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3G网络的建成运营,如何加快建立适应3G发展的支撑体系、产品体系及营销体系等,促进3G业务快速发展。并通过3G实现业务结构的调整优化.走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成为一个摆在通信运营商面前追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3G运营商来说,计划引入的3G必须是快速、经济的,而且能提供高质量的3G业务。这些因素可使运营商及时开通3G服务,优化整体商业运营。  相似文献   

3.
国外3G业务的定价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外运营商在不同资费管制环境下的3G业务定价策略进行分析,我们试图发现在不同资费管制环境下.处于不同市场地位的3G运营商(原经营移动业务的3G运营商和新进入的3G运营商)对其3G业务进行定价的规律.进而为新兴3G运营商3G业务的定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3G业务支撑系统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晓东 《当代通信》2006,13(14):35-36
随着3G技术、业务以及市场环境的日趋成熟,国内3G商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与固网及2G相比,3G业务种类更多、服务质量也更好,除了传统的语音业务之外,还包括在线游戏、流媒体、位置服务等多种数据增值业务。一方面业务种类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客户的需求也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对服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的要求也大大提高。此外,与传统电信运营商独立建设网络并提供产品的商业模式不同,3G时代由于内容和应用的大量增加,仅依靠运营商自身开发产品将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需要通过与外部的内容及应用提供商CP/SP开展合作共同为用户提供3G服务。这些变化对于传统电信业务支撑系统而言将是巨大的挑战。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科学合理地构建3G业务支撑系统成为摆在电信运营商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电信运营商加快了全业务运营的步伐,住移动、固网领域展开了大规模的客户争夺战。与此同时,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不断丰富,3G术、信息技术不断进步,都对运营商服务客户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内的运营商大部将客户分为政企客户、家庭客户和个人客户三类,可预见的未来可以提供的3G产品多达几十种。根据业务的演进过程和对网络需求的不同,可以将3G业务分为继承类业务和特色业务。继承类业务是指将现有的2G、2.5G业务加以继承和优化的业务,主要包括:话音、话音增值业务、短信、彩铃、预付费、移动VPN、彩信、WAP浏览业务、下载类业务、流媒体业务、位置业务、E-mail服务、即时消息、游戏业务、商务类业务等。3G特色业务是指在3G网络条件下特有的业务,主要包括:可视电话、多媒体会议、高速上网、企业多媒体应用、手机支付、手机认证等。  相似文献   

6.
3G手机可视电话业务的目标用户群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G手机可视电话业务,即通过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的实时、双向的语音和影像会话服务,是3G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本针对3G手机可视电话业务的目标用户群进行调查研究,希望能为各运营商如何开展该项业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3G的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体制的创新和演进,更需要运营商体制和运营模式的创新,应该以创新的思路去寻找开发新业务,需要运营商和设备厂商在研发、应用、推广、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以迎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真正到来。以具有3G特色的视频业务为例,如果以3G基础的视频业务为基本点,再将这个基础业务与不同的应用相结合,我们就可以衍生出众多视频类业务来。当视频业务的种类越多,总体的用户数也就越多,3G新的"杀手级"业务组合由此而生。业务创新的结果就是产生出更多新的业务,这样的新业务一定是可以满足广大用户的某种个性化需求的。  相似文献   

8.
南方都市报     
3G时代运营商渠道争夺加剧 2G时代.运营商的销售渠道多集中在营业厅或手机连锁卖场。而进入3G时代,运营商转向与家电连锁甚至大型连锁超市联手。如广东联通将在家乐福店内提供全业务服务.同时销售3G手机。8月初.中国联通宣布与百思买中国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在后者所有专营店内引入联通3G业务.这也是联通的3G业务首次进入全球最大的3G连锁零售渠道。  相似文献   

9.
宗河 《中国电信业》2007,(11):28-29
10月17日,中国联通(澳门)有限公司经过近一年的3G网络建设和业务开发,正式开通中国联通澳门3G业务。中国联通成为国内首个运营3G业务的运营商。这标志着中国联通在中国全面开展3G运营之前再次占据了先机,将为以后大规模的运营积累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可以肯定,随着单一语音通信市场日渐饱和,全业务运营与3G牌照将成为下一阶段通信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尤其将推动数据增值业务迈向新的发展时期。进入3G时代后,运营商不仅需要应对固定和移动融合带来的数据业务发展模式的变化,还必须从信息服务产业链整体出发,考虑未来运营商在其中的定位,才能把握住重组带来的机遇。 全业务运营下,发展数据业务将不可避免地遇到以下问题,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该运营商在未来通信服务市场中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当前,有关3G增值业务的分类比较多,多数集中在通信、娱乐、商务、内容等几个方面。面对诸多3G增值业务,国内运营商期望以此类业务分类为基础进行拓展,提供一些创新应用来丰富客户的3G业务体验,由此带动消费者对移动数据流量的消费,获取更多的盈利。已经在海外获得成功的创新应用为国内运营商的3G业务开发提供了很好的试验田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兵动谋在先——国外3G运营准备工作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3G如火如荼 自2001年日本移动运营商DoCoMo采用WCDMA运营全球第一张3G网开始.至今已五年有余.曾经曲曲折折.几度柳暗花明。如今.3G在全球如风卷残云.发展如火如茶。截至2006年2月.全球共有194家3G商用运营商在84个国家开展3G业务.各种3G网络已经覆盖了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大部分地区.全球陆地覆盖面积已超过75%;154家3G终端提供商提供873款各类3G终端.用户数达266亿户。  相似文献   

13.
作为以运营移动业务为主的全业务运营商.日本KDDI近年来强劲的发展势头令全球瞩目。在日本移动市场接近饱和、NTT DoCoMo长期占据垄断地位的背景下。KDDI在3G市场演绎了迅速崛起的传奇。截至2009年10月.KDDI移动用户数达到3123万.占据日本移动市场28.5%的份额。本文解析KDDI的移动业务运营经验.以期对我国运营商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3G,背负着无线运营商的诸多期望,因为3G采用的是高容量、低成本的基础设备,能满足运营商降低成本的需求。由此可以说,如果某家运营商获得了3G频谱,就意味着他在即将到来的竞争中已取得了先期成功。日本的3G开展总体上看是成功的,而在欧洲,由于3G的基础设备成本较低,已有少数运营商开始率先提供3G话音业务。考虑到其3G话音业务的成本比2G话音业务的成本要低,他们准备首先在话音业务方面挑起3G应用与2G服务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5.
社会渠道竞争面临的全业务环境 社会渠道既是运营商发展新增客户、服务存量客户、促进业务销售的重要载体,也弥补了运营商在渠道“毛细化”、“社区化”方面的不足。社会渠道的规模、功能与运营商的业务量、产品类型、市场竞争程度有着密切关系。全业务运营以来,随着3G业务和捆绑型业务的快速发展,社会渠道的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6.
全业务运营时代电信服务质量状况 全业务运营是指电信运营商利用自身资源、租用其他运营商资源或者与其他一些企业合作,为社会公众提供包括固定、移动基础电信业务及相应的增值服务等在内的多种业务。全业务运营意味着运营商同时具有固定和移动的运营牌照。全业务运营有利于企业在更为广阔的市场拓展空间中增量创收,同时满足客户的综合化与个性化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7.
经过3G元年电信全业务运营实践积累.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基于自身分业经营服务向全业务运营服务模式转变的新体验、新商机.新实惠.新服务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思路或意见。  相似文献   

18.
日本NTT DoCoMo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公司之一,也是最早推出3G商用服务的运营商。目前,该公司的用户数量约为5393万,其中3G业务FOMA用户为464475,占比86.1%;2008财年运营收入为475.2亿美元,利润为49.5亿美元。NTTDoCoMo公司不仅在业务运营上具有很强的领先意识,而且产品创新在全球电信业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这得益于其雄心勃勃的研发战略和独特的研发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信业》2009,(1):65-65
随着电信重组的尘埃落定,全业务运营浮出水面,3G牌照发放也指日可待。在全新的竞争格局下,3G和全业务运营成为运营商角逐未来市场的重要砝码。面对重新分配市场的机遇和挑战,调整业务发展战略成为重组后各家运营商的首要任务,但原有业务基础的不同决定了各运营商今后的业务组成将存在差异,在融合业务的发展战略上也将各有千秋。运营商现有的支撑系统将如何演进?如何在系统层面保证业务发展战略的平稳转型?这些问题都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天翼”是中国电信的移动业务品牌,其与中国移动的3G业务品牌“G3”.中国联通的全业务单一品牌“沃”存在着差别。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数最少.移动运营经验最缺乏.不利于企业追求规模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