与未实行技术承包的相比,其生产都有所发展,产量相对增长。从近年来的实践看,现行的农业技术承包办法,无论是“单向承包”或者是“双向承包”,都  相似文献   

6.
在10年改革的推动下,许昌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到1988年底全市乡镇企业已发展到12万多个,为1978年的27.8倍,从业人员发展到42.6万人,为1978年的4.5倍;占农村劳力的比重由1978年的9.4%上升到30.8%,产值(不变价)达到18亿元,为1978年的10.5倍;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不变价)的比重由1987年的15.7%上升到51%;完成总收入19.8亿元,为1978年的11.5倍;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由1978年的32.2%上升到62.2%;已成为许昌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7.
一、乡镇企业与国民经济资源配置格局的变化 1978年以后,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力推动下,乡镇企业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大大提高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并对传统的资源配置格局形成了强劲的冲击波。截止1989年,乡镇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978年11%上升到26.73%。这一比重的上升标  相似文献   

8.
马惠荣 《农业经济》1990,(4):31-32,40
农业技术承包是一个的新事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省这项工作起步较晚,还缺乏经验,许多问題需要研究和探讨。农业技术承包的实质农业科技承包是运用经济手段、合同形式把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推广农业技术的一种技术经济责任制度,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是科技人  相似文献   

9.
一、农垦经济发展态势 资金营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经济发展又取决于资金的合理营运。这些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江苏农垦已逐步形成比较合理的资金分布情况。从1983年到1988年的投资结构、资产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农垦工业特别是场办工业的迅速崛起,打破了农场产业结构单一的模式,投资重心开始由农业向工业倾斜,农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逐年下降(但绝对数是上升的),工业投资比重逐步上升。与此相对应的产值结构也由偏重农业,  相似文献   

10.
我们离畜牧大省的目标还有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业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和畜产品人均占有量是衡量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1996年,贵州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力争到本世纪末把贵州建成以商品牛羊为重点的畜牧养殖大省。具体发展目标是:到2000年,全省年出栏肉牛100万头,肉羊500万只;牛羊肉在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由“八五”期末的7.3%提高到15%以上,商品牛羊出栏量进入全国前10名行列;力争畜牧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把贵州建成畜牧养殖业大省,既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也完全符合我省的实际。但分析三年来畜牧业发…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山西通过制定流转政策、建立服务组织、创新流转方式、培育流转典型、强化金融支持等措施,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截至2014年6月底,全省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733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15%。流转耕地中,以转包和出租方式流转的比重占77%,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比重为48%。土地流转有力促进了山西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较快  相似文献   

12.
七年来农村资金的变化 近几年来,我省农村资金状况起了很大变化。其主要表现是: (一) 财政支援农业的数量逐年减少。1979—1984年,全省累计国家财政支农资金14.62亿元,与前26年(1952—1978)相比,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比重,由占28.6%减少为13.1%,投资额由年平均递增11.5%,到年平均递减8.7%,1984年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  相似文献   

13.
我们辽宁省农业技术承包责任制发展很快,一九八○年开始出现,一九八一、八二两年试点,一九八三年全省普遍推行。一九八三年农业技术承包面积达850万亩,比82年110万亩增加7倍,参加技术承包人员10546人,其中国家技术干部2780人,比八二年1600人增加一倍多,农民技术员7200人,比82年1800人增加四倍。据各地初步统计,技术承包地块增产幅度比相同邻近地块增产幅度提高10~15%,农业技术推广速度加快了30%左右,还加强了推广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贵州畜牧业持续15年稳步增长,肉类生产发展很快。1993年,全省肉类总产量88.89万吨,比1978年增长240%;畜牧业产值48.45亿元,增长1072.39%,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6.9%上升到28.2%,增长幅度明显高于种植业、林业和副业;农民从畜牧业生产中取得的收入占整个收入的40%,其中现金收入在农村各业中跃  相似文献   

15.
农业要上新台阶,对农业科技下乡寄予了很大希望.目前,技术承包已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我们从技术承包的实践中体会到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行政部门缺乏密切配合.在农业技术承包中,多数是把乡政府作为发包方由技术部门承包,加之乡的行政部门事多繁杂,没有更多的时间协助技术部门,以至造成技术部门只管承包,行政部门只管兑现奖惩,这不仅仅削弱了科技部门的组织力量,而且使双方不能更好配合.实践证明,没有强大的行政力量的大力支持,没有乡、村、社干部的密切配合,技术承包将很难取得预期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三中全会以来的五年中,山东各级农业区划部门,先后组织二万二千多名干部和科技人员,在九十个县开展了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资源普查面积达11.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72.5%,编印各种专题性和综合性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报告700多件约2000万字,还有各种农业地图3500多幅。为农业的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合理规划,加快商品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农民增收来源变化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收入结构和增收来源变化 农民收入结构变化——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民收入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逐年持续下降,而劳动报酬收入在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1990年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年均纯收入中的比重为75、56%,到2002年,这一比重下降到60.05%,下降了1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同时,劳动报酬收入在收入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20.22%上升到2002年的33.94%,上升了近1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一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浙江是一个人多地少的省份,全省农民人均耕地0.5亩。如何在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近几年来,在农业部的指导下,我省通过组织创新和体制创新,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一方面,积极引导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服务者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到2006年6月底,全省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992家,共有社员28.7万人,占全省纯农户数的14.3%,带动农户207.3万户,占全省总农户数的18.5%。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流转承包土地,实现农业集约经营,到2006年6月底,全省有189.82万户流转出土地355.08万亩,占全省家庭承包经营总农户的20%,占总承包耕地面积的17.9%,流转面积比2001年同期增长27.7%。其中流转的面积中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经营面积10亩以上)的耕地246.3万亩,占总的土地流转面积的69.3%。  相似文献   

19.
一是围绕市场抓调整。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顺应市场需求,组织农业生产。近年来,泗洪县本着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着力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多种经营在农业中的比重。通过调整,粮经面积比由1997年的92:8调整到2000年的60:40,复种指数提高到226%,多种  相似文献   

20.
主要问题 (一)近几年来,国家、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投资比重下降。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投资比重由1981年的5.2%,下降到1989年的2.5%,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